1864年,与清朝对立良久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覆灭,清军攻陷天京后,全力追杀每一个与太平天国有联系的人。
期间,英王陈玉成的王妃却在一片混乱中,逃离了天京,一辈子颠沛流离,到最后竟然活到了民国,她是怎么逃出来的,英王到底还有没有后裔留存世上?
说这位王妃之前,先来说一说她的丈夫英王陈玉成,他与洪秀全后期封的那些王不一样,陈玉成是因为战功卓著而受封的,更是被人们称呼为“勇猛王爵”。
陈玉成的原籍在广西,家中世代农民,14岁的时候跟着自己的叔父陈承镕加入太平军,一步步在农民起义中锻炼自己。
1853年,定都天京后,陈玉成还只是一个没有大功的小官,次年,便受命和韦俊率领大军西征,期间,陈玉成独自一人带领队伍进攻已经围困数月的武昌城。
陈玉成先是带领一队轻骑去侦查敌情,发现守城的清军面如土色,原来城内粮食早已经耗尽,清军没有粮食,又连续征战,他们的体力早就消耗殆尽了。
于是,陈玉成选定了日子,让围城的友军配合,他带领五百精锐趁夜攻占城墙,没多少功夫,清军就缴械投降,这个围困了几个月的武昌城终于被拿下了。
这下,陈玉成在太平军中名声大噪,消息传回天京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对他颇为赞赏,直接让他统领了陆军的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这下,陈玉成在太平军中连跨四级,18岁的他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都成了太平军中讨论的焦点。
1856年,陈玉成屡立战功,封侯拜相,后来他又和李秀成跟着燕王秦日纲参与了解救镇江的战役。
那时,镇江的守将吴如孝被清军围困,外援断绝,已经处在弹尽粮绝的地步,还好陈玉成不顾危险,亲自带人,乘着一个小舟摸进了城内,找到了吴如孝,一起制定了内外夹攻的计策。
而后,陈玉成、吴如孝按照计划行事,他们从城里打了出来,城外的李秀成则是率领奇兵从偏道攻城,到最后终于大败清军,解了镇江之围。
从武昌杀出来,再到解决镇江之围,陈玉成的大名早就响彻了清军,他还被清军看作是“太平军中的最可恨者”。
同一年,天京事变爆发,陈玉成曾经的上级秦日纲,也就是燕王因为卷入纷乱被杀,自此陈玉成和李秀成成了独立带兵的大将。
后来,陈玉成带兵转战于鄂豫皖交界处,更是拒绝了和石达开出走天京的条件,天王洪秀全知道后,对陈玉成更加器重,晋了他的爵位。
1858年,在浦口和三河镇的战役,大大鼓舞了太平军的气势,原本洪秀全还在为石达开出走天京的事情烦忧,不过有陈玉成在,他安心了不少。
后来,陈玉成获封英王,而他和李秀成也成为了洪仁轩眼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或许太平天国坚持不了太久。
1860年,安庆战斗告急,陈玉成立刻来到天京,与洪仁轩、洪秀全等人商量解救安庆的方针。
在陈玉成的领导下,太平军在湖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却被曾国藩看出了他想要营救安庆的意图。
于是,曾国藩便决定死守住安庆的外围,达到吸引太平军主力的目的,将他们聚在一起,在随之歼灭。
面对困境,陈玉成不得不亲自上阵指挥,带兵攻打围困在安庆外边的清军营垒,但是几个回合下来,清军不退反进,直到占领安庆。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被迫退守庐州,1862年,陈玉成已经困在庐州很久了,突然间他收到了苗沛霖的密信。
信中,苗沛霖劝他去寿州,和他一起攻打开封,因为苗沛霖曾经和他合作过,陈玉成没有丝毫怀疑,便准备带兵突围,前往寿州。
但是手下人极力劝阻,说此事怕是有诈,陈玉成不听,带着人就从庐州赶往了寿州,想着能在寿州与苗沛霖大干一场,没想到一开城门,迎接他的却是众多的伏兵。
陈玉成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可为时已晚,他被苗沛霖生擒,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苗沛霖早就投降于清军,这一次自己纯是送上门来。
最后,陈玉成被押解回京,但途中因为怕生变故,就当场处决了他,陈玉成死的时候才26岁。
陈玉成身死的消息,传回天京之后,陈玉成的王妃蒋桂娘伤心到说不出话来,一个人呆呆的抱着英王的画像,不肯撒手。
当初,陈玉成和蒋桂娘的结识还曾是太平军中的一段佳话,那时候蒋桂娘才13岁,便跟着父亲和兄长一起参加了太平军。
因为太平天国早期的时候,设有专门培养女兵的大营,而蒋桂娘就成了其中一员。
据传,蒋桂娘会使单刀,双臂力气很大,不似平常的女子,能够手提两筐稻谷行走如常。
恰好,蒋桂娘也参加了陈玉成带领的武昌战役,陈玉成赏识蒋桂娘一个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而蒋桂娘也被陈玉成的英雄气概所吸引。
命运使然,两个人很快就结为了夫妻,婚后的蒋桂娘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在家中照顾大小事宜,而是一直跟着军队作战,直到怀孕后,才没有跟着大军长途跋涉,而是来到了安庆。
但安庆被清军攻陷,蒋桂娘又几经辗转来到了天京。在这里定居,原以为会有几年好日子过,谁承想,自己的丈夫竟然被杀,太平天国的政权也摇摇欲坠。
无奈之下,蒋桂娘开始收拾细软,联络英王之前的旧臣,一直探听天京城门和清军的消息。
1864年,蒋桂娘带着她和英王的儿子陈天保,乔装成难民,躲过了盘查,一路从天京逃到了廖市。
为了养活儿子,昔日的英王王妃,替有钱人家当佣人,什么脏活苦活她都干,为的就是将英王唯一的后代抚养成人。
等到陈天保长大后,蒋桂娘便通过媒人介绍,找到了当地武秀才家的女儿何仙蛟,何仙蛟与陈天保一见如故,二人婚后很是恩爱,但始终未能有孩子。
这可把蒋桂娘急坏了,那个时候的她,认为丈夫死了,她唯一能做的便是让英王的后代传下去,决不能在自己这断了。
于是,她又为陈天保找了一个儿媳妇,也就是妾,名为孔玉姣,孔玉姣倒是争气,一年之后便生下了一个男孩陈慎初。
而当初,陈天保跟着母亲蒋桂娘来到资兴后,曾经在迎春堂药店拜樊钟岳老先生为师,也读过三年的私塾。
蒋桂娘为了能够培养他,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好在陈天保没有让蒋桂娘费心,不仅完成了学业,还知恩图报,毕业后留在了药店打工。
这下,陈天保也有了孩子,蒋桂娘的心思就全部放在了陈慎初这个小孙子身上,为了能够让陈慎初成才,蒋桂娘特意将他送到了资兴县城厢初小读书。
三年毕业后,陈慎初回到了廖市街上,后来成人后,又再一次按照蒋桂娘的要求,迎娶了一个名叫袁瑞钗的女子为妻,这是蒋桂娘为他精挑细选的女孩,自然错不了。
在蒋桂娘81岁的时候,袁瑞钗生下孩子,蒋桂娘有了曾孙,自然喜不自胜,还拉着全家人照了一张全家福。
后来,这张全家福也在1979年的时候,被送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珍藏。
次年,蒋桂娘便卧病在床,起不了身了,在临终之际,她颤颤巍巍说:“其实你们都是太平天国中英王的后代...”
一字一句讲述了英王陈玉成奋战的故事,还有他们是如何来到资兴的事情,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陈家在廖市街上没有户口,没有祖宗祭奠,都是有原因的。
后来,蒋桂娘又说:“你们的祖宗在关系藤县,玉成是藤县人,日后你们可以去老家定居,找到亲人,一定要告诉他们英王还有后代.....”
除了说让他们认祖归宗以外,还交代他们,一定要报答帮助过他们的人,尤其是刚来资兴时,救他们母子于危难的人们,决不可忘恩负义。
1926年,蒋桂娘病逝在资兴,一代英王之妃平静的离开,她的后代将她葬在了兴宁镇郊外左塘。
后来,陈慎初他们带着自己的儿孙,来到了广西藤县寻找亲人,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们认祖归宗。
经过人民政府的批准,陈慎初和儿子陈久年等人迁回广西藤县定居,他们有了祖宗宗祠,再也不是没有根的人了。
想当初,陈慎初的儿子陈久年相亲,不少邻居街坊都对陈久年指指点点,说:“整条街上,就他们一家姓陈,杂门杂姓的,肯定是个野崽子。”
还有人专门跑到要和陈久年相亲的女孩家中,和她说:“你要是嫁了他,肯定要吃亏,他们家不知底细,又没有户口,不能嫁给他。”
就连这个女孩的父亲都说:“清明的时候,大家都来过节上坟,就他们陈家没有祖坟,孤零零的,你要是嫁过去,乡里人会看不起你的。”
还好这个叫曹瑞月的女孩,亲自去见了陈久年,他们陈家对她很是热情,曹瑞月很开心,终于和陈久年定下了终身大事。
现在在看,恐怕曹瑞月也会以自己是英王后代的儿媳而自豪吧,抛开家国对立,英王确实是一个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个极有英雄气概的人。
其实,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时候,洪仁轩一直都认为陈玉成是“擎天柱”般的存在。
陈玉成的一生是光辉的,他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就连曾国藩都曾说:“自汉唐以来,在贼首中没有这么善战的。”
甚至清军还说,太平军中有了陈玉成,还有什么畏惧的,敌人对他都评价颇高,更何况他们自己人呢。
洪仁轩在知晓陈玉成牺牲后,悲痛的说:“要是英王不死,天京之围绝对有大不同,而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坠落,全部瓦解....”
除了别人对他的评价,他自己也确实有着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就算是被捕的时候,仍旧笑看生死,面对清朝软硬兼施的诱惑,始终不为所动,最后慷慨赴死。
而他的妻子蒋桂娘,面对敌人追捕,没有一味哭哭啼啼,而是带着儿子四处避难,更一手带大的自己的孙子辈孩子,自己也活到了民国时期,真乃女中豪杰也。
参考资料:论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英王陈玉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聂蒲生
太平天国英王之后资兴流浪记---湖南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