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之人,谁料晚年竟然活成了笑话
迪丽瓦拉
2025-08-25 06:05:18
0

在我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大帝”的人寥寥无几,我们常听说的也就是汉武大帝、永乐大帝、康熙大帝等几人。

大帝

其实这些“大帝”们大部分都是近代人加封的,在我国古代称为大帝,一般是指皇天大帝,人间的帝王较少被称为大帝,因为按照《

逸周书

·谥法解》所说

“则天法尧曰大”

,这不是一般人敢企及的。

到后来大帝才被用来指武功很大、开拓版图很大、权威影响很大的帝王,很多欧洲的帝王就都被翻译成了“大帝”,于是这种非官方定义又极具霸气的叫法就流传开来了,也就有了上面那一系列“大帝”。

永乐大帝

但是除了这些人,还是有少数的帝王敢用“大帝”的谥号,比如唐高宗李治的谥号就是“天皇大帝”,五代十国时南汉的皇帝

刘?的谥号也是

“天皇大帝”。

可仔细?这几个人都是隋朝之后的帝王,在隋朝之前我们一般都以“谥号”称呼帝王,比如汉武帝、汉献帝、隋炀帝,但是从隋朝之后的唐朝开始,“谥号”就被越加越长,所以就改成用庙号称呼帝王,比如唐太宗、宋太祖。

所以李治等人都只是谥号之中有“大”字,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人,他的谥号就是“大帝”,是历史上唯一以“大”为谥号的帝王,这个人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三国里鼎鼎大名的孙权。

三国演义

我们了解孙权大部分都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但因为?演义的主要思想是“尊刘贬曹”,所以刘备的蜀汉是男一,曹操是曹魏反派boss,而孙权和他的东吴就成了“小透明”。

在小说中对孙权的描写主要都集中在他的前半生,但其实前半生“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后半生却活成了一个笑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晚年孙权都做了什么。

最早发现台湾的卫温,不仅无功反而被杀

大家在上初中学习历史时,应该都记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台湾岛的人,就是东吴将领卫温,但是关于卫温为何到台湾的来龙去脉却没交代清楚,其实后来发现台湾的卫温不仅无功,反而被孙权下令处死。

这又是为何呢?原来这次东吴派兵出海是有目的的,因为当时正是三国鼎立之时,征战不断,所以人口就成了重要资源,毕竟不管是当兵还是种地,都需要人。

孙权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人口的自然增长是极为缓慢的,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所以想要快速增加人口的最好办法就是拓展地盘,这样就可以直接快速增长人口和土地了。

可当时三分天下已定,北面的曹魏打不过,西面的蜀汉还是盟友,所以孙权就只能将眼光放在了南面,于是孙权

“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所谓的

夷洲就是台湾,

亶洲目前就不清楚是哪了,也有说是日本的,而卫温和诸葛直两人就只到达了台湾,还掳回了数千人口,但是回来孙权确认为二人此行无功,将两人杀了。

孙策

可能有人会问他们不是带回来了几千人口,怎么还“

无功

”呢?原来因为路途遥远,两人带去的万余人“

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

”,损失的人比带回来的人还多,孙权能不生气嘛!

其实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错在孙权,早在出行之前陆逊等人就全力反对此事,认为劳师远征不但士兵容易水土不服、感染疾病,还没法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孙权就是不听,最后结果真和陆逊等人说的一样,所以孙权面上无光,就只好那此二人撒气了。

派人到东北去买马,买卖没谈成还损失上完人马

到了晚年的孙权越来越异想天开的,当时东吴地区缺少战马,而战马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作为运输工具,最重要的是能够组建骑兵。

看过《

亮剑

》的朋友都知道,李云龙对他的骑兵连多么重视,就连旅长找他要骑兵装备他都不愿意给,而且这还是抗战时期,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战马和骑兵则是要更加重要。

战马

咱们在说回孙权,当时天下虽然三分,但其实还有一个割据势力,就是辽东的公孙氏,而辽东的

公孙渊

则和魏国的曹睿有点不太对盘,于是

公孙渊

就派人到东吴献礼,并声称愿意作东吴的藩属国。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公孙渊怕与曹魏开战,所以

想利用吴国引为外援,两地一个在江南一个在东北,名义上我归顺于你,但实际上天高皇帝远,我干什么你也管不着。

可是孙权却当真了,

他认为公孙渊是真心归附,从此不但战马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就连辽东的土地也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于是他就大笔一挥

敕封公孙渊为吴国的辽东太守兼青州牧,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封燕王,并加九锡

骑兵

而且还派了上万人的使团护送辽东使者会去,本来满朝文武都认为派百余人就可以了,但孙权却

通通不听

?,结果这万余人到达辽东后,就被公孙渊进攻了,带头的几位都被杀了,剩下的上万人都被收编了。

后来公孙渊还把这些人的首级献给了曹魏,

还在奏表中称呼孙权为“吴贼”

于是曹叡就封公孙渊为大司马、持节、封乐浪公,这可把孙权气坏了,想要举全国之力攻打辽东,万幸被群臣劝住了。

立嗣之争

两宫缠斗,国之柱石被牵连而亡

关于孙权晚年最大的争议就是“两宫之争”,在古代关于继承人的选择一直都是个重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很有可能会使整个国家都陷入灾难之中。

一般帝王在选择接班人时,要么就是直接选定一个作为继承人,让其他人放弃争斗的想法,要么就是先不确立明确的接班人,让每个人都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择优选择一个。

曹植

但是孙权却选择了将两者合二为一,因为长子孙登早亡,于是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选择了三子孙和为接班人,将其册立为太子。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选择,在古代除非是某个皇子有极高的能力,否则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争议最小的立嗣方式,但是孙权在册立完太子之后,又册立了四子

孙霸为鲁王

按说封个王也没什么,但是孙权却极为宠爱这个鲁王,太子

孙和和鲁王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而且孙霸仍然居于宫中,并没有正式区分位置和品级

,能够和太子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就使得孙霸有了上位的

非分之想。

但是虽然作为老板的孙权对两个儿子同等对待,下面的群臣却是看出了其中的风险,毕竟北面曹家当时曹丕、曹植两兄弟的斗争还都历历在目。

陆逊

于是

太常顾谭等人向孙权提出了意见,认为太子和亲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后来孙权就让孙霸迁出了宫内,但是鲁王却认为这是太子一党所害,于是太子和鲁王开始不睦,进而后续

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丁密、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等东吴重臣全都卷入两人斗争之中。

虽然最终孙权废了孙和,刺死了孙霸,平息了“二宫之争”,但是此事却使东吴内耗严重,国力大减。连东吴“出将入相”的陆逊都因卷入两宫争斗,而被牵连,最终被气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脉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全国... 擘画文明传承新蓝图 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文/图 2月26日,殷墟博...
探访阿曼巴特考古遗址 巴特考古遗址地处阿曼北部哈杰尔山脉南麓,是阿拉伯半岛青铜时代重要的文明见证。该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30...
原创 正... 1.关羽 关羽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冲入护卫颜良的军队中斩杀颜良,并且毫发无损。袁绍手下的将领不说拦住...
原创 法... 近日 ,法总统马克龙在会见印总理莫迪后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法国视印度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支持其申请联合国...
原创 王...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一位社会主义者出现在2000多年前,因思想过于前卫,被怀疑是穿越过...
原创 梁... 民国时期,恰是西医进入中国的时期。 那时的西医还不成熟,中医也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为了引进西医,为了让...
原创 唐... 影视剧《大明宫词》中有一段太平公主着男装上街游览的情节,街上有很多叫卖面具的小贩,太平被一个奇形怪状...
血染珠江:清军与南明水师的桨帆... 公元1647年,明清易代的烽火从关外烧至岭南,模式渐渐由陆战变为水战。其中,珠江中下游的对抗最为激烈...
原创 志... 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东吴没有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它私自败盟,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更是...
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历史剧?不... 古往今来多少事儿,大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曾经的王朝起起落落,早已成了历史的尘埃。要是想知道...
原创 曾...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拿下锦州,使得长春成为一座孤城,城内守军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新7军,...
原创 此... 在国民党的将军中,90?人都做过一个人的学生。 这个人就是李明灏将军。 李明灏将军是一个很传奇的人。...
原创 甄... 甄嬛传:安陵容小产时甄嬛为何一直捂着鼻子?恐怕皇后至死都不知 《甄嬛传》可以算得上是国产宫斗剧里边非...
原创 魏... 天色微明,汉中城头一片肃杀。魏延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敌军的烽火若隐若现。十年来,他日夜操劳,誓死守护...
在汉代务农是什么体验(古籍今读... 西汉名臣晁错在《论贵粟疏》一文中提到农民勤苦时有这么一句话:“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
解码广州黄埔四千年文明层累与当... 陂头岭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现场航拍(资料图片) 图片均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
原创 浙...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梁祝》 在上个世纪,曾有外国出...
原创 一... 若是一对一单挑且死战不退的话,三国中吕布能够打败张飞。而马超和许褚等人,若是和张飞对战的话,则有可能...
【象商文旅】推介殷商之源文旅商...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2月27日,商丘市殷商之源文旅项目推介会举行。据悉,活动期间共计13个签约项目...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现代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