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代政府如何储存粮食?
迪丽瓦拉
2025-08-25 06:05:17
0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因此农业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宋代的经济十分繁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的发展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粮食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粮食陈化的问题,宋政府对于这一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粮食陈化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虽未霉变,但由于酶活力减弱,呼气降低,原生质体萎缩,物理、化学活性改变,生活力减弱,利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劣变,这种粮食由新到陈的过程称为粮食的陈化。

陈化后的粮食香味会丧失,口味变差,严重时时甚至不能食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粮食的浪费和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白两宋时期粮食陈化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这一问题。

二、宋代粮食陈化的原因

1、粮食产量增加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统一的历史环境有利于人民的安定和人口的增长。同时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将无主的土地分给百姓,让百姓迅速的安稳下来。随着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随着占城稻的普及和推广,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到南宋时期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当时的粮食亩产平均可达两石,宋代的一石年产约为59.24千克,一斤约为640克,那一石的产量就在92.5斤,较隋唐时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经济发达的宋代,粮食的产量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优良表现,但粮食产量过多也会带来困扰。一般水稻的保质期约为两到年,之后就无法食用,且在储存的过程中会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粮食的保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宋代出现粮食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水患、火灾频发

宋代水患较为严重,北宋时平均每2.4年就有一次黄河决口。在两宋的320年里共发生水患灾害465次。史料记载“至和二年八月七日,权三司使韩绛言“近日雨水,诸仓场斛斗浸湿不堪””这些水害使得粮仓大量进水,粮食泡水后无法长久保存,造成粮食陈化严重,不利于粮食的储存。

另一方面是火灾的频发,如果说水患是自然灾害,那火灾更多的是人为灾难。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封、临安、广州、泉州等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汇聚了大量的人流,同时宋代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加上早市、夜市等生活方式,木质化的房屋结构容易引起火灾。

《宋史?五行志》记载大的火灾有200多次,东京开封大火多达44次。城市周边的众多粮仓,成为火灾肆虐之地,导致粮食大量被烧毁。未被烧毁的粮食其储存时间也会大大缩短,因高温会促进粮食呼吸,加速内部物质分解,粮食陈化的速度加快。

3、粮食制度不完善

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所在,从收、储、管理、发放都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粮食的储存和管理因封建制度而有了滞后性,无法快速的解决问题。

政府在各大城市州县都建有大型粮仓,尤其是北宋的开封和南宋时的临安,更是粮仓众多,有常平仓、义仓、丰储仓等。粮食储存多为窖藏,储存量较大。但在地下相对潮湿的环境不利于粮食的长久储存,潮湿的环境会使粮食含水量增加,呼吸加快,陈化速度加快。

宋代管理粮食的机构叫粮料院,在仓储管理上缺乏一套科学的监管和制约机制,导致国家粮仓囤积大量的粮食,但各地方部门不敢擅自发放,超期储存致使粮食陈化,不能食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三司使程琳上疏:“今同、华沿河州军,积粟至于红腐不敢而不知用”。

超期储存和管理不当导致部分地区“米贮仓五年半,陈不堪食”,这也是宋代粮食陈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反映出宋代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4、人为的破坏

粮食的征收过程中,一些农户将水、糠等物质加入其中,增加粮食重量,获得更高银钱,这使得粮食在密闭的空间中因水的作用滋生大量的微生物,部分的霉变会加剧粮食陈化的速度。

北宋因开封地理位置,每年需要从苏州、湖州运送大量的粮食,在这一过程中,掺假行为也是较为严重,“绍兴二十一年七月二日,上谕宰执曰“漕司米纲,近年多差本司使臣,往往作弊,致湿恶腐坏””这些里面掺杂杂质的粮食不到一年就陈腐变质,无法食用。

三、宋政府的应对措施

粮食陈化虽无可避免,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减缓粮食陈化的速度。宋朝政府通过精建粮仓、曝晒、完善管理制度、赈灾放粮和以陈带新等方式有效减缓粮食陈化,提高利用率。

1、精建粮仓

粮仓的修建主要是储存粮食,仅开封就有粮仓25所,存量400万石。保存的方式就是对粮仓进行精建,在储存的功能之上优化防潮、防腐、降温等功能。

宋仁宗时《天圣令》里规定:“诸仓窖,皆于城内高燥处置之,于仓侧开渠泄水,兼种榆树柳树,使得成阴。”首先要建在高处,种植柳树,避免水土流失;为保证干燥,还需要在两边修建排水渠,防止地下水渗透。在窖内地下铺设地砖再铺设木板。

在放入粮食前还在底部铺设厚达五尺的槀草防潮,每年会定期拨钱用于粮仓的日常维护,这些措施说明宋朝政府关注粮仓修建和管理。

2、日光曝晒

粮食陈化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曝晒,这种方法在我国农业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宋时实行科学曝晒,曝晒时粮食的干湿情况、季节、温度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受纳粮纲应摊晒者,自三月至八月终,温润,限两日,湿,加一日”负责的官吏根据指导即可合理安排时间,让粮食在日光下去除湿度,保持种子本身的活性,增加储存时间。

3、完善管理制度

在人口密集区和城市设立“潜火队”主要负责城市灭火,在《东京梦华录?防火》中记载在高处设立望火楼,专人负责,下有专业的救火队,有专业的设施和工具,再配合各个开封府部门和百姓,及时扑灭大火,有效防止粮食焚毁。

不断完善粮食储藏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粮仓进行检查,保证粮食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将官员的政绩和粮食的好坏直接挂钩,由此让官员不敢心生懈怠。

对执行不力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宋英宗治平三年“夺监富国仓屯田郎中万及一官,内殿崇班王从谨皆勒停,坐受米湿恶,坏十八万石也”对各项检验优良的升官进爵,激励他人。

针对人为掺假致使粮食陈腐的行为严厉打击,一方面惩处农户,根据情节轻重处罚,轻则杖100,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严厉制裁,轻则罚俸、降级,重则罢黜,移交大理寺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死刑等,通过这些处罚措施震慑不法商贩和假公济私的官员,对粮食的合理储存起到积极的作用。

4、赈灾放粮和以陈带新

北宋为防止武将专权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在中央削弱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长官,设置通判监督,这些措施有力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治。在需要赈灾时直接由中央决策是否发放,能够缓解对地方的破坏。

在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时,宋政府一方面修建常平仓等储藏,定期检查和维修,另一方面为防止粮食陈化变质,会赈灾放粮,将陈粮廉价卖出或是无偿发给灾民。宋仁宗时陕西大旱知凤翔府陈希亮调发仓粟12万石赈济灾民,解救了百姓,处理了陈粮,稳定了陕西地区的安稳。

同时对仓储的粮食进行定期更换,用新粮替换旧粮,避免粮食浪费和损耗。这些旧粮并不会无端进入市场,而是用于平抑粮价,保证粮食的价格统一,打击灾年趁机高价卖粮的大商人和大贵族,也避免了粮价上涨或下跌对百姓的二次伤害。若粮食没有售出,则会充当作为军粮,不会让粮食无端浪费。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的增加和避免粮食陈化一直是人们关心,也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因素。宋政府通过精建粮仓、曝晒、完善管理制度、政府宏观调控等措施有效减缓了粮食的损耗,为宋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也为宋代繁荣的文化创造了条件,粮食储备和减缓粮食陈化的措施对宋代的稳固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兰州学刊》张显运 2014.

[2] 《常平仓研究》 张敏

[3] 《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无论是谋略过人、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是忠勇无双、武艺高强的关云长...
太子苦熬十几年不能登基,向皇帝... 赵惇又一次拿起镜子照了照自己,不停地唉声叹气,镜子里那几根白头发分明在告诉他,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
家传银币再现:中华民国九年广东... 在浙江衢州的一座静谧小院里,汪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华民国九年广东省造贰毫银币,这是他从...
原创 秦...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力量,逐步崛起,最终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
原创 孙... 纵观华夏文明,跨越数千年却几乎完美地传递下来,是因为我们伟大文明的包容心,无论什么异族文化,都能与中...
原创 “...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意欲对楚国下手,想要一举攻破楚国,但是,想要让自己有足够的兵力,单靠自己一国...
原创 韩... 前言:独立思考是揭开历史真相的关键,要审慎地分析各种历史资料,辨别真伪,从而挖掘被掩盖的真相。要保持...
原创 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文旅快评丨“焕活”文化遗产,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 借评选2024年度山东省考古发现“五大”之机,山东省考古学会公布一批...
好评中国丨简牍里的湖南:历史“... 编者按: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千百年间,竹木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记录了无数珍贵的历...
原创 “... 全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女子在风俗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也是因为儒家思想...
原创 “... 解放战争期间,传奇将军郭汝瑰官至国防部作战厅厅长,负责起草国民党部队的作战计划。不过,郭汝瑰的真实身...
原创 法... 法国历史从来都不缺厉害的君主,他们的文治武功和历史贡献丝毫不亚于中国历史那些厉害的君主,最为著名的几...
把脉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全国... 擘画文明传承新蓝图 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文/图 2月26日,殷墟博...
探访阿曼巴特考古遗址 巴特考古遗址地处阿曼北部哈杰尔山脉南麓,是阿拉伯半岛青铜时代重要的文明见证。该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30...
原创 正... 1.关羽 关羽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冲入护卫颜良的军队中斩杀颜良,并且毫发无损。袁绍手下的将领不说拦住...
原创 法... 近日 ,法总统马克龙在会见印总理莫迪后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法国视印度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支持其申请联合国...
原创 王...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一位社会主义者出现在2000多年前,因思想过于前卫,被怀疑是穿越过...
原创 梁... 民国时期,恰是西医进入中国的时期。 那时的西医还不成熟,中医也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为了引进西医,为了让...
原创 唐... 影视剧《大明宫词》中有一段太平公主着男装上街游览的情节,街上有很多叫卖面具的小贩,太平被一个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