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北京,朱高炽却想把都城迁回南京,揭秘其中的原因
迪丽瓦拉
2024-11-04 09:36:59
0

原标题:朱棣迁都北京,朱高炽却想把都城迁回南京,揭秘其中的原因

在《明史·仁宗本纪》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这段是洪熙元年三月的记载。

“戊戌,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屡震。”

《明仁宗实录》洪熙元年三月二十八的记载,有这么一段。

“戊戌,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二字,复建北京刑部及后军督督府。上时决意复都南京云命定国公徐甫佐之。”

《明史》《明仁宗实录》都有记载朱高炽想把都城迁回南京。

其实朱高炽想把都城迁回南京之事,开始还挺让我意外。

但是后来再想,朱高炽有这么想法,也不太让人意外。

朱高炽本身就不是一个特别擅长打仗的皇帝,永乐年间,他能当上太子,其实和他的仁孝是有关系。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尽管也有人提议朱高煦当太子,但是永乐二年,登上太子之位的是朱高炽。

他能当上太子,也有解缙的功劳,解缙不仅说了句“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他还说了句,“好圣孙”。这儿的好圣孙,说的是朱瞻基。

朱棣也不想挑战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自己的皇位都有非议,再多挑战那些人的敏感的神经,朱棣又得多增不少烦恼。

种种情况下,朱高炽当上了太子。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了皇位,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不足一年。关于朱高炽的死,正史没有详细记载,野史是有多种传言,这儿就不多加赘述。

朱高炽体型肥大,虽然靖难之役里的北京保卫战,他也立下了功劳,但是总体说来,靖难之役里,和朱高煦相比,朱高炽的军事水平还是略低一筹。

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在靖难之役后,北方的防御遭到战乱的破坏,所以朱棣迁都北京,以方便守护北方地区。毕竟,明朝的强大敌人,仍然没有放弃。

还有一个原因是,朱棣自1380年就藩北京,在北京生活多年,他已经习惯了在北京的生活,而且,他的皇位来源问题,也让他在南京生活的时候,也会让他有一些烦恼。

毕竟,朱允炆是在南京继承的皇位。而靖难之役,朱棣是从北京打到了南京。虽然朱棣在杨荣的提醒下,先拜谒了皇陵,但是朱棣在南京当皇帝,就真的不会想到朱元璋,朱允炆曾经也是在这里当皇帝?

朱棣是心思缜密之人,他为了迁都北京,做了很多准备。在准备充分之后,他才迁都北京。

但是,朱高炽是和朱棣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如果可以不征战,他就选择不征战,对于北京,他缺少了一种归属感。

而都城在北京,怎么解决粮食问题,也是个难题。虽然朱棣做了很多准备,但是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粮食运到北京。这种不方便,也会让朱高炽烦恼。

而在南京,粮食运输上,就会方便很多。而且朱棣在迁都北京之时,就有不少人反对。所以对于迁回南京,也有一些人是支持的。

如此之下,朱高炽想迁回南京,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一开始让我很意外的原因就是,迁都北京的一个重大原因,是为了守护北方。一旦迁回南京,在靖难之役后防御被破坏,如何重新组建北方的防御,这是个难题。

一个有抱负的皇帝,应该会重点考虑这个问题。至于朱高炽考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不知道。

就像我前文在引用《明史·仁宗本纪》里的那段话里,还有一句话,是月,南京地屡震。其实后面记载,洪熙元年四月的记载。“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饥。南京地屡震。”

三月,四月,南京屡次地震。

地震这事,明朝人对于地震不了解,遇到地震,他们会认为可能是君王做错了什么,让老天震怒,所以通过地震,以示警告。

既然南京频繁地震,那是不是因为朱高炽想迁回南京导致的?

“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

你说朱高炽做这些,是纯粹因为百姓粮食缺乏,所以做出那样的决定,还是因为地震,所以想做一些事情弥补?

我们把目光往回调,看看在朱棣迁都北京后,永乐十九年四月遇到的事情。

“夏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诏群臣直陈阙失。乙巳,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以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己酉,万寿节,以三殿灾止贺。”

朱棣在迁都北京几个月后,三大殿受灾,可想而知,这在当时的明朝那些人看来,很容易和迁都北京这样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三大殿受灾,很容易被视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

所以朱棣做了一些事情,召见群臣直陈阙失,还有后面的那些事情,而且,还放弃了在万寿节的祝贺活动。

像朱棣这么强势的人,在处理这些事情上,仍然小心谨慎,更何况遇到南京屡次地震的朱高炽。

朱高炽就算想再推进迁回南京,他也有心无力了。

洪熙元年五月十一日,他病了。五月十二日,朱高炽驾崩,死时年仅48岁。

所以,什么病,从发病到死亡,居然这么快?这个问题,还真是个谜团了。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当了皇帝。朱瞻基曾经跟随着朱棣出征,他受到朱棣的影响更大,把都城迁回南京这事,他也不积极。

如果给朱高炽时间,还真不好说他能把迁回南京这事推进到什么程度。

自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后,明朝的都城就没有再改变。

史料参考:《明史》《明仁宗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北京护城河是北京市城区历史水利工程体系,属海河支流北运河水系,其形成始于金代漕渠开挖 ,明初随城墙扩...
原创 欧... 欧洲的皇帝传承为什么会变成三个半?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变迁的历史问题。 欧洲最初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
原创 隋... 隋唐十八条好汉,历史上有些人物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或原型。比如,铁枪大将来护儿、双锏大将秦琼、皂袍大...
原创 张... 1959年,张闻天和彭德怀一同遭到批判,其中有一个罪名是“反总理”。 建国后,张闻天主要在外交部门工...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金币 一、历史背景 该币铸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后,意图建立金本位货币体系的...
原创 日... 1784年的一个普通清晨,一名日本农夫正在田地里翻土耕作。突然,他随意铲起的一块泥土中,竟然掘出了一...
原创 多... 《东华录》记载,顺治八年二月,追论睿王多尔衮的罪状,提到:擅自诳称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以挟制中...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皇帝,也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
原创 纪... 纪登奎曾是河南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在1951年首次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认可。...
原创 虎... 许褚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被曹操称为此吾樊哙也。自从典韦战死后,他开始担任曹操...
原创 大...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吐蕃王朝爆发了一场瘟疫,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而身为吐蕃赞普的松赞干布...
原创 此... 罗荣桓元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专注于政工工作的元帅。他在党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
原创 吏... 早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特特点。两千多年前,秦朝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
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 在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中,秦始皇、项羽、张骞的诗史堪称秦汉时期的缩影——既有帝国初创的雄...
原创 赵... 在新版本的《三国》中,赵云在进攻桂阳时提到自己从未与敌手大战三百回合,然后他用青釭剑把管军校尉陈应玩...
原创 英... 都知道印度曾经被英国管了很多年,但是你知道那会儿印度人有多惨吗?那真叫一个苦,苦得连想都想不到。 这...
原创 张... 1942年8月,《泰东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写道:日本奋战,将各地匪患一扫而尽,现在的太平生活,...
原创 杨...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名字几乎与传奇紧密相连。生活在美貌与权力交织的唐朝后宫,她凭借...
原创 6... 日本占领东北后,东三省的百姓生活陷入了极度困苦的境地。虽然国民党选择了放弃东北,但共产党和东北人民始...
原创 曹... 少数兵力战胜多方敌军的战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激烈对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炮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