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那么陆战有优势吗?几乎全线败退
迪丽瓦拉
2025-08-27 12:33:33
0

甲午战争,除了海战以外,重头戏当然是陆战。如果光在海上被人家击败,那也就算了,可是在陆地上还被日军杀了个人仰马翻,这实在是有点丢脸。

为啥?因为清朝刚建立海军没多久,没什么实战经验,打败仗倒也无伤大雅。可是清朝的陆军,那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而且清朝就是靠陆军起家的,这咋能打败了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清朝军队陆军和海军的编制。

陆军当时有862个营,骑兵营占了192个。毕竟是八旗兵起家的王朝,所以对起兵还是比较重视的。这些人马加起来累计在35万人左右。

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廷又在全国征集了60多万新军,所以陆军加起来大概有96万人左右。这算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了,而且还是在主战场作战。

那么陆军的武器怎么样呢?当时除了惯用的冷兵器以外,还配备了西洋进口的枪炮、国产仿制的枪炮。当时约有五分之一的清军是配备了先进的连发步枪的。其装备优越性明显超过了日军。

北洋海军在1888年成立,拥有20多艘战船,定远号和镇远号两大主力舰,更是号称亚洲最强。与此同时,清廷还给他们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可自动回转的克虏伯大炮。

因此北洋舰队不仅是清朝四洋(北洋、南洋、广东、福建)中最强大的一支舰队,而且还号称远东第一,实力远超日军。

由此可见,陆军和海军的综合实力,都是要超过日军的,为啥清军还是打了败仗呢?这就要分开来看看了。

一、海军战败的原因,纯粹是人为造成的。

自打1888年北洋舰队成立以后,清廷就认为高枕无忧了,所以不愿意再投入大量的钱财去养着这支舰队。

尤其是在翁同龢的建议下,长达6年的时间里,北洋舰队一直都没有再添置什么高级装备。甚至连基本的修缮都没钱做。

舰队的军舰泡在水里,每年自然是需要修缮的,可惜清廷不肯出钱。此外军舰日常训练,各种消耗也需要大量钱财,可惜清廷也不肯出钱。

这么一来就造成了舰队老化,锅炉动力系统受损,舰船航行速度减慢,就连炮弹射速都减慢了。相对于日军的海军来说,自然是不占优势了。

而日本在1884年开始,就已经将提升海军力量,作为第一要务。不光从欧洲采购大量军舰,而且还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船能力。

所以到了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海军已经有了30多艘军舰。由于镇远号和定远号威名远扬,为了克制这两艘主力舰船,日军特地采购了松岛号等大型舰船3艘,还配有当时火力最猛的吉野号巡洋舰。

因此可以说日本海军处于厉兵秣马的状态,而清朝的北洋舰队,却处于临近退休养老的状态,所以说战争结果不言而喻。

再加上李鸿章老爷子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他认为北洋舰队就是他在清廷坐稳宰相大位的依靠,所以他一直阻止北洋舰队出渤海湾。结果人家把你当成了不动的靶子来打,造成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二、甲午战争,分成了三大战场,清军全部败北。

很多人将焦点都落在了渤海湾上,认为这是甲午战争的全部。其实并不是这样,渤海湾战场只是甲午战争的一个点,只不过这个点比较具有代表性而已。

整个甲午战争,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主战场,分别是:朝鲜战场、辽东战场和山东战场。这三大战场的结局基本雷同,清军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朝鲜战场。

1894年9月15日,平壤之战打响,日军突袭平壤,清军则死守该地。结果仅仅1天时间,镇守平壤的清军将领叶志超,果断带着战败的人马一路逃回到了国内,导致整个朝鲜陆战战场,都被日军所控制,战火甚至延伸到了中国境内。

9月17号,黄海海战爆发,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无法再与日军火力交战。于是带着致远舰冲向了吉野号,打算跟人家同归于尽。结果被对方的鱼雷给炸沉了。

这场海战双方都投入了主力,而且北洋舰队并没有就此彻底被击败。定远号和镇远号,依旧稳得很。但是黄海制海权,就这么被日军给夺走了。

第二,辽东战场。

到了1894年11月份,陆战战火蔓延到了辽东地区。这期间爆发了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这两场大战,都是陆战。

当时日本派遣第一集团军直奔鸭绿江沿岸,逼近了清朝龙兴之地奉天。同时第二集团军,也在第一集团军的掩护之下,绕过了旅顺,在花园口登陆,攻占了辽东半岛。

这么一来李鸿章这边采取的措施是: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从而分兵两路前去对付日军。

可惜结果都是以战败而告终,整个辽东半岛都成了日军的基地,而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只能退到了威海的刘公岛。

第三,山东战场。

1895年1月份,威海卫之战爆发。这是北洋舰队最后发威的一战,而此时日军已经组成了联合军队包围封锁了刘公岛。

你别说,当时的北洋舰队还有点用。当时陆战如火如荼,清军完全不是日军的对手。所以北洋舰队在海上,还配合着陆军作战,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战绩。

不过伴随着威海卫被包围,刘公岛海军基地被封锁,使得北洋舰队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丁汝昌急切地希望李鸿章派援兵过来,可惜什么都没有,最终造成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陆军战场,在炮击的掩护之下,日军有2.5万人在龙须岛登陆作战。而清军这边压根就不知道日军会从哪里登陆,所以是分兵把守的,这么一来各处实力就被削弱了。

等到日军集中军队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的时候,这里只有3000人马镇守,结局可想而知,南方炮台最终被日军攻占。

而辽东地区的日军也在不断往前突进,几乎是横扫千军的姿态,凤凰城、海城全部失守。清军纵然多次组织反击,却没有任何成效。

总结:当时中日的军队实力,差距的确悬殊。

所以说,不是清军不打陆战,而是打了陆战根本就打不赢。海战陆战几乎都处于全军覆没的状态,由此可见清朝是怎样的外强中干。

之所以会造成这么个局面,原因很复杂,有高层内部的斗争,也有对陆军训练的懈怠。战败了就是战败了,人家不会给你找任何借口,唯一的原因就是实力悬殊。

在李鸿章的意识里,似乎海防做到位以后,陆战几乎就没什么作用了。这种天真的想法,或许正是当时清朝高层们的普遍认识。可惜重点培养的海防不堪一击,结果还把陆军给荒废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泥河湾文化专题临展走进国家自然... 日前,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张家口市科协联合举办的“闪耀东方——泥河湾...
原创 孙...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 这首诗是晚唐诗...
商鞅为秦国富强称霸,立下汗马功... 商鞅之死 渭水之畔,血色残阳映照着森森白骨。一袭玄色官袍的商鞅端坐于青铜轺车之上,冷眼看着刽子手...
原创 为... "呜——" 绿皮火车驶过鸭绿江断桥时,同车厢的北京大爷突然红了眼眶。他颤抖着指向窗外:"1983年我...
原创 南... 南昌起义是三大起义中最宏大的一次,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它的后续。 起义的部队首先是张发奎的二方面...
原创 瓦... 明朝时期的瓦剌曾经盛极一时,怎么可能看得上倭寇那三瓜两枣的兵力,纯粹不在一个档次上,瓦剌联合谁都不可...
原创 元... 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以外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统王朝。 两者统治的时间却大相径庭。 元朝仅维持了9...
原创 吴...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吴三桂,人们都不陌生。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曾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镇守明朝...
原创 德... 虽然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提出了各种限制条约,但自从《华盛顿海军协定》作废后,德国就已经再次暴露了恢复...
一眼千年光绪元宝的传奇魅力 当现代的电子支付飞速发展,你是否想过,曾经有一种货币,以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
原创 宋... 宋家的三姐妹可以称得上的传奇人物,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富商孔祥熙,老二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先生,而小妹宋美...
原创 封... 在封神中,曾先后出现过四位使毒高手,他们或是以传播病毒而遭人记恨,或是以炼制“毒法宝”伤人而被人痛恨...
原创 安... 安史之乱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导致唐朝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发起者安禄山的另一面。...
原创 原... 大清时期不管皇上还是妃子,平日里都爱饮茶,这是规定还是习俗?相信大家平日里都看过清剧吧,其实总的来说...
原创 康... 在我国所有的皇帝中,清朝的康熙皇帝一定能够排进前五,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
历史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刘永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古代,人们是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又是如何惩处那些侵害...
原创 从... 洞口县,中国姓氏祠堂之都,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洞口县是个充满灵气的地方,这里走出过许多的著名...
诸葛亮这八句话,背下来会让你受...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原创 历... 提前八府巡按,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和电视剧,电影是星爷的《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电视剧则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