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一种“算计”叫孝庄和海兰珠,仅凭一事,输赢早就见分晓
迪丽瓦拉
2025-08-27 18:34:48
0

前言

在历史上,满蒙联姻是旧俗,更是巩固权力的利益结盟。

就比如说我们都熟悉的孝庄文皇后和海兰珠,她们都是嫁去清朝的女子,可二人的命运却是天差地别。

那么,孝庄文皇后和海兰珠究竟有什么不同,谁又成为了历史上的赢家?

满蒙联姻

17世纪初,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在历史上称为“后金”,虽然明朝日渐衰微,但仍旧是大国,努尔哈赤要想巩固自己的力量,只有和蒙古各部联姻。

后来,满蒙之间的联姻逐渐频繁,皇太极也开始与科尔沁部落走动,在他迎娶的女子中,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无疑是他最大的助力。

而她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她是在13岁的时候嫁给皇太极为妻的,皇太极即位后,她被册封为永福宫的庄妃。

孝庄文皇后才貌双全,能通晓蒙古文、满文和汉文三种,琴棋书画更是不在话下,嫁给皇太极后,还经常读《三国演义》,因此,她对于治兵方略也颇有研究。

如此厉害的一个女人,自然成为了皇太极身边最宠爱的女人,最得宠的时候,她还帮皇太极处理过国家大事。

当初,皇太极刚登基,孝庄文皇后便建议他治理好关外“清”国开始,抛弃原来屠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

毕竟,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对于汉人的打压太过,以至于激起了很多汉人的反抗,造成了社会动荡,因此,皇太极采纳孝庄的建议,重新设立对待汉人的政策。

1642年,在劝服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一事上,满朝大臣和皇太极说破嘴皮子都没有办成功,唯有孝庄文皇后凭借一壶酒和一番话打动了他。

那时候,洪承畴刚被俘虏的时候,为守住家国大义,一心求死,皇太极怜惜人才,想让他为自己所用,可洪承畴是个油盐不进的主,任谁来劝都是一句话:让他死。

孝庄文皇后见到皇太极苦恼,主动请缨要去见一见洪承畴,只见她拎着一壶酒和满洲的人参汤就来到了洪承畴面前。

她先是和洪承畴说了“民贵君轻”的道理,还说不怕死不一定是真英雄,又用美酒敬英雄,劝服他保家卫国,一番话情真意切,洪承畴不再顽强反抗,最终归降大清。

在刚嫁给皇太极的那几年,她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女儿,可以说,除了皇太极的大福晋哲哲以外,就属孝庄备受宠爱。

但是,为了满蒙联姻的稳固,不断有女子来到了皇太极身边,尤其是孝庄文皇后的胞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一切都变了。

再纳海兰珠

1634年,43岁的皇太极再纳海兰珠为妃,海兰珠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曾经嫁给过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林丹汗死后,她才回到了家中。

这一次,科尔沁部为了与皇太极联盟,又将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新婚之夜,皇太极见到海兰珠后十分高兴,又封她为“宸妃”,赐居“关雎宫”。

这宫名中的“关雎”二字,便是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典故命名的,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慕和倾心,后宫五妃中无一人能及。

后来,皇太极又厚赐了海兰珠的母亲和两位兄弟,又在宫中大摆筵席,大张旗鼓的欢庆海兰珠的到来,可见,皇太极是有多喜欢海兰珠。

后来,海兰珠的地位逐渐攀升,仅次于自己的姑母,也就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位次也比自己的妹妹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文皇后)高出两个等级。

孝庄文皇后始终想不明白,明明海兰珠比自己入宫晚这么多年,为何一来便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而且经久不衰。

更戏剧的是,孝庄文皇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海兰珠一来便生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不自胜,在孩子出生的第八天,皇太极便下发了一道旨意,他要大赦天下,让全国的子民都与他共享乐事。。

海兰珠虽然生下的是皇八子,但是其兄长没有一个出自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因此,他和海兰珠生的孩子,是满蒙两族最认同的皇位继承者。

盛极一时的宠爱

就算是后来孝庄文皇后也为他生下一子,皇太极也没有如此兴师动众,更没有大赦天下。

但是皇太极和海兰珠喜得麟儿的欢愉并没有持续很久,这位刚出生不满7个月,还没有正式取名的八皇子便患病夭折了。

一时间,爱子心切的皇太极和海兰珠伤心至极,尤其是海兰珠,还没有从欢喜中抽出神来,便遭受丧子之痛。

更巧的是,皇太极得知明朝13万大军出关增援锦州,他这个皇帝必须亲临阵前,才能鼓舞士气,取得大捷。

1641年,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皇太极收到了海兰珠患病的消息,他立刻召集了所有参战的大将,安排了兵力部署。

而后,策马飞奔毁沈阳,途中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又收到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皇太极不管不顾,日夜兼程奔向沈阳,并派官员疾驰前往探寻消息。

九月中旬,皇太极还没有赶回沈阳,便收到了“宸妃已薨”的奏报,皇太极红了眼,发疯了一般赶回了沈阳,飞马冲进了大清门,来到了关雎宫门外。

可惜,皇太极终究晚了一步,海兰珠早已经闭上了眼睛,只见到海兰珠尸身的皇太极,悲恸不已,几次都差点哭晕过去。

试问,有哪一个皇帝会在后妃去世的时候,能够做到如此的,恐怕古往今来,也就唯有皇太极了。

由于伤心过度,皇太极连续数日不理朝政,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关雎宫,看着海兰珠生前住过的地方。

最终皇太极病倒了,大臣们见到皇帝这样,纷纷叹息,还有人冒死劝谏皇太极:“勿为情牵,珍重自爱。”

后来,皇太极为海兰珠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更亲率皇后、百官极其夫人前去祭奠海兰珠,一届妃子死后能享受如此哀荣,海兰珠也是第一人了。

不仅如此,皇太极还下令各种日子里,都要去祭奠海兰珠,什么月祭、大祭、冬至祭等等,每次祭奠都是十分隆重。

此后,所有的礼乐节日皇太极通通不参加,给出的借口都是:“敏惠恭和元妃丧(对海兰珠的追封)”。

皇帝都不参加宴会了,大臣们自然是不敢去触霉头,为了宽慰皇太极,只好带着他外出打猎,但是海兰珠的墓地就葬在盛京城外,皇太极每次出去都会路过,又是一番痛哭。

就算是锦州一战大捷,孝庄文皇后为他劝降洪承畴,皇太极都没有一个笑脸,甚至连庆功宴都没有出席,给的借口永远都是海兰珠丧期未过。

在海兰珠生前,她就是专房之宠,去世了仍旧是皇太极放在心尖上的女人,这样后宫嫔妃怎能不嫉妒,又怎能不恨?

因为海兰珠去世,皇太极两年来一直无心朝政,身体也每况愈下,1643年,皇太极病逝在盛京,享年52岁。

由于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下嗣子,因此,出现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尤其是以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之间的争斗最盛。

最后的赢家:孝庄

在双方即将斗的你死我活之际,孝庄文皇后登场了,她先是依靠着自己的姑母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联络朝中大臣,得到了索尼、图赖和鳌拜的支持,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在多位大臣的联合打压下,多尔衮和豪格不得不各退一步,紧接着,孝庄文皇后又亲自扶持自己所生的福临即位,改国号为顺治。

由于皇帝幼小,睿亲王多尔衮和哈朗辅佐朝政,孝庄文皇后也被尊为了皇太后。

虽然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即位,但是孝庄文皇后心中仍旧有所顾虑,她突然想到了当初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大妃被逼殉葬一事,孝庄文皇后生怕降临到自己身上,便主动提出了为皇太极殉葬的要求。

群臣知晓后,纷纷劝阻,并以皇帝年幼为理由,留住了孝庄文皇后,不愧是研究兵书的女人,一招以退为进,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

对于教养顺治帝一事,孝庄文皇后亲自上手,为的就是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帝王,但顺治帝命运坎坷,不幸感染了天花,病情日益加重。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皇太极未立嗣的祸患,孝庄文皇后忍着悲痛和顺治帝定下了嗣子,原本顺治帝想要立自己的堂兄为继承人。

孝庄文皇后一力反对,主张立皇子,最终选定了已经生过豆疫的三皇子玄烨为继承人,这一步棋孝庄文皇后走的也是很妙。

既避免了皇位争夺,又能保证新上任的皇帝不再受困于天花之灾,玄烨上位后改国号为康熙,并尊孝庄为太皇太后,定下了四位辅政大臣。

按照规定,太皇太后也有独立发布谕令的权力,但是孝庄文皇后很少提及此事,更没有垂帘听政。

后来,孝庄文皇后还帮助康熙除掉了多年的祸患鳌拜,及其一系列党羽,让15岁的康熙自主掌握实权,又帮助他平定三藩,稳定朝局。

可以说,在大清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关键人物,不是太宗皇太极,也不是世祖福临,更不是圣祖玄烨,而是孝庄文皇后。

那么,再来看海兰珠,虽然得到了皇太极的无限宠爱,但是在世的时间不长,唯一的子嗣也早夭,她的一生,总是凄凉的。

从第一任丈夫去世,再到嫁给皇太极,可以说是柳暗花明,但最终没有逃过命运的摆布,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这无上的富贵。

可孝庄文皇后,却隐忍蛰伏,一步步走到了太皇太后的位置上,成为了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也在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较之下,孝庄文皇后才是真正的赢家,是科尔沁部的杰出女性,更是蒙古历史上女性中的骄傲。

结语

总之,孝庄文皇后在满蒙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这是海兰珠不能相比的,虽然海兰珠得到了丈夫的全部宠爱,但是孝庄文皇后却得到了两代帝王的认可。

参考资料:蒙古民族的杰出女性孝庄文皇后---满族研究
论满蒙初期政治关系与孝庄文皇后----黑龙江民族丛刊
海兰珠:留在皇太极心里的一滴泪---佟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
原创 刘... 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类矛盾,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书生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和能臣与君王之间的矛...
原创 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行途中突然病逝。为了避免引发全国范围的混乱,左丞相李斯故意没有立即公...
原创 溥... 一张老照片,一位人物,一段历史。通过分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还能探索照...
原创 红... 1934年10月,由于当时的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总部从长汀和古城向西迁移,这个决策也标志着伟大...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