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东莞“威水史”!老百行专题展揭秘“世界工厂”前传
迪丽瓦拉
2025-08-27 19:33:34
0

东莞,一座以制造业闻名遐迩的城市。这座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世界工厂”,其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独特的人文基因?从繁盛一时的东莞老百行中,或许可以探寻到那些隐匿于岁月深处的答案。

3月13日,一个承载着深厚“东莞记忆”的原创展“风景旧曾谙——记忆中的东莞老百行”专题展在石龙博物馆开展。

据悉,展览是首个系统呈现东莞古老行业发展状况的专题展览。通过240多张图片、220多件实物,展览分为莞产风物、莞造工坊、莞味生活三个部分,从自然、经济、人文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东莞老百行的发展风貌与特色。

展览为观众打开一扇通往过去、探寻“东莞记忆”的时光之门,得以一窥东莞从传统手工制作迈向现代工业制造的人文脉络与蝶变密码,感受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拔节生长的深沉底蕴与蓬勃生命力。

多元化呈现“东莞威水史”

老百行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因资源禀赋各异,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老百行,老百行承载着当地独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构成了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赋予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与精神标识。

展览以点带面,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龙镇,放眼东莞全域,从莞产风物入手,着重展现莞造工坊,细腻描绘莞味生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品、场景还原等多元化展示方式,生动再现旧时东莞在农业、手工业以及服务业方面的发展风貌,借老百行的兴衰变迁,映射出东莞制造转型升级背后的人文密码。

本次展览重点选取爆竹、火柴、木器、竹器、制糖、陶瓷、寮步豆酱、龙舟制造、五金制造、皮革、榨油、木屐、制鼓等13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业,讲述“东莞威水史”。

对老一辈东莞人而言,这是一场重温难忘“东莞记忆”的时光之旅;对新一代东莞人来说,则是一次了解东莞“来时路”的探索之行。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展览的观赏性与历史可信度,东莞展览馆、石龙博物馆在筹备前期广泛征集“东莞记忆”类展品,最终共征集到220多件实物展品,包括工作证、账本、票据、捕鱼工具、理发工具、照片袋等。

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价值的珍贵文物,如爆竹大王陈兰芳亲笔签名的香港广万隆炮竹厂有限公司股票收据(1930年8月1日)、石龙市造作竹器工会第29号会员证章、1937年9月的“公安当”当票(残)等。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东莞老百行昔日的繁荣景象与商贸活动的蓬勃活力。

1930年8月1日香港广万隆炮竹厂有限公司股票收据。东莞展览馆藏

故宫博物馆旧藏东莞清光绪年间进贡莞香盒(盒内为白木香)复制品。东莞展览馆藏

1937年1月5日“石龙郭忠成金铺”票据。石龙博物馆藏

1937年9月“公安当”当票。石龙博物馆藏

莞版“清明上河图”动态亮相

展览为何选择石龙博物馆?东莞展览馆策展人熊江杰表示,这是因为石龙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石龙是东莞历史上最早的建制镇,曾三次设市归省直管,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其保护提升项目现已被纳入“东莞记忆”项目。竹器街、棉花街、猪糠街、打锁街、打石街、卖鸡地……这些以行业命名的街巷直观反映了石龙这个商贸重镇往昔的繁荣。

对此,石龙文化人士梁润泉曾以石龙为蓝本,将其在东莞成长的所见所闻,结合史料记载,将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165个行当、1556个人物形象,用画笔记录在长8.88米、宽0.5米的画作《莞邑盛市图》里,这幅作品也被誉为莞版“清明上河图”。

《莞邑盛市图》梁润泉绘

本次展览以动态画卷形式的《莞邑盛市图》拉开展览序幕,徐徐讲述“东莞记忆”,引领观众迅速进入东莞老百行情境之中。展览结尾处,手绘长卷《莞邑盛市图》同步展示,与开篇形成首尾衔接、前后呼应之势,加深观众对展览的印象。

展览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小场景,以场景化叙事讲述东莞故事。

观众可以打卡承载着“东莞记忆”的老街,感受逛老街的愉悦;观众可以在烟花爆竹小场景处停下脚步,聆听爆竹声;在莞式茶楼场景中,观众可以围坐在八仙桌旁,享受“宾至如归”的惬意……这些充满韵味的小场景,能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市镇文博单位联合办展的有益尝试

据悉,展览是市、镇文博单位联合办展的一次探索实践。

从前期的策展构思、学术研究、展品征集,到活动策划与宣传推广,东莞展览馆、石龙博物馆充分发挥“人员共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深度联动与融合,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且独特的文化盛宴。

展览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物局)、石龙镇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展览馆、石龙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石龙博物馆承办,东莞市博物馆、莞城图书馆、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石龙同和里古陶馆协办。

据悉,展览还将举办《莞邑盛市图》新书首发仪式。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少文将亲临现场,深入解读东莞老百行的发展脉络,剖析其在东莞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莞邑盛市图》在东莞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策展人将在现场进行展览导览,为观众深入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展览期间,馆方精心策划了配套活动。莞草编织活动将带领观众体验东莞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研学活动将为学生群体提供沉浸式学习东莞历史文化的平台。

漫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旧时东莞的繁华街巷之间,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真切地感知市井烟火气。

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欢迎市民走进展厅,触摸历史与人文的温度,领略藏在老百行中鲜活而独特的“东莞记忆”。

南方+记者 马新杰

通讯员 东莞展览馆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
原创 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的这句诗,充满了疑问和感慨。谁能知晓三国的纷争到底持...
原创 1... 民国十年(1921年),15岁的溥仪在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后,第一次知道了电话的存在。他决定在紫禁城...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总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尤其是那些英勇的名将,关羽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关羽在长时间...
原创 皇... 唐朝在推翻隋朝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强大到几乎无敌于天下。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像袁绍、孙坚、公孙瓒...
上海首次系统展示古滇国考古发现... 中新网上海11月18日电 (李秋莹)你是否听说过古滇国?无论是《史记》中寥寥数语勾勒的传奇古国,或是...
原创 唐... 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两人曾是夫妻,但李世民却并不喜欢武则天,甚至他们之...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投胎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若投得好,就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若投得不好,便注定一生贫...
原创 魏... 《——【·前言·】——》 安陵是战国末期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四面被强敌包围,国内没有强大的军队,外面...
原创 他... 历史上,关羽以“刚而自矜”著称,甚至连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都曾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卒”罢了。但...
原创 中...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目前中国共有五千多种姓氏,这些姓氏经过...
原创 嘉... 在皇帝的眼中,严世藩和海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两者之间不可能进行比较。并且,也不是因为某人冒犯了皇帝...
原创 刘... 1. 下令杀樊哙 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阴云密布,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迎来一场暴风雨。...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