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历史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皇帝们的各种庙号,譬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其中,太祖、高祖和世祖经常用在开国皇帝身上。如汉太祖刘邦(因《史记》中称刘邦为“高祖”,所以大家也就这么称呼他了);唐高祖李渊;元世祖忽必烈。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什么有的是太祖,有的是高祖,有的是世祖?一般来说,开国皇帝(追尊的不算)都被称为祖,后继者被称为宗。史书记载:“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而祖通常又有太祖、高祖和世祖之称。太祖表示自力更生开创的皇朝,没有受到祖先的福佑,是全靠着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一刀一枪硬磕出来的。譬如刘邦和朱元璋,祖辈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典型的庄稼汉。
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如此,他爹虽在五代时期做过小官,但也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成为了开国皇帝。因此,能称呼太祖的开国皇帝,那都是没沾祖上一点光,全靠自己拼死拼活打出来的。
而高祖表示虽然创立了王朝,但是受到了祖先的福佑。换句话说,“高祖”的境界比“太祖”低一个级别,是沾了祖宗光的。在他们建立王朝之前,祖先已经是封疆大吏,有响当当的名号。
例如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这两货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名门权贵的后代,家世十分显赫。因此,他们起兵的时候就占据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这等于是开局就送了一份大礼,再也不用为开局所面临种种困难而费尽心思了。
再来说说“世祖”,大意就是在自己祖宗建立的帝业后,再次将其复兴或者发扬光大。他们虽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其困难程度不亚于“高祖”。最为典型就是汉世祖刘秀和元世祖忽必烈了。
众所周知,刘秀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虽是皇族之后,但到了他这代后,已经成了平民。但是,为了复兴祖业,为了建功立业,刘秀兴义兵讨伐王莽,推翻了他的统治,延续了汉朝的国祚,复兴了汉家的天下,所以被称为“世祖”。
忽必烈同理,在几代先辈打下大片江山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统一了中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他也被称作“世祖”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高祖、世祖都是开国皇帝。例如商高祖王亥和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