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知诸葛亮北伐无果后,姜维仍然多次北伐,蜀后主刘禅是什么态度
迪丽瓦拉
2025-08-28 03:34:12
0

刘禅是支持姜维北伐的,也如同放手给诸葛亮一样一如既往信任姜维,协助姜维北伐给予最大的后方支持。

刘禅剧照

从何看得出刘禅是支持姜维的?首先,整个蜀汉都知道幼麟姜维是卧龙诸葛亮的指定军事接班人,刘禅也不反对这个安排。虽说诸葛亮北伐未果,但一定程度上是给予蜀汉休养生息的时间,严格来说是苟延残喘吧。所以蜀汉举国上下还是支持姜维继续北伐的,所以姜维北伐次数超越了诸葛亮,高达11次北伐,虽说也是无果,但也是拖延了很多时间,给蜀汉发育的时间。

姜维剧照

其实感觉刘禅处理托孤重臣的关系 处理得还不错。都各自用命 也没有太多的互相争斗。这点上 诸葛亮和李严 就效果差一些。为何说蜀后主刘禅会支持姜维北伐,还有一点,姜维官居蜀汉大将军,如果蜀后主不默认,他本来就是曹魏一个降将,在蜀汉也没啥背景,就仗着是诸葛亮的入室弟子,能当上武官一哥,肯定是刘禅认可的事了。

刘禅剧照

北伐本来就是蚕食蜀汉弱小却对魏国形成强大威胁,正是因为一旦关中地区被夺取,西凉就必然丢失[灵机一动]蜀汉摇身一变就成了和秦国一样虎视天下的态势。魏国后期重心都是对战蜀国,防御吴国。而且魏国从曹真到司马懿,都不是庸才。三国演义蜀国北伐看起来很美好,其实也没占到多少便宜。凉州很可惜没有完全占据。

姜维游戏剧照

姜维北伐的失败,其实也不能怪姜维无能,只是邓艾背后的人力物力不是姜维可以比的,国力不一个层面。初期能与邓艾打成均势说明姜维也很厉害。还有一个事实就是,诸葛亮6次北伐,姜维11次北伐都彻彻底底耗尽了蜀汉的根基,但是你不打,不以攻为守,以战养战,在偌大的曹魏面前,小小蜀汉更加不耐耗,蜀汉四大名相之一费祎是反对过北伐的,也一直压着姜维,各有利弊的,你不打不行,你打也不行,蜀汉这盘棋注定是死局的,从荆州没了之后就是死局。

姜维剧照

不得不承认,自从关羽丢了荆州,克服中原一直是诸葛和姜维完不成的梦。荆州丢了的那一刻,诸葛亮的战略就永远无法实现了,北伐失败是必然的。荆州丢了以后注定不会成功了,用一个半州之力打人家半壁江山,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翻盘的几率几乎完全不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相信大家关于明朝的历史,最多从影视作品中见过最多的就是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两者对峙争斗。大多数影视作品...
原创 原... 清朝历史上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女有不少,但是最终能够生下皇子当皇帝的宫女却只有两位,一位就是康熙后宫当中...
原创 最...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39岁。在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古代,这个平均寿命已经算不错了。...
原创 假... 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莫过于太平天国起义了。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说洪秀全。洪秀全是南方人,出...
原创 八... 在我军军史上,曾有很多朝鲜籍同志加入过我军,比如四野就曾有3个师就全是朝鲜籍同志,东北抗联也有很多朝...
白水县:文化“寻保传”,检察力...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月11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韩欣,县文化和...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复杂的帝王。历代宫闱之内,众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多是波折诡诈,但像李世...
原创 古...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注重血脉的延续,讲究一个香火传承。而结婚,也正是人...
日本的“灭顶”之灾,富士山已满...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 1707年,日本富士山东南侧的宝永山大喷发,导致江户地区的经济陷入瘫痪,也...
原创 吕... 尽管战场中种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借此印证一抔人战斗力的高低,但我认为公平局,重点是像马超单挑许褚应该说是...
原创 薄... 1867年深秋的南京城,两封加急奏折在军机处案头相遇。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门生沈葆桢,竟绕过湘军统帅...
原创 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句作为千古名句能一直流传到今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历...
原创 满... 公元1644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清政权趁中原内乱之际,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从山海关杀...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是一个文化精神发展最巅峰的时代,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兴起了酒文化,也诞生了很多精美的酒盏,所以在...
诸葛亮年仅27岁,又没有什么经... 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曹操带兵去打刘备,刘备没办法,只好去找刘表。刘表很给面子,亲自跑到城外去迎...
原创 都... 年羹尧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名将,左宗棠是清朝咸丰、同治、道光年间的名将。他们都是平定边疆的功臣。 ...
原创 十... 在抗日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座小县城中, 只有少量的日军把守,就可以控制整个地区。 (日...
东西问丨张春旺:孙中山为何称“...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孙中山为何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专访温州大学研究员、中国华侨华人研...
原创 徐... 1376年,朱元璋召徐达入宫,笑着对他说:“听闻你的大女儿兰质蕙心?”徐达脸色微变:“莫非皇上看上我...
原创 她... 红卫兵这三个字,对当代的青少年来说也许是十分陌生的,实际上,即使一部分曾经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