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皇后:朱元璋钦点的儿媳,助朱棣成就伟业,死后朱棣再未立后
迪丽瓦拉
2025-08-28 06:34:17
0

1376年,朱元璋召徐达入宫,笑着对他说:“听闻你的大女儿兰质蕙心?”徐达脸色微变:“莫非皇上看上我家闺女了?”朱元璋没有注意到徐达的异样,接着说:“朕与你是布衣之交,至今仍亲如兄弟,始终没有嫌隙,朕听说古代关系好的君臣皆会结为亲家。”

徐达闻言,一丝冷汗从额头滑落:女儿年仅十五,皇上已经四十有九,虽说女儿嫁给皇上没有辱没了她,可两人的年纪实在是悬殊……

正当徐达纠结之际,朱元璋又说:“老四朱棣气质不凡,能否将你的女儿许配给我的儿子?”

徐达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叩头拜谢,答应了这门婚事。

01.徐家有女初长成,博通载籍女诸生

按理来说,朱元璋身为皇帝,想为儿子讨一个媳妇,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可面对徐达,朱元璋的表现,足以称得上是卑微了。他不仅诉衷肠,拉关系,最

后还用询问的语气问徐达,搞得生怕徐达拒绝似的,这是为何呢?

首先,徐达一生战功赫赫,说他是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一点不为过,朱元璋对他自然十分敬重;其次,正如朱元璋所说,两人相识于微末,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绝非一般的君臣关系可比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徐达的大女儿,实在是太优秀了。

徐达长女徐氏,自幼聪慧,爱读书,且过目不忘。徐达觉得不能浪费女儿这么好的天资,对女儿的生母谢氏说:“此女天赋非常,宜以经史充其知识。”

谢氏深以为然,马上给女儿请来老师,为其授课。徐氏果然不负众望,不管是经史还是子集,都是一览成诵,连老师都大为吃惊。

徐氏不仅博通载籍,每每读到古人的美德与言行,都会深思效仿。这让她小小年纪就挣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女诸生。

在明代,“诸生”是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

徐氏以女儿身,赢得“女诸生”的美誉,可见其才学修养。

很快,徐氏的名声就传到马皇后的耳朵里。

02.十三岁入宫遇朱棣,郎才女貌成佳话

1374年,马皇后特地将十三岁的徐氏召入宫廷,悉心教导。彼时,朱棣十五岁,正是思春的年纪。徐氏的到来,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高墙林立的皇宫,让朱棣原本平淡枯燥的皇子生活,变得欢乐有趣起来。

在马皇后有意撮合下,两年来,徐氏和朱棣的感情迅速升温,眉眼间,皆是对方的身影。正因如此,这才有了文中开头朱元璋提亲那一幕。

1376年,十五岁的徐氏嫁给了十七岁的燕王朱棣,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这桩婚姻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羡煞旁人。毕竟是先恋爱后结婚,徐氏的主妇生活,是极为惬意和谐的。婚后,她上能恭谨孝敬公婆,下也能善解人意体贴丈夫。这让朱元璋和马皇后非常满意,常常在公开场合称赞她的贤惠。一时间,徐氏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好王妃。

婚后第二年,徐氏诞下长子朱高炽。两年后,朱棣就藩北平,年仅19岁的徐氏,便成了燕王府的当家女主人。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各种部门,仅凭朱棣一人,管理起来绝非易事。

好在,徐氏饱读诗书,在她的帮助下,王府内务井井有条,宫中上下秩序井然。

03.贤妻博古通今,丈夫敬重有加

当时,北平并不太平,朱棣时常与北方的蒙元势力交战,但有了徐氏这样的贤内助坐镇家中,朱棣无需操心家庭的琐事,可放心大胆地在战场上驰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有一次,朱棣又打了胜仗。战后,朱元璋为了嘉奖其功绩,特地给儿子送去10个美女。朱棣年轻气盛,自觉功劳甚高,并没有多想,当下便将这些婀娜多姿的姑娘收入囊中。

可当徐氏看到这些“莺莺燕燕”时,第一反应并非吃醋,而是极为冷静地问朱棣:“

王爷不会忘了‘宋高宗择嗣’那个典故吧?

”朱棣一听,如醍醐灌顶。

原来,赵构无后,收养赵昚、赵琢为义子,为了考验谁更合适成为继承人,赵构给他们二人同时送去10个美女。数日后,赵昚将10个美女原封不动地送还,而赵琢却贪图一时之乐,最终错失皇位。

朱棣想明白后,马上将美女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对此,朱元璋极为满意,特地下旨褒奖了一番。由此可见,朱元璋其实是有意传位给朱棣,而徐氏,反而是第一个看破的。

经此一事,朱棣越发尊重妻子徐氏。婚后九年时间,朱棣从未与其他女子生下过庶子女,直到徐氏未再生育,才有了生母皆不详的庶女常宁公主和庶子朱高爔朱棣。

04.天不假年,永乐一朝,再未立后

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大力推行削藩政策,手握重兵的朱棣首当其冲,遭受了不少虐待。当时,朱棣有意起兵反抗,却又担心背上骂名,一度非常纠结。

徐氏劝道:“大丈夫遇事当断则断,不可犹豫!”

徐氏的话,斩断了朱棣的犹豫,让他下定决心,起兵靖难。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在奉天殿即皇帝位,并立徐氏为皇后,即明成祖仁孝皇后。

为了表达对徐氏尊重,朱棣打破旧制,将皇后金宝龟纽提升为盘龙纽,并由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开读诏书诏告天下,开创了明清两代册立皇后时单独颁诏诏告天下的先河。

诏书中还提到,“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由此可见,朱棣对徐氏的功劳,是充分认可的。

徐氏精通经史,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身为皇后的她,不仅关心百姓疾苦,还非常爱护人才。在她的影响下,朱棣勤政爱民、崇尚俭朴,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迅速恢复。她的表现,当得起“母仪天下”四个字。

1407年,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朱棣悲痛欲绝,下定决心不再立后。果然,永乐一朝,再未立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