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消灭四十五万赵军,为何又单单放走120名童子军?
迪丽瓦拉
2025-08-28 08:02:58
0

《重刊感应汇编叙》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皮有秦白起三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屠夫在屠肉的时候看到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且不说因果循环之说是否准确,但是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白起杀人太多罪业深重。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的白起是一个天赋卓越的军事家,他仅凭一己之力就攻下了61座城市。

但是战功卓越的背后,是一条条鲜血淋漓的生命。他甚至还坑杀过45万俘虏。所以人们才会认定白起罪孽深重,转世会变成牲畜。但是这样评价白起真的客观公正吗?事实又真的是白起坑杀了45万无辜的生命么?这一切还得从白起的前世今生开始说起。白起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作战天才,而且他也是生逢其时。

当时秦朝最高统治者奉行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求贤若渴地招揽人才。不仅如此,国家还确定了军功爵制,任何出生的士兵都可以凭借军功加官进爵。这实际上就是在为原本已经相对固化的社会等级打开了一条相对畅通的新道路。平民阶层了白起自然也看到了发展的机会,公元前294年的时候,白起就带领士兵攻打韩国。

不过当时白起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转的左庶长。虽然白起和他手下的士兵们赢得了短暂的胜利,但是韩国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公元前293年的时候,韩国和魏国决定联手抵抗秦国。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秦国的丞相推荐由白起来领兵打仗。虽然敌人来势汹汹,但是白起还是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局战况,并且制作出非常灵活的作战计划。对方舟车劳顿,而白起和士兵们却是守株待兔,结果自然已见分晓。而这一战,也让白起一战成名。

公元前292年,白起再度领兵出征。而这次他们更是收获颇多,魏国61座城池全部已经划入了秦国的版图中。公元前291年的时候,白起和司马错联手拿下了垣城。前286年,白起已经决定对赵国下手了。可以说白起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白起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个人作战特色和方式,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特色变成束缚自己的短板。

相反,他认真对待每一次军事行动,而且必要的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白起就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有风格但是却没有被风格固化固定的军事家。这在军事史和战争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如此,白起十分出色的个人能力也为秦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实力大增,而且渐渐的也有了吞并周边各国的野心和实力。

但是时机没到,秦王还是要按耐自己伺机等待。不过,让秦王和白起都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竟然这么快就到来了。公元前281年的时候,楚国来了一位研究纵横之术的纵横家。他通过分析古今经典,极力向楚国国王鼓吹楚国的未来。楚国国君看着近些年来秦国小动作不断,也知道了它一定也想要吞并楚国。既然楚国和秦国之间早晚都会发生一场恶战,那么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

于是楚王就下令宣战。本来秦王就已经看上了楚国这块肥肉,只是苦于师出无名,所以一直没有任何行动。既然楚国国君现在要攻打秦国,那么就正中秦王下怀。公元前280年,楚军在和秦军对抗的战役中惨败。楚王不得不派出使者议和。秦国赢得了一连串的胜利。站在秦国人民的角度上来看,白起是他们的战神。

但是站在那些无辜惨死在战场上的人的角度来看,白起简直就是一个毫无人性的魔鬼。公元前273年的时候,白起就斩杀了韩,魏,赵三国联军十三万余人。公元前264年的时候,白起故技重施,韩国五个城市的五万多军民都惨死。但是这些竟然都比不上长平之战中的45万俘虏。

其实虽然有很多文献都说长平之战中秦军有45万俘虏。但是这个数字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按照当时秦国和赵国的人口来演算,俘虏的数量绝对没有45万这么多。也许是因为故事在后来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导致人们也对此产生了很多误解。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长平之战参战的秦军和楚军的数量一定不少。公元前262年的时候,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郡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恶战,史称长平之战。白起和秦军最后获得了胜利。

大获全胜的白起除了庆祝之外,他还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其实白起也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去处理这些问题,因为毕竟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几乎每个降兵和俘虏都会被杀。当然,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评价坑杀俘虏这种行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白起的。因为俘虏的数量太多,很显然就会拖慢行军的速度,有可能会在节外生枝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俘虏到底是真的诚心诚意的投诚还是在伺机等待反扑的机会,所以杀了俘虏才是保障己方军队安全的最佳方法。白起深谙此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次的长平之战似乎与之前的战争都有所不同,因为白起此次并没有把所有的俘虏都斩尽杀绝。他居然把一支120人的童子军军队放了回去。

难道这是白起大发善心了?作为一个老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白起当然不会心慈手软。因为他心中还有更加周全的打算,他让这些童子军们回到家乡散布楚军已经战败的消息。这样一来,楚国上下都会军心涣散,变成一盘散沙。而且放过年纪尚小的童子军也可以展示自己宽广的胸怀,这样一来也就不至于接受舆论上的攻击和打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应麟与《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是由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的一部考证性质的笔记体学术专著,采用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入选首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3月17日,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获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
“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熊... 2025年3月15日,“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系列讲座在静安区图书馆正式启动,该系列讲座由上海市静...
原创 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
原创 非... 现在生活在法国的黑人确实很多,根据法国国家数据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全国的人口高达6600万,但...
盘点夷陵之战刘备损失的人才,7... 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七位忠勇将领:冯习血染猇亭,张南困死夷道,傅肜怒斥“岂有汉将军降者”战至最后一息。...
原创 清... 明朝是我国朝代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的朝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避免不了...
自贡贡井:退役士兵“返乡第一课... 人民网成都3月17日电 (王凡)为增强退役士兵荣誉感和归属感,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
原创 后... 看到标题,我想有小伙伴会碰,说小编你又瞎扯了,哪有古代妃子不想见到皇帝的?你看《甄嬛传》里,妃子们变...
原创 都... 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都是皇家子弟为夺位而展开的武装斗争。玄武门之变,是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
原创 吴... 广东人就是擅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人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英国人进来了,广东人奋起反抗,在清廷都妥协...
原创 革... 嘿,各位看官!今天要给大家唠一唠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话说啊,有这么一位官员,被革职了,本想着灰...
​ “十里红妆”婚俗中的美术课... 潮新闻客户端 郑青(绍兴市上虞区重华小学)顾华平(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婚俗中的美术课 一...
原创 这... 三国的强者很多, 其中以诸葛亮、司马懿为代表的文官最强,两人势均力敌,势均力敌。但最终,司马懿以极年...
原创 家... 在广东省韶关市,施先生珍藏着一件家族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三... 如果要说哪位三国将领被严重低估,那王平绝对是其中之一。 就是那个跟着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结果却大败...
原创 说... 虎牢关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出名的大战,正史中并无记载。这场大战罗贯中先生着墨甚多,非常重视细节刻...
原创 昙... 前言: 名将辈出,名臣汇集,一个极具包容灿烂的朝代,千里大运河,繁华江都城,让人感叹和向往,文化繁荣...
原创 七...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在强大的外敌面前,以不计代价的巨大牺牲换取自己的独立和主权,那么这个民族是不配强大...
原创 原... 大清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在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最开始的“创业”,在他最开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