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反美60年的古巴,就在老美眼皮子底下,为何美国却一直未将其“吞并”?
位于加勒比海以北,墨西哥湾以东的岛国古巴,一直是这一地区“无比稀碎”岛国中的绝对异类。
不过说其是异类,倒不是因为其近1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1100万以上人口,已经算得上大西洋西岸一串零碎岛国中的“翘楚”,也不是因为其拥有面积10.5万平方公里的主岛古巴岛。
是整个加勒比海域的最大岛屿,而且整体轮廓还极度形似一条“鳄鱼”。
这条“鳄鱼”就横卧在美国的“后院”,与“猎手”美国近在咫尺。
60多年来,古巴不仅没有像周边中美洲其他国家一样被老美“驯服”,而且一直坚持硬核反美。
然而美国除了送上长期而又全面的经济制裁“问候”外,却一直没有对古巴“动粗”,这与老美霸权主义的行事风格非常不符。
而且美国与古巴在地理上已经近到“唾手可得”的地步,在古巴岛的北面就是美国东南角伸出来的佛罗里达半岛。
两者之间仅隔着与半岛同名的海峡,甚至在海峡之间还有小串属于美国的珊瑚小岛。
由一条跨海公路与半岛连接,在其最南部是美国南端重要的海岛城市基韦斯特,也是美国重要的一处海军军事基地,驻守有海军航空队、反潜队以及海岸警备队等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一基地距离古巴首都哈瓦那仅仅170公里,超音速战斗机分分钟就能实现战略覆盖。
如果美国想,古巴早就是美国领土的第51个州了。
如果觉得这样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话,更劲爆的是在古巴岛的东端,古巴的领土上有一处关塔那摩海湾。
从1903年被美国租用开始,至今都是由美军驻守的海军基地。
这相当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和古巴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但是老美面对古巴长久的“对立”和强烈的反抗声浪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在古巴革命胜利后至今依然按时向古巴交着“租金”。
美国是不屑于收拾像古巴这样的中美洲小国吗?
这倒也不是,只是古巴恰巧走上了一条注定不平凡的“反美”之路。
古巴反美“不遗余力”,老美却“不为所动”,60多年的恩怨情仇只“斗嘴”,究竟是古巴骨头够硬还是美国另有考量?
古巴反对美国霸权的“反骨”并不是与生俱来。
在20世纪以前,这里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随着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不断在美洲的扩张,古巴经济最主要的制糖业迅速被美国资本垄断,生产出的蔗糖超过9成都是运往美国。
而美国资本家也开始在古巴大肆抢占种植园土地,修筑铁路构筑商业帝国。
而资本扩张的背后紧接着的便是战略利益冲突。
于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让日薄西山的老牌帝国主义西班牙,被美国从美洲扫地出门。
古巴也在美国的扶植下成立了军政府,期间古巴人民虽然爆发过反抗,但是不管换谁上台,实际都是美国在古巴的代理人。
这一期间美国资本垄断整个古巴经济,从支柱的制糖业,到采矿炼油,电力铁路全方位受美国控制。
古巴沦为了美国资本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输出地,美国资本也在这一期间大赚特赚。
直到1953年一个叫卡斯特罗的年轻人出现,领导了全新的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在1959年正式推翻了军政府,建立了如今的社会主义古巴。
所以在此之前美国能够通过扶植代理人在古巴攫取利益,自然不用大张旗鼓的将其占为殖民地。
并且时间已经来到20世纪,明火执仗的殖民掠夺方式,越来越容易遭到反抗,而扶植代理人的方式却相对隐晦。
而且早在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门罗,便提出了反对域外国家干预美洲事务的“门罗主义”,实质就是将整个中美洲甚至南美看做“自家后院”。
不过古巴革命之后,“老卡”却不买美国的账,不仅驱赶了所有的美国资本家,还将包括糖厂在内的所有美国资本企业一股脑收归国有,这虽然“触怒”了美国。
但是当时古巴却毫无惧色,因为其背后有更强悍的“靠山”苏联。
对此,美国虽然没有了直接出兵干涉的机会,但是搞政权颠覆还是有一手。
于是,1961年,由中情局组织1500多名雇佣军突袭古巴,但是令美国无奈的是,这次被称为“猪湾登陆”的突袭却惨遭失败。
之后美国再也没有发动过对古巴的军事行动,除了经济封锁,古美两国就只剩下了嘴仗。
曾背靠苏联这棵“大树”,敢豪横狂怼老美的古巴,在苏联解体后为何没被美国“收拾”?
古巴在地缘上就那么“杵”在老美的家门口,明显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古巴革命胜利的前后,中美洲很多国家都受到过美国武力的“亲切问候”。
例如古巴东面的海地,1915年被美国占领,以及同属一岛的多米尼加在1916年和1924年两次被美国占领,1965年推翻旧政府的爱国起义再次被美国干涉“镇压”。
但是古巴的革命却不同凡响,因为义无反顾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取得了民族独立,更在美苏争霸即将开始的关口“投靠”了苏联老大哥,自然不会受到亏待。
所以美国企图颠覆古巴的“猪湾行动”失败之后,苏联直接拉来了“核弹”给老美上“眼药”,最后酿成的古巴导弹危机。
虽然以苏联的撤离让步结束,但是也让美国意识到古巴不好惹。
只能选择继续1960年开始的对古巴进行全面禁运和经济制裁。
但是从60年代开始苏联取代了美国,成为古巴蔗糖最大的进口国,古巴也在70年代加入了苏联的经互会,在苏联的援助下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只是好景不长,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力量迅速削弱,古巴不仅要在美国家门口“孤军奋战”。
而且没有了苏联直接援助的古巴,依然坚持计划经济,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但是依然坚持理想信念,坚决反对美国霸权,所以美国的制裁也从未中断。
按理说苏联解体后,古巴再也没有“靠山”了,美国此时完全可以“拿下”古巴了。
但其实这时的古巴对美国来说早已没了威胁,而美国如果再出兵攻打古巴,不仅捞不到任何好处,还会引发人道主义危机,大量的难民会因此涌向美国。
本来美国就已经在美墨边境修筑隔离墙,企图遏制非法移民问题,更不会因为古巴的“嘴仗”和一些反对示威游行,而损害自己最核心的利益。
加上古巴打铁同时自身硬,虽然受到美国的封锁,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匮乏,但是社会分配相对均衡,没有严重的贫富差距。
超过50%的财政都投入到医疗和教育,医疗技术更是在拉美远近闻名。
这使得古巴国内社会极度稳定,甚至可以做到对美“同仇敌忾”的程度,所以美国若对古巴动手必然是自讨苦吃。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