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迪丽瓦拉
2025-08-28 10:05:50
0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谋利,为朝廷尽忠。今天,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三位。

作者 | 刘晓雪

题图 | 欧阳云高中进士

纵观中国历史,如何惩治腐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直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开始探索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制度机制,并在之后的数千年不断演进完善。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设监察御史。唐朝的监察御史属御史台三院中的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一直沿用。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掌弹劾与建言。十三个省中,每省均有7至11名监察御史,监督不同地方的不同领域,品秩均为正七品,称为十三道监察御史。《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都察院外派地方出巡盐务的监察御史,被称为巡盐御史。

在历史上,江西的泰和就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谋利,为朝廷尽忠。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他们中的三位。

欧阳云画像。

曾象乾,又名马象乾,是泰和状元曾彦的曾孙。他幼年时孤苦贫寒,被广东连州的马元东收养。后来,他以连州籍的身份参加了广东乡试,明万历五年(1577)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随即典试山西,后被提升为福建巡按御史。因为官公正廉明,颇有政声,升为南京学政,后来又被提升为河南道都察院佥都御史。

曾象乾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尤其以“直节劲气,百折不回”而彪炳史册。最能体现他这一耿耿骨气的,是他上疏除奸宦一事。

明万历年间,东厂头目张鲸倚仗着皇帝的信任,为非作歹,不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诬陷忠良。不少大臣被张鲸诬陷抄家问罪,张鲸却把抄来的家产占为己有。

张鲸的种种暴行惹得人神共愤,众朝臣便联合起来,上疏参劾他的罪行。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平息群愤,把张鲸手下的几个小太监问罪了事,而张鲸仍然逍遥法外。曾象乾当时在河南道监察御史任上,听到这一消息,他义愤填膺,立即给朝廷上疏参劾张鲸。这篇上书就是名震一时的《劾东厂太监张鲸疏》。曾象乾在疏中列举了张鲸十恶不赦的罪状,然后直抒张鲸“恶不可宥”。

万历皇帝看了曾象乾的奏折,心中虽然不高兴,但曾象乾的奏疏正气凛然,理不容斥。正在犹豫之际,曾象乾又连上二道疏。在第三道奏疏中,笔锋更为凌厉,不但要皇上尽快治张鲸之罪,而且连与张鲸有牵连的内阁大臣也连带参了一本。意思就是,像张鲸这样罪恶昭彰的奸臣都不治罪,过错不单在皇上,也在那些辅佐皇帝的内阁大臣,是他们没有做好皇上的助手与参谋。

曾象乾这一疏上去,不但撕破了张鲸的保护网,也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恶贯满盈的张鲸终于被绳之以法。这正是:三道奏疏除奸宦,一身正气振朝纲。

曾象乾简介。

明正德元年(1506),泰和蜀江人欧阳云任浙江监察御史。上任伊始,他就与浙江按察使、浙江府台、推官一起,破了多年来未了的几起大案命案。浙江府台上奏朝廷,感谢皇上特派监察御史欧阳云,保浙江太平。

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后,刘瑾专权,朝政混乱,时传京城两皇帝,一个是坐龙椅的朱厚照,一个是站龙台的刘瑾“刘皇帝”,“刘皇帝”想杀谁就杀谁,京官个个提心吊胆。听闻刘瑾的专权使朝政一片混乱,欧阳云拳击案台,大喊:“刘瑾阉贼,大乱朝纲,不扳倒阉贼,誓不为官。”同事们纷纷劝说欧阳云要智斗,否则有杀身之祸。

朝廷顾命大臣刘健、李东阳向吏部行人司问起欧阳云御史的情况,行人司说:“欧阳云,刚正不阿,办事老练,在浙江做出了一番政绩。”于是,顾命大臣向皇帝举荐欧阳云去陕西、宁夏、甘肃三地边关查看兵备粮马。正德皇帝准奏,急调欧阳云进京,奉旨巡查陕西、宁夏、甘肃三边粮马。刘瑾在京警告,宁甘可查,陕西莫去。

欧阳云以钦差御史的身份到陕西、宁夏、甘肃巡察,了解到当地人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太多,朝廷拨来的军粮及备马的银两被层层瓜分,大头就是“刘皇帝”的。

欧阳云想如果将实情上报,怕皇帝还没有看到奏本,自己的脑袋已经搬家了,他自己不怕死,只是顾虑三边百姓不知何时见天日。想到同僚的提醒,欧阳云把沿途所见所闻编成剧本,写成诗歌。剧本给京城戏班说唱,诗歌给在京城的举子传诵,朝廷交差一切说好。

一个月内,京城的几家大戏园同时演出《边塞流民》,各省会馆举子们都在传诵《冤魂千万》,剧本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悲壮,故事令人悲叹,环环相扣,十分感人,一时间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刘瑾知道后,首先就想到这戏剧、诗歌的源头在欧阳云身上,这时欧阳云已经离京回浙,刘瑾派人连夜出京,把欧阳云抓回京城。但刘瑾找不到任何证据,只好把欧阳云关在刑部天牢。

《边塞流民》和《冤魂千万》的演出被孝康敬皇太后张氏在戏园看到,她回到后宫后懿旨召见并告知正德皇帝。于是,正德皇帝钦点杨一清和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顺便去三边核查。张永与刘瑾因权力之争产生矛盾,向武宗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大怒,经审理查清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刘瑾被处决后,欧阳云官复原职。欧阳云坚守气节,敢于担当,不与刘瑾同流合污的事迹广为传颂。

曾象乾墓牌坊。

周作楫,泰和螺溪人,清嘉庆庚辰(1820)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特命江西道和广东道两省监察御史。

周作楫非常有才,在翰林院时就因能赋善书被嘉庆皇帝赏识,参与预修《一统志》《道光字典》。他主持广西乡试,留视学政,被人称赞能慧眼识才,清名臣龙启瑞、曾克敬就是他举荐的。

他任御史时特别敢于直言,敢于劝谏,而且不留情面。当时他的家乡泰和县有个官差,刁钻狡猾,僭越等级使用舆服,周作楫接到报告后,不顾该官差派自己亲戚百般说情,坚决按序上报,使之及时得到严禁。

难能可贵的是,他有非常强烈的民本情怀。史载,他到贵州铜仁任职,科举中铜仁没有设考场,院试选择镇远府进行,生员因路途遥远而要多费艰辛和盘缠。为此,周作楫劝导民众捐款,创建考试院,使莘莘学子免于奔波劳顿,为此铜仁当地建生祠祭祀他。

当时遵义有个贼寇女头目,传闻她以千手观音作掩护,用妖术骗人。周作楫偏不信邪,集思广益,引诱擒获,使百姓免遭危害,后又用计谋平定了巨寇李永发。因为任上颇有政绩,周作楫被皇帝遴选为监察御史,成为一代名御史。

纵观历史上监察官吏的经历,可以发现许多正直御史从跌落官位险被处死,到蒙冤几十年方得平反,他们大起大落的官场经历,反映了御史动辄得咎的艰难处境,也暴露出古代监察制度的缺陷。当然,就个体而言,泰和籍御史官员以刚正不阿的品格和直言不讳的勇气为人称道,虽位卑但言重,其个人涵养、修为、气节、风骨,仍然值得今人学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每当谈到北平解放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大决战》等影片中,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和平起义...
原创 大... 朱允炆(1377—?),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皇太子朱标病死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有个哥哥,...
原创 5...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很短,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战争。 因为美国非常渴望强大,也希望把世界格局变成是美国一...
原创 朱... 曾几何时,日本这个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早已从一衣带水变成一衣带血。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4...
原创 鳌...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加上时代离我们相近,后人对其也是非常有兴趣。汉朝之后,后续的国家...
原创 聊... 在其他几个方向,都分出胜负之后,此时的魏国,已经可以腾出足够多的力量,来解决诸葛亮的威胁了。 但问...
家族传承的瑰宝:中华民国双旗币... 在浙江宁波的王先生,珍藏着一件意义非凡的家族传世之宝——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铜元是王先生...
原创 李... 李明(? - 682年),字为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李明是唐朝宗室、书法家,唐太宗李世民...
原创 魏... 在陕西汉中市,有个石马乡。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石马乡,则大有来历,因为这里有座魏延墓。所谓石马,正是指...
原创 最...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封建史上前后经历了九个大一统王朝,其中要数司马家建立的西晋王朝存在感最低、名...
原创 张... 张作霖临死前留下遗言,断不可让此人进入东北,事实证明他很英明 张作霖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占据东北三省的...
原创 黄... 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中国曾发生“三国之战”,炎帝、黄帝、蚩尤三族互相残害,最后黄帝凭借坂泉之战和涿鹿...
原创 《...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超一流的武将无非就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原创 战...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在司令员韦国清率领下,推进到胶河以西地区,阻击敌胶东兵团总指挥范...
原创 秦... 《——【·前言·】——》 秦朝虽然只存在了15年,可它的影响却贯穿了两千多年。皇帝制度、郡县制、书同...
原创 慈... 慈禧这一名字大家并不陌生, 她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争议。 慈禧生于1835年,是一位出身寒门的宫女,但...
《似锦》姜似、郁锦推理遭遇重大... 《似锦》最新的剧情中,为了不引人怀疑的找到了躲藏在宫中的南乌人,姜似先是去了贤妃宫中,与贤妃交恶,又...
原创 鲁... 利用光学成像这样一种特性照相,起源很早,至少是在15世纪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对此有了充足的认识,一开始...
原创 读... 开元盛世。杨贵妃。安史之乱。 这三个词是大多数人在说到唐明皇李隆基时脑海里浮现的。 而在这三个词所代...
原创 既... 宋代,一直以来都是古代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朝代,这也就使得宋代一种特殊人群的扩大,那就是处在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