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帝姓姬,蚩尤姓什么?真相都在甲骨文里面!
迪丽瓦拉
2025-08-28 13:05:45
0

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中国曾发生“三国之战”,炎帝、黄帝、蚩尤三族互相残害,最后黄帝凭借坂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打败了炎帝和蚩尤,一统天下。自那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黄帝以后的所有皇帝都是“人形”,以前的皇帝大多是“人型”,炎帝、女娲、蚩尤等都是以“人头”或“人头”为主,所以黄帝以后,中国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化的时期。

然而,中国的第一个三国时期,因为年代太过遥远,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对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本来面目,也“面目全非”,难以分辨,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便是黄帝,炎帝,蚩尤,都有可能是后世的模仿。

黄帝姓的由来,在史书中有两个版本:

《国语》中说:“昔年少经与有姒结婚,生黄帝、炎帝。”姬水成是黄帝,姜水成是炎帝。所以黄帝是姬,炎帝是姜。”

关于黄帝,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周人的上古历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周人逐渐将自己的先祖推到了黄帝之前,也就是说,黄帝是周人祖,周人建立周朝,将黄帝的诞生时间往前推,让他是万族之祖。因此,颛顼,帝喾,帝舜,大禹,商汤,楚人,都是黄帝的后裔。因为周人是姬,所以黄帝的姓氏应该是姬,所以姬的姓氏应该是黄帝。黄帝自己有没有姓,那就不得而知了。

说来也奇怪,司马迁编写《五帝本纪》时,不会对《国语》一无所知,但在《五帝本纪》中,他说:“黄帝,少典之子,公孙,以轩辕为名,黄帝以公孙为名。“公孙”这个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就是公家,也就是王族,而“公孙”就是王族的孙子,在周王朝这个等级制度下,公孙和公孙都不能随意叫,必须要有一定的地位。所以,黄帝绝对不会是公孙一族的人,因为黄帝是一位远古的王族后裔,被视为“公孙”,所以才会被称为公孙。

很明显,司马迁把黄帝的姓弄混了,但问题是司马迁怎么会觉得黄帝的姓不可靠呢?他相信司马迁博学多识,也看过不少失落的典籍,仔细研究了一番,觉得姬姓并不可靠,所以他决定用公孙这个姓。所以,从司马迁的性格、对历史的态度以及他没有采纳姬姓的观点来判断,黄帝姬的姓氏很有可能是不可靠的。

黄帝姓不姓姬,这还不能被人轻而易举地否认,但从甲骨的发现来看,蚩尤这个姓,几乎可以被否认了。

中国历史上,关于蚩尤的传说很多,传说,九黎一族的首领,长着一张长着一对翅膀的脸,长着一对翅膀,也有人说是铜头铁额,八臂九指,最后被炎帝斩杀。但早期的历史文献中并未提及蚩尤的姓,蚩尤的姓是姜,宋代罗泌在《路史·后纪四》中写道:“蚩尤姜,是黄帝后裔。”

蚩尤的姓氏是姜,因为蚩尤是一位先祖,经过十多世的统治,直到“榆罔”时代没落,黄帝和蚩尤才脱离了自己的统治,炎帝的姓氏是姜,蚩尤应该也是姓姜。要知道,黄帝本来就是一位炎王,为什么蚩尤的姓氏是姜,黄帝的姓氏却是姬?黄帝是最后的赢家,而周人则是黄帝,所以,黄帝不会和他的姓氏一样。

不过,炎帝的姓氏并不是因为蚩尤的姓氏,而是因为姜这个姓氏,所以,蚩尤并不一定是姜的姓氏。而且,蚩尤虽然也是炎帝的姓氏,但却不一定是姜,因为姜的姓氏是从商王朝晚期开始的。

在商代中叶,由于商贾和羌族的矛盾,商贾在交战时掳掠了许多的羌族,所以商贾就用“二”来代表他们。

第一种是“羌”,上面写着“人戴羊角”,最初的意思是“牧羊之人”,最初的时候,他带着一根绳索,象征着被束缚,但是现在,他的腰带消失了。

从其形体特征也能反映出商、羌的联系,在前期的商羌之争,到了后期,由于双方的和睦,故前期的羌文上有绳子,而羌字上则没有绳子。

第二个是“姜氏”,其字形为“女牛角女”,由一位甲骨学家赵诚所言:“似妇女生有羊角,为羌族所掳之女”,亦称其为女羌人。

在《字源》一书中,李学勤认为:“羌”与“江”本为羌族,只是男女有别,而“羌”为男性羌人,而“姜”为女性。

由此可见,在与羌族的战争中,商贾们出于对羌族文化的需求,而创制出了与之对应的语言:羌族和姜族。不过,羌语一开始是男性的奴隶,并不是部落,而“江”是女性的奴隶(或者是强盗),与姓氏没有任何关系。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的需求,他们以“羌”为名,其中有男性羌人和女性羌人。于是,以“女羌”为名的“江”就慢慢地变成了“羌人”的姓。

虽然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发现“姜”这个字的作用,但是从“姜”的演变来判断,“姜”在殷商后期甚至在周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炎帝不会姓姜,蚩尤也不会姓姜。

还有,蚩尤不是姜的姓氏,是不是也应该是“黎”呢?在历史上,九黎一族在蚩尤失败后,便被尊称为“黎民”。

蚩尤被打败,部落成为了奴仆,所以才有了“黎民”的称号。从这一点来看,蚩尤并不是“黎”的姓氏,而且这个“九黎”部落,很有可能并不是蚩尤部落的真正名字,只是一种对战败的人的一种蔑视,也就是“九大部落”。

所以,蚩尤的姓氏,也就成了一个谜。依我之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黄帝、蚩尤、炎帝,他们的姓,都是后世的猜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桃园誓言:罗贯中为何要给刘关张... 一、电视剧里的“名场面”与史书的沉默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刘关张桃园结义堪称“古代兄弟情的天花...
原创 唐... 如果没有唐太宗,恐怕李渊未必能统一中原,晋阳起兵时,李渊曾经犹豫不决,正是在这位眼光独具的儿子的支持...
原创 2...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来聊聊一段明朝历史上颇为传奇的事儿。26 岁的李太后,在那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急召...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衣褶中的千年对话 当京都艺伎的木屐叩响花见小路的青石,...
原创 唯...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能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和不可思议的人。尤其是碰到那些有很超前思想的人时候,大...
北运河情缘(云德) | 文学名... 如果以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为滥觞源头,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京杭...
原创 古... 古人很崇拜剑,剑,两边开刃,剑身笔直剑尖尖锐,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选传奇。 据考证...
原创 她...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每个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多人或许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木兰在军中12年都没被发现是...
原创 李... 人一背时,喝凉水都塞牙;人一走运,门板都挡不住。 李鸿章本是一普通京官,得曾国藩赏识,入其幕府,充其...
原创 夏... 在华夏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夏朝宛如黎明时分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古老中华大地迈向文明时代的征程。...
原创 明... 明朝能够丢掉安南,并非30万大军不顶用,而是自身的问题和安南的问题。 对于明朝自身的问题,很多人都可...
内卷,一种祖传的生存焦虑 3月9日,“大疆强制员工晚9点下班”的新闻上了热搜。第二天,美的规定18:20后不许有人在公司加班。...
原创 历... 导读:历史上唯一的洋皇后,刚上位便忽悠皇帝,出兵灭掉自己的母国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个朝代的皇后都...
原创 末... 外出打仗三年的士兵,返回家乡发现自己娇妻刚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一个从来不耕田...
原创 晚...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历代都有骁勇善战之人,像白起、项羽、韩飞之类,因为其战斗力强悍,后人尊称为“战神”...
原创 五... 说起直系军阀,很多人听说这个名词。主要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北洋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其中就有直...
原创 明... 明朝第一富豪是谁?不说明朝,应该说历史上第一富豪是谁?绝对不是和珅,而是明初的沈万三,沈大老爷。 ...
原创 朱... 胡惟庸怕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一己之力,让皇帝彻底废除一个职位的丞相。 权力滔天 朱元璋处死胡惟庸之后...
原创 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赤胆忠心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心中的主义和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