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拒绝了,他说的话至今都还可以值得深思
迪丽瓦拉
2025-08-28 13:33:16
0

曾几何时,日本这个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早已从一衣带水变成一衣带血。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4年间,屠戮了3500多万的中国同胞。

因此,很多中国人提到日本都是恨的咬牙切齿,有人巴不得美国当时多投原子弹彻底毁灭了这个国家才好,也有人想要穿越到明朝让朱元璋不要犹豫赶紧灭了这可恶的小日本。

为什么想穿越到明朝呢?因为在明朝的时候,

朱元璋就有过起兵灭掉日本,攻占群岛的想法,只是被刘伯温给拒绝了。

刘伯温是谁,他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

是帮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完成统一大业的第一谋士,

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堪比诸葛亮。他的这番话话自有道理,值得听取。

所以朱元璋在听完他的话后决定放弃攻打日本的打算,同时还嘱咐自己的后代也不要去攻打日本。

其实刘伯温说的话至今都还值得深思,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刘伯温的劝阻

纵观我国的发展史,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日本的影子,

这个国家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

早在汉朝时期,日本便派使者来中国学习,当时的中国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普遍矮小便称其为倭国。

隋唐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没有之一。

听闻邻国的强大,日本羡慕不已,便派遣了大批的遣唐使来华学习。

开放包容的统治者不但没有撵走他们,反而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日本从这个时候的中国学去了很多先进的文化技术和政治制度。

然而,自元朝开始,原本谦逊好学、一向以中国为大的日本变了副嘴脸,

他们表面恭顺,背地里却有了吞掉中国这块肥肉的野心,开始频繁侵扰中国海域。

由日本浪人、武士和一些商人组成的倭寇屡犯东部沿海,他们在海港抢夺物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十分猖獗,到明朝建国,这种乱象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朱元璋称帝以后,想恢复与各藩国的朝贡关系,便向各藩派遣使者,

没想到有一位使者到了日本之后,却被残忍的杀害了。

朱元璋闻之震怒,日本作为一个小藩国,从汉唐时期便依附于中国,向大明朝贡本就合情合理,拒绝也就算了竟然还杀害使臣,这简直就是挑衅。

另一方面,一直频繁骚扰中国海疆的日本令朱元璋非常不满,早就是他想要铲除的对象。

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灭掉日本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然而刘伯温的一番话却让朱元璋放弃了这个想法。

明朝初建,巩固政权最重要

据刘伯温所言,不能灭掉日本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刘伯温认为当时正值明朝初建,根基并不稳定,

再次发动战争不仅劳兵伤财,而且元朝的残余势力很可能还会趁机卷土重来,

如果因为一块不大的领地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岂非因小失大。

对于一个不久前才经历过一场大战的国家来说,此时最需要的便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贸然发动一场新的战争的话,势必会令百姓怨声载道。

再者来说,日本四面环海,易守难攻,他们已经习惯了水上作战,加之手段又阴险,

喜欢搞小动作,是个很难啃下的硬骨头。

想要攻打日本,肯定要调取大量的兵力,装备可以支持水上作战的部队,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运输保证军队作战的物资,而两国之间横跨海洋距离遥远,这无疑花费巨大。

且不说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物产匮乏,距离中国又太远,就算攻取以后也极其不好管理。

在刘伯温看来,日本这块肉又小又柴,花费大量兵力攻下十分不值得,当下最紧要的是巩固新生的政权。

日本不足为敌

其次,日本土地贫瘠,面积又小,刘伯温认为,就算再怎么发展日本也会受限于狭小的国土面积,

无法强大到像中国这个地步,根本不足为敌。

至于那些时不时就侵扰海疆的倭寇,如同疥癣之既,他们威胁不到中国的要害之处。

明朝虽然兵力强盛,但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如今最要紧的便是修整整个国家包括军队,

待国力进一步繁盛,自然能震慑到日本,料他也不敢再作乱。

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刘伯温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如今最重要的便是治理整个国家,纵然日本可恶至极,可现下确实是没有时间和精力花心思对付这么一个弹丸小国。

于是朱元璋便将日本列在了十五不征之国之列,并告诫子孙没有必要去消耗国力攻占这么一个国家。

然而,不打算消灭这个国家了,

并不代表朱元璋会对在东部沿海频繁作乱的倭寇坐视不管。

为应对倭寇,明朝设置了天津海防卫和梁城守御千户来作为保卫海防的基本武装力量;明政府还在葛沽重新设置了海防营,不仅可以做到随时调取兵力对抗倭寇,还方便派遣军队出海。

同时,明朝政府又在大沽口附近修建了许多瞭望台,方便观察敌情。

后来又不断地修建了许多炮台用来御敌。

除此之外,明朝还将各地在春秋两季入京受训的军队调遣到海疆,用来增强海防作战能力。

就这样,

在明朝政府的坚固防线下,曾经猖獗的倭寇渐渐消失。

可能朱元璋和刘伯温做梦也不会想到,19世纪末期,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的日本不但打败了俄罗斯,还将中国也打趴下了,在后面更是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虽然说,刘伯温对日本的预估错误了,但是他有些话说的值得深思。那就是不管日本再如何发展,他们永远也无法颠覆中国。想要让日本这个国家永远不敢作乱,

就必须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不断地强大进步,发展到足够震慑它的地步。

今天的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与日本抗衡,可即使再痛恨日本,我们仍然没有必要去把它“放在眼里”。

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国富民强。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奋斗,

所以我们要感谢国家,要更爱我们的国家!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桃园誓言:罗贯中为何要给刘关张... 一、电视剧里的“名场面”与史书的沉默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刘关张桃园结义堪称“古代兄弟情的天花...
原创 唐... 如果没有唐太宗,恐怕李渊未必能统一中原,晋阳起兵时,李渊曾经犹豫不决,正是在这位眼光独具的儿子的支持...
原创 2...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来聊聊一段明朝历史上颇为传奇的事儿。26 岁的李太后,在那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急召...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 从盛唐到东瀛:和服褶皱里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衣褶中的千年对话 当京都艺伎的木屐叩响花见小路的青石,...
原创 唯...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能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和不可思议的人。尤其是碰到那些有很超前思想的人时候,大...
北运河情缘(云德) | 文学名... 如果以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为滥觞源头,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京杭...
原创 古... 古人很崇拜剑,剑,两边开刃,剑身笔直剑尖尖锐,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选传奇。 据考证...
原创 她...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每个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多人或许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木兰在军中12年都没被发现是...
原创 李... 人一背时,喝凉水都塞牙;人一走运,门板都挡不住。 李鸿章本是一普通京官,得曾国藩赏识,入其幕府,充其...
原创 夏... 在华夏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夏朝宛如黎明时分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古老中华大地迈向文明时代的征程。...
原创 明... 明朝能够丢掉安南,并非30万大军不顶用,而是自身的问题和安南的问题。 对于明朝自身的问题,很多人都可...
内卷,一种祖传的生存焦虑 3月9日,“大疆强制员工晚9点下班”的新闻上了热搜。第二天,美的规定18:20后不许有人在公司加班。...
原创 历... 导读:历史上唯一的洋皇后,刚上位便忽悠皇帝,出兵灭掉自己的母国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个朝代的皇后都...
原创 末... 外出打仗三年的士兵,返回家乡发现自己娇妻刚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一个从来不耕田...
原创 晚...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历代都有骁勇善战之人,像白起、项羽、韩飞之类,因为其战斗力强悍,后人尊称为“战神”...
原创 五... 说起直系军阀,很多人听说这个名词。主要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北洋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其中就有直...
原创 明... 明朝第一富豪是谁?不说明朝,应该说历史上第一富豪是谁?绝对不是和珅,而是明初的沈万三,沈大老爷。 ...
原创 朱... 胡惟庸怕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一己之力,让皇帝彻底废除一个职位的丞相。 权力滔天 朱元璋处死胡惟庸之后...
原创 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赤胆忠心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心中的主义和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