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领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是从中国近百年来和‘五四’以来的革命运动、多少年革命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产生的人民领袖。”
这是
周总理谈及毛主席时对毛主席的评价,
实际上除了周总理,
开国元帅们也曾多次评价主席,
对于“毛主席为什么能统帅群雄”这个问题,
贺龙的答案
很
直接,而陈毅的
则显得
犀利。
毛主席与周总理
毛主席与贺龙
毛主席在与贺龙的相处中,
曾称赞贺龙决策上的“神来之笔”。
时值1935年9月,蒋介石执着于“攘外必先安内”,他将自己的嫡系部队和湘鄂地方军集结在一起,让其前往长江以南“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如果蒋介石这个计划得逞,那么红军将失去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控制。
在这种境况下,
贺龙提出先
前往湘中
的意见。
因为在贺龙看来,湘中地区的物产丰富,可以让红军大部队筹集到足够的物资和款项。
贺龙元帅旧照
且因为湘中地域广阔,人员相对聚集,这有利于红军对外宣传抗日。不仅如此,去湘中后,红军还可以对长沙造成威胁。
倘若敌人担心长沙,调兵前往湘中,那么趁着敌人追击的时间差,
大部队可以向贵州进发,
蒋介石为“围剿”红军将黔地军队调了出来,红军去贵州不会遇到过多阻碍。要是敌人没有向湘中进发,那么红军大部队就留在湘中谋求发展。
红军在贵州地区
大家认为贺龙的建议十分中肯,湘鄂川黔地区的红军大部队跟随贺龙向湘中地区进发,面对不断追击的敌人,
贺龙挥兵黔西,巧渡鸭池河,
在黔西、毕节等周边地区建立起根据地,还吸收了5000余新兵。
到
1936年2月下旬,
贺龙率军
在毕节地区挫败敌人歼灭红军的阴谋后,命
红二、红六军团到乌蒙山地区打打转。
红军巧渡鸭池河纪念地
其实从地理环境来看,
乌蒙山
山高谷深,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气候也很是恶劣。
但红二、红六军团愣在这样的环境中,
辗转回旋作战,
敌人
追着红军大部队在乌蒙山转了近一个月,不光没有削弱红军,反而
追丢了贺龙和红军部队。
等其反应过来时,红军已经转出乌蒙山,将暴躁的敌人远远甩在背后。
乌蒙山作战结束后,贺龙带着大部队到正当县、亦资孔地进行休整,同时在这里展开宣传和根据地开辟活动。
红军在乌蒙山
不过没多久,朱德和张国焘以红军总部的名义,
两次来电报要求贺龙与红二、红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尽快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于是在4月25日,贺龙率领两个军团在石鼓,自制出大量竹筏、木排等,先后开辟出五个渡河点,耗费2天多时间顺利渡过金沙江。
这里要强调的是,
为了确保渡江顺利,贺龙命部队摆出攻打昆明的样子,
误导滇军加大在昆明地区的守卫。
等滇军意识到红军其实是要渡江时,他们已经错失机会,
只能暴躁接受贺龙大部队已渡过金沙江的事实。
红军巧渡金沙江
1936年11月,
贺龙来到
陕北保定,
他在这里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非常高兴地与贺龙探讨起红军长征经历,他对贺龙在乌蒙山的行动赞不绝口:
“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是付出了大代价的……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毛主席与贺龙
毛主席与陈毅
如果说
毛主席与贺龙是军事谋略和决策裁定上的莫逆之交,
那么
他与陈毅应当是革命和文学两方面的战友。
陈毅与毛主席
在
1928年4月时,相识于井冈山,
他们
在诗词文学领域有很多共同话题。
陈毅原本在父亲和几位老师的影响下,在文学方面有所作为,但是时代推动着陈毅来到井冈山,并且在这里,与同样爱好文学诗词的毛主席成为诗友。他们在山间讨论军情时,总会默契地随口作诗。
毛主席正在写东西
陈毅作为
毛主席《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等作品的最早读者之一,
他非常珍惜和毛主席在思想上的交流。
征战期间,
陈毅
也曾创作了
大量的诗歌作品,
比如《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而这些名篇也
深受毛主席的喜爱,
如同毛主席可以张口背出“断头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一样,陈毅也能脱口而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陈毅元帅旧照
在
革命时期,陈毅和毛主席的会面其实并不多,
但
每次会面陈毅和毛主席一定要切磋诗词,
比如1948年1月的时候,陈毅曾到陕北米脂县杨家沟述职,毛主席听说后亲自前去迎接陈毅。
当二人说起
孟良崮战役和莱芜战役
时,毛主席还特地问陈毅有没有为胜利写诗,而陈毅则赶紧分享了自己所写的
《莱芜大捷》:
“淄博莱芜战血红,我军又猎泰山东。百千万众擒群虎,七十二崮志伟功。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陈毅元帅与毛主席
毛主席听过后连连赞叹:
“好诗!好诗!”
不仅如此,与毛主席总是写诗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样,陈毅也总是借助毛主席创作的诗词,添加自己的理解来教育子女。
1960年冬天,陈毅
甚至还
特地创作了一首
《长江》,
抒发自己对领袖的衷心敬仰:
“有人雄今古,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余,宇宙莽苍苍。”
陈毅元帅旧照
贺龙与陈毅对毛主席的评价
能够让贺龙和陈毅心悦诚服,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和过人才能可见一斑,在论及为什么他们会坚定地跟随毛主席时,贺龙表示:
“毛主席是让人民团结的领导人,他能够带领大家走向光明,不管在任何时期,我都支持毛主席。”
贺龙元帅
不得不说
贺龙
元帅的这个评价十分
直接,
他
充分肯定了毛主席的领导。
而对比贺龙的直接,
陈毅
的评论显得
犀利: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十分的深厚。你们不相信他是因为你们还没有达到毛泽东的高度。”
当时毛主席失去了对中央的领导权,面对那些反对毛主席的人,
陈毅直截了当地如是断言。
陈毅站在周总理身侧,大家一起探讨发展问题
而后来发生的种种,也确实证明了
陈毅观点的正确性,
正是因为
毛主席的思想格局无比宏大,
包括贺龙、陈毅在内的开国元帅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主席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