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每个人应该都知道,但很多人或许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木兰在军中12年都没被发现是女扮男装,这难度是不是太大了?
但在我军的历史上,真就有人做到过,她女扮男装参军入伍,在部队5年不仅没有暴露自己的性别,还屡建奇功,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她就是郭俊卿。
1.军中“花木兰”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7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几年后父亲便去世了。
于是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
1945年8月,八路军来了,为了给父亲报仇,年仅14岁的郭俊卿把头发剪短,乔装成男孩并化名郭富要求参军。虽然她虚报了2岁年龄,组织上仍考虑她年纪不够、个子又太小,未批准她的请求。
但她并没有放弃,部队出发后她悄悄跟随在大队人马的后面,一直跟随了100多公里。部队首长得知后深为感动,破格批准她参军,安排在通讯班当通讯员。
郭俊卿参军后积极参加军事训练,投弹、射击、跳木马等军事科目测验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并被评为训练标兵。
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内,将一则命令送到30公里以外的部队,当时天黑路险,但她骑着快马不停赶路,提前完成了任务,但在回来的途中马却累死了,于是她背着马鞍,走了10多公里才回到驻地。
正是因为一直表现很突出,1947年6月,郭俊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她又担任了战斗班的班长。
很快平泉战斗打响了,郭俊卿所在班作为突击班,担负着冲锋的任务。但班里大多是新兵,而且武器装备很差,只有十来支步枪和几十枚手榴弹,战斗前两天郭俊卿还发了高烧,但战斗打响后,她却忍着病痛,扛着红旗冲在了最前面。
这时,在她身旁的副班长中弹牺牲了,她高喊:“为副班长报仇!”带领全班冲上了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他们又和敌人进行了白刃战,终于打退了敌军,取得了胜利。
战后,团里给她立了大功,并给他们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的锦旗。
正是靠着这种机智和勇敢,郭俊卿先后立下了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2.瞒不住的女儿身
为了不暴露自己是女儿身的秘密,5年的部队生活中,郭俊卿经常和男同志一起游泳、赛跑,她还学会了抽烟,动作和个性都已经男性化。但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儿上厕所、洗澡。
时间久了,班里的战友们渐渐发现他们的班长有点特别:“你们注意了没有,班长从来不跟咱们一起上厕所!”“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时老躲躲闪闪的。”
有一次,战友小李想解开这个谜题,他偷偷地从后面抱住了郭俊卿,并在她身上乱摸,吓得她连忙拔出了刺刀,还大哭了起来,后面战友们也都不敢再胡闹了。
在战斗间隙,郭俊卿也喜欢带着连队的文艺小分队,去给驻地的老百姓演出,当她头戴假发、身穿旗袍、一边唱歌一边扭腰时,村里的大婶在大笑的同时也会偷偷议论:“这小郭演得真像个女人!”
但在多年的艰苦战斗和跋山涉水中,郭俊卿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不得不于1950年4月住进了部队医院。女军医见他没有喉结,而且形体有点像女性,便把自己的疑惑报告给了上级。
当上级领导来看望她时,郭俊卿知道自己再也瞒不住了,于是哭着向领导坦白了自己女扮男装参军的事情。
“郭富原来是个女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军里,军长贺晋年得知这个消息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军的骄傲!”
1950年9月,郭俊卿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荣获模范奖章、勇敢奖章和毛泽东奖章各1枚,他还受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9年,郭俊卿的事迹又被改编成了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好评。
3.情窦初开却无果
接见结束后,郭俊卿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代表团的成员还有第四野战军的战斗英雄赵兴元,他比郭俊卿大5岁,在出访的过程中他一直对郭俊卿照顾有加,郭俊卿于是渐渐对他心生爱慕。
赵兴元在入朝作战前,郭俊卿终于鼓起勇气去找他表白,她说:“人家都说咱俩要结婚了,你知道吗?”
赵兴元却说:“咱俩都太突出了,不合适!”
郭俊卿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她拿起了赵兴元放在茶几上的瑞士手表,说:“咱俩互换一下手表,留个纪念吧!”
赵兴元当然懂得这个“纪念”的含义,他不是舍不得这块瑞士表,他担心郭俊卿拿了这块表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他说:“小郭,我要到朝鲜去了,我是指挥员,我要掌握时间,我这块表已经戴习惯了,你还是把表还给我吧?”
但郭俊卿不给,赵兴元坚持要。郭俊卿生气了,把表往地上一摔。瑞士表摔坏了,郭俊卿哭了,两个人的感情也画上了句号。
之后,因为身体原因,郭俊卿做手术切除了子宫。
但其实还是有人深深地爱着郭俊卿的,那就是她的老排长,老排长向她表白了,但郭俊卿却拒绝了,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生育,又有什么理由去拖累人家呢?
老排长却说:“小郭,不能生育不要紧。多少好战友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连五星红旗也没有看上一眼。我是爱你的人,没有孩子可以去领养一个。”
但郭俊卿依然没有接受,后面她终生未婚。
4.晚年生活
1956年,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
郭俊卿虽然一生未婚未育,但她领养了两个女儿,一个是她的亲侄女,一个是从福利院收养的,这两个女儿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也给她带来了很多欢笑。
郭俊卿到地方工作后,日子过得很清贫,她所有的财产只有两间旧房,一个破皮箱。她的一个女儿到了17岁,还上不了户口,有人提出可以招工,女儿也闹着要去,但她坚决不让,说:“我有90多元工资,够我们家生活了,人家有困难,先照顾别人,我从来没有找人开过后门!”
1981年,郭俊卿正式离休,选择到了江苏常州定居。1983年9月,她因患脑溢血,不幸病逝于南京,终年52岁,她去世时的遗产只有一个旧皮箱、一床旧被子、一条毛毯和80元现金。
2009年9月10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郭俊卿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上一篇:原创 夏朝:华夏文明黎明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