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最先主持西北军政工作的是彭德怀元帅,然后是习仲勋。在彭德怀主持西北工作期间,西北工作组在西安设立,这就是中共中央西北局。
西北局是中央领导西北地区工作的派出机构,它与东北、华北、西南、中南、华东五局并列,是建国初六大行政领导机构之一,权利非常大。1949年6月,中央西北局进行改组,彭德怀任第一任西北局第一书记兼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成为了西北地区的一把手。
西北局改组时,最初有9位成员,他们都是谁呢?
先说排第一位的,也是最核心的一位,他就是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元帅是西北领导班子的创始人,在西北局成立之初,他就是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西野的核心领导。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西北局第一书记遂由习仲勋继任。
第二位是贺龙元帅,原晋绥野战军司令员兼晋绥军区司令,湖南桑植人。贺龙元帅是关中解放的功臣,西安解放后,他以晋绥军区司令的身份出任西北局第二书记,位居彭德怀之后。
贺元帅虽是西安解放的功臣,但他在西安工作的时间却很短。1949年12月,贺龙率华北野战军第18兵团由陕入川,次年,其解放成都,便成为了西南局的领导者。
贺龙之后,西北局第三书记由习仲勋出任。习仲勋在解放战争期间长期与彭老总搭档,彭老总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时,他是副政委,后来一野组建,其又出任第一野战军的政委,是彭老总在军事方面的得力助手。
西安解放后,习仲勋先是担任西北局第三书记,后彭德怀调任中央,他继任为第一书记。
除了贺龙和习仲勋,西北局改组后,中央还任命马明方、马文瑞两位同志为西北局副书记。
马明方是陕西米脂人,西北局改组后,他出任陕西省省委书记和西北局常委等职,成为了新中国陕西省的首任省委书记。
马文瑞出任西北局副书记的时间稍晚,西北局改组后,他先是出任西北局组织部部长兼党校校长,接着才当选为副书记。
马文瑞之后,第六位西北局常委是张稼夫。张稼夫是山西文水县人,他毕业于山西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和商业学校,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社科院研究所党委书记和西北局宣传部长等职。
张稼夫在西北有着崇高的威望,早在国民革命阶段,他就是陕军上校政治教官,当时,国民二军的总司令胡景翼十分器重张稼夫,在张稼夫刚刚毕业,胡景翼就邀请其到国民军任职,并专门负责国民二军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张稼夫的努力下,陕军战斗力迅速提高,甚至一度成为了继直、奉、冯之后,第四强的军队。
张稼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才入党的,之后,其辗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5月,西安获得解放,张稼夫受邀出任西北局宣传部部长,不久,党的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其出任新组建的政协委员。
1991年5月29日,张稼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张稼夫之后,第七位是贾拓夫。贾拓夫是西安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西安解放后,他全面主持西安市的财经贸易工作,为西安市经济的恢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贾拓夫有“陕北才子”的美誉,西北局成立后,他连任西安市市长、西北局常委和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新中国早期经济战线上的杰出领导人。
第八位是汪锋,前西北局统战部部长。汪锋是陕甘宁根据地的老一辈领导者,在革命年间,他历任中共陕西省统战部部长、陕西省委书记和陕南区委书记等要职,为关中、陕南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汪峰同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度担任西北局书记处书记,甘肃发生饥荒时,他受命拨款拨粮,受到了甘肃人民的广泛赞誉。
汪锋之后,最后一位西北局常委是赵伯平。赵伯平是陕西蓝田人,他1927年参加革命,历任中共陕西特委书记、中共蓝田县县委书记和陕西省民运部部长等职。赵伯平是陕甘红军早期的组织者,在1933年,他曾被捕入狱,直到1936年才被放了出来。
赵伯平在革命年间一直都在西北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中共陕甘宁边区的政府委员,后来,西北局成立,其又出任陕西省工委书记和陕西省省长,像关中、陕北地区的土改、财贸和剿匪等工作,就是由其领导并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赵伯平出任西安市市委书记和全国人大副秘书长等职,位居正部级。1993年5月7日,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综上所述,西北局早期的9位成员,有5人都是原陕北红军出身,而且,马明方、马文瑞、汪锋等3人还担任过陕西省的省委书记。他们都是革命英雄,也将永为民众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