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录:(文/陆天然)
在历史的长河中,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洞察力与深邃的思考,发现并重视“弱势力”,进而成就了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这段历史智慧,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出生于农村,求学路上目睹了穷人生活的艰辛、劳苦大众受“三座大山”压迫的悲惨境遇。他在传统文化经典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中不断探索,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教训里深刻反思,最终发现了“弱势力”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力量。他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动“弱势力”,才是革命成功的基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深刻分析,明确了弱势力的核心构成。工业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亲密朋友,他们虽然在物质与资源上匮乏,却蕴含着无穷的革命潜力。毛泽东凭借着对群众力量的深刻洞察,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革命生涯。
正是基于对弱势力的重视与发动,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带领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做主人,从而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为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红军提供物资支持,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阶层力量团结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洪流。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广大民众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坚固长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弱势力的团结与奋战,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解放战争同样离不开弱势力的支持。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为解放军送粮送物、抬担架、救伤员,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坚强后盾。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才能以弱胜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秉持着重视“弱势力”的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役中,党和政府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从产业扶贫到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发力,帮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发展再次成为关键。农村作为曾经弱势力的集中地,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水平,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弱势力”转化而来的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对“弱势力”的关注与扶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防止社会阶层固化,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发展的机会。
在科技创新领域,要鼓励广大基层科研人员、青年创业者等群体发挥创新活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这些看似弱小的创新力量,有可能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在社会治理方面,要充分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
毛泽东发现的“弱势力”智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一智慧,重视每一个人的力量,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让全体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陆天然,法学硕士,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现任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中国自贸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全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首席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简称:权工委)高级顾问。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和国务院研究室(言实)互联网时代方法论课题组组长,著有《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