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心脏五角大楼,全球最大办公楼究竟有多大,为何如此重要?
2001年9月11日,美国航空77号航班从哥伦比亚起飞。
不到一个小时,该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上午9点37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以530英里的速度俯冲,并坠毁在五角大楼。
这一栋外形似五角形的建筑一瞬间成为了全世界的讨论对象。而这栋建筑的另一重身份是美国国防部,是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的所在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办公楼。
一、五角大楼的历史
时间回到60多年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欧洲,以希特勒为首的军团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美国不得不进入战时状态。
由于二战形势极其严峻,美国陆军部人员极速扩张。时任陆军部长的亨利·L·史汀生对当时陆军部各个单位都分别在不同的临时建筑内办公十分不满。
于是,他向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陆军部需要一个统一的办公地,将分散的工作人员统一管理,以便于应对战争。
1941年,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关于解决美国国防部办公用地的方案被摆上了讨论桌。
会后,陆军部工程部长布里恩·伯克·萨默维尔接到了一个特别紧急任务:在4天之内设计出一个具有防火和全空调功能的、可容纳4万人办公,建筑不超过4层,使用少量钢材的国防部新指挥中心。
临危受命,布里恩·伯克·萨默维尔还真在4天内拿出了设计方案,他主张将陆军部由首都华盛顿迁往阿灵顿镇。最终,总统罗斯福敲定设计方案,在阿灵顿的胡佛机场建造一座五边形建筑。
二、五角大楼的建筑规模
敲定好地点,紧接着美国国会划出第一笔建楼基金,五角大楼的建造正式开始。
萨默维尔找来了曾建造华盛顿国际机场、杰弗逊纪念堂等著名建筑工程的几名承包商负责建造五角大楼。
联系好建造商,陆军部又开始部署拆迁计划,将建筑用地附近的土地一并购买,并将附近的工厂、民居等全部清出,为五角大楼的建设腾出地方。
1941年9月11日早上,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南部波多马克河畔的阿灵顿区,五角大楼工地正式开始施工。
工程队正式进驻,机器轰鸣。由于在方案提出之初,就被要求减少使用钢材,所以在动工之时,就从波托马克河挖来了680000吨砂石,将其压制成钢筋混凝土,用作建筑的主体材料。
因为五角大楼最终是建在波托马克河漫滩之上,这里原是大片沼泽,导致五角大楼的地基很难打好,给建筑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工程师不得不建立挡土墙,使用现场浇筑的方法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1943年1月,经过16个月密锣紧鼓的施工。占地29英亩,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4.4万平方米,高5层22米,造价8700万美元,可供4万人同时办公的美国新陆军部办公楼——五角大楼正式竣工。
后来,曾有人统计过,有70多吨砂石,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了4万多根水泥柱被用在了五角大楼的建设施工上。
1943年5月,美国陆军部进入五角大楼开始办公。至此,陆军部分散办公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三、五角大楼的重要性
五角大楼建成不久,美国陆军部就开始陆续进驻办公。除了办公区域,五角大楼内还配备了银行、书店、邮局等基础设施,大楼南北侧的还各有一个可同时停放1万辆车的大型停车场,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
1947年,杜鲁门决定设立美国国防部。杜鲁门经过多番思量之后,决定直接将其安在五角大楼。因为五角大楼面积大,且建筑质量过关,机密性强。
从此,五角大楼成为了美国最高军事指挥部的中心,源源不断的关于国防和战争的信息由此发出。比如,后来震惊世界的阿富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最初的宣战指令都是由五角大楼发出的。
美国国防部助理副部长鲍威尔接受采访就曾说过,五角大楼内有着最好的国防技术,并且还有着完整且可靠的自身供应链。
换句话说,五角大楼是美国对世界的一把利刃。
由于五角大楼功能的特殊性,它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中心。上世纪60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五角大楼就成了美国人民和和平使者示威游行的中心。
自此后的多次战争,如伊拉克战争等,五角大楼都成为了反战浪潮的中心。除了是反战中心,五角大楼还是恐怖分子的目标。
2001年,造成60年的五角大楼遭受到恐怖分子挟持的飞机撞击,无数人员在此次事件中丧生。“911事件”之后,美国花费45亿美元对整栋大厦进行了整修,建立了撞击纪念馆,并加强了安防措施。
每年,都会有无数人来此悼念“911事件”遇难者,美国官方也会在这里一遍又一遍表明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今天,游客可通过官方网址预约进入五角大楼内部参观,当然游客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部分区域,传说中铺着金色地毯的“金厅”,为纪念独立战争而建的“英雄厅”游人则很难进去了。
四、总结
时至今日,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依旧有数万人在此办公,不断地收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随时对外发布着美国最新的国防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