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织就运河人家的烟火图景
迪丽瓦拉
2025-08-29 04:32:42
0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里运河最美的春光里,电视剧《北上》的故事徐徐展开,引来观众热情追看和讨论,掀起人们关注运河历史、运河文化、运河人家的现象级热潮。

《北上》得到人们的喜爱,是传统运河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实现创新表达的一次成功实践,引领人们在民族命运的回望与展望中,找到时代坐标与使命所在,让我们看到文明传承如何在日常的选择与坚持里自然发生,时而悄然,时而热烈。

当代视角:描绘古老运河的活泼生气

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原著小说上百年的叙事跨度不同,电视剧《北上》主要聚焦三代人二十年左右的主线故事,以活泼泼、热腾腾的当下视角去展现运河与人的关系,展现河运与命运的羁绊痴缠、水乳交融。这无疑为改编增加了不小的风险和难度,但唯其艰险方显勇毅,电视剧《北上》成为小说《北上》的当代篇章,它们接力完成了一部跨越百年的“北上”故事。剧集传承了原著以小人物命运波动的微光去折射大时代海桑陵谷的人文底蕴,又以浓墨重彩更加真切地呈现出今天运河儿女对运河历史的珍视,对运河文化的追随,对运河精神的坚守。剧中对一艘百年沉船的考古发掘,不仅挖掘出花街小院五户人家跨越百年不同寻常的因缘际会,更是发掘了当代中国人历史自豪与文化自信的根脉所系、源流所在。

电视剧《北上》饶有趣味地探讨运河文化的当代性,让观众看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它不只在那些修旧如旧的建筑里,更在那檐下热腾腾的饭香里;不只在河畔深巷的青石板路上,更在那一串串或持重或急切的脚印里;不只在博物馆的旧物故纸里,更在后人们仍然坚忍、仍然创造的生活里。

写实主义:道尽寻常人家的烟火悲欢

电视剧《北上》从改编创作到实现播出,历时近7年。剧本创作前期,剧组走遍了大运河江苏段,走进运河人家,走访船工、学者,记取他们的人生故事与运河发现,以超高的还原度向观众展现出一条可以沉浸式体验的花街,那些来自父辈的欢欣与烦恼,那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美好日子,那些历练打拼后的心有不甘与命运和解,如同翻看自家相册的老照片,或久远或迫近,但都透着真切,所以很多观众说,“《北上》是懂我的”。

《北上》是一部悲喜剧,总有引人发笑的桥段,也有招人心疼的痛点和触景生情的感动。产生如此共鸣,是因为该剧的创作与现实是直通的,拥有一个1797公里的共鸣腔。剧中那些故事不是作者编出来的,是从运河边搬过来的,观众从运河水运式微和现代物流兴起,老一辈运河边小酒小菜慢生活和新生代大城市职场打拼加速度中直观看到的,不再是隔着屏幕的剧中人,而是被视听光影照见的我们,那些困顿,那些纠结,那些伤感,那些恣意的笑,那些隐忍的哭,那些一筹莫展的时刻,那些挺膺而出的瞬间,都是昨日的我们和今日的我们。直通现实的创作决定了《北上》与观众的共情是天然深沉和注定长久的,值得作为运河民间史的当代一篇被记录和珍藏。

苏绣针法:于日常喧嚣里展现人文美

《北上》的创作组建了一支全面优秀的团队,并且在拍摄期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推动创作精益求精。全剧38集,叙事紧凑利索,盛下了海量的精彩瞬间,如同“苏绣”的飞针走线。“苏绣”有一门绝技是“乱针绣”,细密的杂乱走线于宏阔处就见到了精美绝伦,没有一针一线冗余无用,如同《北上》的叙事,在看似日常杂芜的铺陈中一针针地直刺人心,给出诸多深刻难忘的动人瞬间,也终于织就了一幅运河人家的烟火图景。伙伴们离校前在课桌上刻下稚嫩的誓言,满怀期冀地去对话那个未来的自己;马奶奶重病,花街小院邻居纷纷伸出援手,李燕毫不犹豫地砸开家中的存钱罐将积蓄一股脑倒出;马思艺在搬离小院时从树下带走一包土,那是当年奶奶住进小院时从故乡带来的土。这些微小细节像一股股小小的电流,触动人心,不断堆叠,形成了观众对《北上》故事、人物深切的认同与感动。

苏绣的另一门绝技是“双面绣”,对绣工有一针不乱的严格要求。《北上》也是以这样的技法,精准地刻画出日常生活的两面性,正是在懵懂无知时,酝酿着长大的模样和人生的牵绊;正是在一筹莫展处,积聚着生活的柔韧与坚强。这其中蕴含的正是一辈辈中国人朴素而辩证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成为角色:安住在人物命运的纵深处

《北上》是一部群像戏。六户人家,几十口人,既自成单元,又相互交错。从人物设定到选角、定妆、表演,《北上》的成功容不得一个角色的失败,而全员在线、全员加分的表演成为《北上》收获成功的最好证明,它让我们相信,尊重角色,就是尊重人民。

作为一部平民大戏,《北上》要接地气,首先是人物得接地气。剧中不乏广受关注的明星演员,以往光鲜亮丽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在《北上》的故事里,他们无不褪去了明星光环,甚至褪去了过往熟稔的表演痕迹,安住在人物命运的深处,喜怒哀乐、行住坐卧无不是可信、可感、可亲的那个人。

更为可贵的是,剧中为说得上名字的每一个角色都设计了合理的人物弧光,剧中人物不是叙事工具,他们都有各自能够自洽的思想逻辑、行事风格、人生使命和责任担当,他们有骄傲,有反思,有蜕变,有成长,让我们相信,在运河边的花街上确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那么平实,那么真切,像是一支远房亲戚或是一群家乡故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梦想,与流淌着中华文明2500多年的大运河彼此交织,熠熠生辉。(谭松枝)

来源 新华日报

校对 盛媛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德:他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 广德贡生沈德基 作者:徐厚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实行“新政”,罢废科举...
《三幻2》首测开启,灵犀互娱如... 2025年,灵犀互娱开年第一款作品《三幻2枭之歌》于上周开启「枭鸣测试」,这款作品不仅是对前作《三国...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货币作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媒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四...
杏林三父李言闻:明代医药世家的... 杏林三父通常是指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李言闻著有《人参传》、《蕲艾传》,《蕲艾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单味...
原创 清... 身高是一个人们给外界的最直观印象之一,在从古时“七尺男儿”等说法就能够看出人们对身高的重视。和矮小一...
原创 幽... 幽云十六州永远是宋朝人心痛的地方,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它是何时失去的呢,它到底在哪里,我们一步...
原创 看...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否则一步落后,可能就要步步落后了,刘邦和嬴政虽然是同龄人,但他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开...
原创 李... 李善长临死大喊:我有免死金牌!朱元璋:这9个字你重新读一遍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叫做免死金牌的东...
原创 古... 自秦至清,漫长的历史时间线里,县都是一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存在。县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王朝的最小行...
原创 古... 正一品和从一品都是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品级中的两个官品名称,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把从一品的从字读错,认为从一...
当代“大禹”王昭选:以三大发现... 水利困境:时代之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资...
原创 蒋... 继续探访鲁山肉石系列,本期聊聊鲁山肉形石原产地博物馆。听听馆长蒋沛源的讲述。 蒋沛源介绍,鲁山肉形石...
原创 康... 1661年,顺治皇帝突然驾崩,清朝朝堂时局动荡,一些势力虎视眈眈。年仅八岁的康熙临危受命,登上皇位,...
原创 盘... 三国时期,最为人才辈出的家族非曹氏家族莫属,这些曹氏人杰,为曹魏的江山?的开拓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原创 李... 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作为千古一帝,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这个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临终遗言,对...
原创 他...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之一。1938至1944年间,他曾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现场|“吴国的北方朋友”苏博开... 澎湃新闻获悉,3月21日,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系列第三展“吴国的北方朋友”特展在苏博本馆对外展出。...
原创 根... 引言 根据《史记》与《汉书》记载,分析孔子与商瞿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今人应该注意到,经过东汉以降一...
原创 家... 在浙江省嘉兴市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中,许先生珍藏着一份来自家族深处的珍贵记忆——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开...
原创 三... 商人追逐利益,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面前,如果站不住脚的话,那么再成功的商人也必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