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军降将:前半生拼命反清,后半生拼命救清,最后死在抗日上
迪丽瓦拉
2025-08-29 05:32:51
0

在近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拼命反抗清朝,可是后半生又拼命拯救清朝,最后却死在了抗日上。

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知道是谁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清朝时期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1836年11月18日,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石头镇的一户贫苦家庭,后来随父亲迁居到巢县定居。

由于家庭贫困,丁汝昌小时候只读了三年私塾,之后就外出务工补贴家用,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

14岁时,父母为了让丁汝昌学个将来能安身立命的手艺,于是央人将他送到了一位同族伯父家的豆腐店当学徒。

1851,庐江一带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因为朝廷救灾不力,丁汝昌的父母也在这场饥荒中先后去世。

因此,当3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到庐江时,亲眼目睹了朝廷腐败的丁汝昌毅然加入了太平军的队伍。

在太平军期间,丁汝昌作战勇敢,深受战友们的爱戴,几年时间过去后,他已经成为了太平军中的一员骁将。

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天国高层争权夺利,百姓生活困苦,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而且,在长期与清军交战的过程中,丁汝昌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放眼望去满目疮痍。

丁汝昌开始审视自身,当初加入太平军的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他加入太平军的目的,原本是想反抗清朝,创造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

可如今看来,几年时间过去了,百姓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因为连年战乱而变得更加困苦了。

因此,当曾国荃率军围困安庆时,丁汝昌带领300名手下趁夜翻墙,向正在集贤关训导湘军的曾贞干投降。

然而,曾国荃并不信任丁汝昌这样的太平军降将,每战必以他们为先锋。直到丁汝昌等人带头拿下太平军在安庆北门外的3座大营时,曾国荃才开始信任他们,还给他们每个人都升了官。

不久后,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名组建淮军,湘军中像丁汝昌这样的安徽人都被调拨到李鸿章的淮军麾下,乘坐轮船由安庆前往上海参加对太平军的攻势。

丁汝昌到达上海后,率领营中的弟兄配合刘铭传攻打太平军占据的四江口,因作战勇敢受到了刘铭传的赏识,请求李鸿章将丁汝昌调到麾下铭字营,升任参将。

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曾国藩挥师北上,继续镇压山东一带的捻军。

此时丁汝昌已经是副将了,他统帅3营马队担任先锋,在与捻军交战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捻军被剿灭后,丁汝昌也因功被提升为总兵,加提督衔,还被朝廷赐予协勇巴图鲁勇号。

在太平军与捻军先后被剿灭后,清朝内部获得了暂时的安定,朝廷也开始裁军节饷。

刘铭传得到朝廷授意后,打算撤销丁汝昌麾下的三营马队,由此引得两人反目成仇,丁汝昌也因此被罢官。

此后丁汝昌在家赋闲了数年时间,后来决定前去投靠淮军的创始人李鸿章,并且得到了李鸿章的欣赏。

当时左宗棠收复新疆正值关键时刻,得知丁汝昌复出后,极力想要丁汝昌前去新疆协助他。但是由于李鸿章素来与左宗棠不睦,所以李鸿章拒绝了左宗棠,以丁汝昌伤病未愈为由将他留在了身边。

之后李鸿章要组建北洋水师,于是就派丁汝昌前往英国学习,并且监督“超勇”、“扬威”等舰的接收工作。

1882年,朝鲜王朝爆发壬午兵变,丁汝昌率领舰队前往镇压,成功擒获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挫败了日本人想要通过武力干涉朝鲜王朝的计划。

虽然丁汝昌一直呕心沥血建设北洋水师,可由于他是被李鸿章提拔上来的,而北洋水师又是李鸿章一手打造的,所以丁汝昌统帅的这支北洋水师,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李鸿章的私军。

甲午战争爆发后,寄托着大清朝所有希望的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遭遇了巨大失败。

此次海战中,虽然北洋水师舰艇装备较日军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丁汝昌没能作出有效指挥也是另一个导致北洋水师战败的重要原因。

综合来看,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严重失利,丁汝昌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而且,丁汝昌治军不严,导致北洋水师军纪败坏。在极为关键的威海卫之战中,竟然有不少军官带头投降,甚至公开逼迫丁汝昌一块投降。

尽管丁汝昌为了抵抗日军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可由于迟迟等不到援军,他的内心也开始绝望起来。1895年2月12日,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殉国。

临死前,他命令

牛昶昞将

水师提督大印毁去一角,但是

牛昶昞却并没有照做。他在丁汝昌殉国后,冒用丁汝昌的名义起草了投降诏书,与日军签订了《威海降约》。

丁汝昌自杀殉国确实令人惋惜,死后也没能得到朝廷的谅解,反而被认为是北洋水师覆灭的罪魁祸首。丁汝昌之功过确实很难评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

不过,从丁汝昌吞鸦片自尽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连清军中的高级将领都吸食鸦片,鸦片之泛滥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九十一):君子不忧不惧。 北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段祺瑞再次坐上北洋的头...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列车在祖国大西南的群山峻岭间飞驰,这里有壮美的山川,有厚重的历史,有绚丽的文化,有欣欣向荣的发展。 ...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在这个朝代曾涌现出无数家喻户晓的诗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这位诗...
原创 施... 林冲被高俅陷害后,发配到沧州,途径野猪林的时候,押送林冲的董超和薛霸,要打死林冲。关键时候,鲁智深及...
原创 杨... 历史上有两个人的经历其实很相似: 两人都是年少之时替父征伐沙场,最终为混一寰宇、定鼎江山,立下了汗马...
原创 勤... 如果要说古代皇帝中最勤勉的皇帝,小编相信清朝的雍正皇帝绝对名列最前面。雍正帝的勤勉可不是史籍中的文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当数司马懿,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这五个人,只有司马...
《似锦》大结局:甄珩拒婚原因曝... 《似锦》大结局了,每个人都迎来了自己的美好结局。郁锦登基,姜似被册封皇后,姜湛和楚楚姑娘终于表明心意...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政权的好坏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的,像汉朝,唐朝等朝代,文治武功鼎盛自然受到好评;像...
“孙宋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传承?...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一场“孙宋精神”进社区数字体验周活动,于3月18日至3月21日在石门...
原创 在... 熟悉清朝历史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清朝有十二位皇帝,这皇帝的名号,小编也就不再一一叙述了,很多人都不...
原创 长...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了野王, 完全截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
原创 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这句诗,把古代底层老百...
文献捐赠燃文化薪火,赤子深情铸... “感谢您引来的这些资料,为我们的史料提供了更多维度的佐证。”今年1月,资阳市安岳县图书馆迎来了一批“...
游永吉县博物馆 穿越时空 与历... 永吉县与吉林市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行政联系。清代雍正四年,清政府在永吉地区设立永吉州,这是吉林地区最早...
原创 台... 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夜,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福临)去世。虽然对于顺治的真正死因或去向存疑,...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龁攻打韩国的上党,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面对秦军大军压境,上党没有投降秦国...
四川博物院专家:古代长江祭祀传... 成都3月22日电(单鹏)四川博物院的东北角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一尊高近3米的青铜神像。神像身着中国传...
原创 他... 在中国桥梁史上,南京长江大桥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
海安:烽火中结缘的红色基因 因一个名字结缘、因同一种担当奋进。在历史的漫漫征途中,海安市李堡镇与一支连队因共同的名字,结下了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