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祖制里面,后世皇帝是不能废除前朝皇后封号的,这与“孝道”不符。
康熙皇帝自亲政以来就以“仁孝”治理天下并以身作则,对待嫡母孝惠章皇后和祖墓太皇太后孝庄,至诚至孝,一刻不敢懈怠。
面对父皇顺治皇帝册封的皇后,孝庄太后断不会主动置康熙皇帝的“仁孝”之名于不顾而命其废黜董鄂妃的皇后封号。
董鄂妃在顺治皇帝的后宫中虽然获得皇帝专宠,但董鄂妃自进宫到崩逝,从来都没有恃宠而骄,更没有做出任何超越皇贵妃职权和身份的僭越之事来。
对待孝惠章皇后和孝庄太后,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小心侍奉。在顺治皇帝因为孝惠章皇后对待孝庄太后不够孝敬的时候,想将其皇位之位废黜,董鄂妃深明大义、贤惠淑德,即使出面劝阻了顺治皇帝的冲动决定。
由此可见,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厌恶和憎恨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深,孝庄太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董鄂妃还是认定和赞许的。
3、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厌恶其根本原因仅在于她的存在让自己的侄孙女孝惠章皇后失去圣宠,基本等于打入冷宫的境地。
但细细想来,孝惠章皇后之所以被顺治皇帝厌弃,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董鄂妃的存在,而是处于青春叛逆时期的顺治皇帝面对政治婚姻和母后强硬安排的叛逆抗拒。
再加上,孝惠章皇后确实有着种种不到之处,和董鄂妃比起来,不受皇帝恩宠,也属情有可原。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仇恨和厌恶其主要原因并在董鄂妃本身,而且废黜前朝皇后封号的做法,会将康熙皇帝的仁君形象大打折扣。
所以,孝庄太后断不会下达这个百害而无一利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