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它是如何管理几十万百姓的?
迪丽瓦拉
2025-08-29 07:34:09
0

自秦至清,漫长的历史时间线里,县都是一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存在。县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王朝的最小行政机构,很多朝代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皇帝对县令或县长会直接任命,但却不会像对郡守一样时不时就指导督促工作,等于说县官有绝对的执政自由,古代很多贵族家孩子要想于仕途走出一个有前景的发展,很多也会选择“下基层”,实实在在去当县官,给上面证明一下能力。

县级最具特点的地方在于,县令对于一个县的老百姓们来说,不亚于土皇帝一样的存在,若是运气好,赶上一位清廉、正直如包拯一样的县官,那整个县的政令发布、纠纷处理乃至人才选拔都会井井有条,相当于县令每日思量的事情,就跟微缩上百倍的皇帝所操心的事情一样,因此也被叫做“父母官”。

那么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呢?具体又如何管理几十万的百姓呢?首先几十万的百姓,纵观自秦至清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几乎没有人口如此兴旺的县,真要有,那肯定就安排成“直辖县”了,不可能放权给县官来管,万一天高皇帝远,县官屯田、招兵买马准备搞分裂呢?

如《武德令》记载,户万千以上为上县,户二千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就是中下县。所以人口满打满算也就几万人,稀薄的县甚至几千人口也是有的。

之所以跟当下的百万人口之县有如此悬殊的差距,主要在于粮食产量的不同。现代有了杂交水稻、科技化播种和收割技术以后,粮食产量相比古代有突破奇异点一般的提高。

古代种地就是靠天吃饭,所以人口上限有一个恒定的指数,一旦逼近或超过,就会爆发天灾、瘟疫及战争等事件,人口又会缩减至千万乃至百万,如东汉汉桓帝时期,总人口5678万是汉朝的人口峰值,到了三国时期就骤减至不足千万,周而复始几乎百余年就会发生一次。

但几万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管理的事情,毕竟古代一没有大数据、二没有实名制,乡与县之间哪怕就隔几十里地,县官也没有开天眼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想了解县官怎么管理百姓,就得从他都负责什么一一说起。

既然县城如一个微缩版的小国家,那钱从哪来、人才怎么培养和选拔、各部门的负责人如何监督跟考核、若地理位置偏边境,怎样训练兵甲自保乃至处理纠纷案件都是县官需要安排布置下去的。

先说一个县的经济,自然就是靠税收,县官就得安排收税的领官,领馆一个人精力有限处理不过来,又会配副职税官和办事员,五个人总是需要的。

人才的培养就要在县里办儒学,XX书院就是教导生员的学堂,得安排校长和副校长至少俩人,老师人数不等,教导主任一两人,当然到了老师和主任乃至伙夫这一等级,都由校长负责招募,县官只管验收生员的学习成果就可。

验收的过程,就是县编制纳新的大日子,县官一般会让师爷协同领官和校长一起办县试,成绩优越的生员就充进办事员的队伍里,成为管理官仓、户籍等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接着还得有兵头,招集起本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训练成民兵。

然后县官处理民事案件也是重要工作之一,以此为脉络延申就有捕头、捕快和衙役人数不等。捋到这里,一个县就能运行起来了,看似人员繁琐,盘根错节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县官只要再往下分散权力,就能尽量少地减少工作量,只需负责一些重大人命官司、每年开乡试选拔生员就差不多了。

这里关键的组成就是乡长和村长一级,一个村子总共没几户人家,村长一般都是德高望重,世代居住于此被推选出来的,所以他对于每个村谁家是刺头、谁家有困难都一清二楚,有些鸡毛碎皮的小纠纷,自己带着几个人就协调了,每年也会收好税交给乡长,然后再顺到管理税务的县领官,只要没有出太大的纰漏,一年就这么顺风顺水的度过了。

只要能一竿子戳到底,县官的工作就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他可能会根据雨水气候情况,适时增减一下赋税的额度,再安排捕头换班做好巡逻工作,整个县从财政到治安两个大点,也都稳稳当当。

所以《武林外传》中看似对娄知县的刻画,属于只闻消息、不见人的神秘存在,每天街头就只有捕头带着捕快晃悠,但其实县的运行就跟机器开转一样,只要不出故障,是可以做到数年都没什么突发事件的,除非遭遇天灾,县令才得赶紧救助灾民,毕竟很多朝代的理念都讲究“无为而治”,没啥问题宁愿不折腾。

那么总结一下,古代一个县大约需要多少官员,如果按照朝廷有编制的人员来算,最多不超过七八个,也就是县官一个,副县丞一到两个,主簿一个,捕头一个。

所以《武林外传》里老邢整天喊自己是“堂堂九品紫衣捕头”,确实没毛病,他就是官职里最末尾的一个,可芝麻虽小责任不轻,主簿跟捕头一个管理文职,一个管理治安,够用了。

副县丞的作用是顶班,一年到头县官总有去郡里开会的时候,万一出了人命官司,他就能第一时间处理。可如果把收税的、办学的、管理驿站等部门和村长及乡长都算上的话,那林林总总官员可就多了,没个几百人下不来,毕竟每个人都跟花心一样得有几个花瓣搭配着。

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管理一个县也就跟烹饪一道菜一样,既需要事无巨细得安排好步骤跟环节,也要定期检验“食材”的优劣,再把琐事交给小工去干,大厨负责主要掌灶,细心、耐心和用心一个都少不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琅... 导语:《琅琊榜》到了最后,莅阳长公主捧着谢玉的手书作为首告,由此拉开了当年梅岭惨案的翻案序幕,然而面...
原创 皇... 在古代中国,母壮而子幼,太后摄政专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最早的秦国宣太后,到最后的慈禧太后,都是如此。...
原创 史... 咱们都知道历史人物都是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今天要聊的这位叫做狄仁杰。狄仁杰这个名字听了相信你肯...
原创 史... 这真是一名奇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个做过两国正牌皇后,并且先后六次被立为皇后的奇女子。那么,这到底...
原创 1... 1970年,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也许是想到了自己走后的新中国,主席忧虑重重地叮嘱唐闻生:“等我死了...
原创 鬼... 春秋战国是我国第一个大乱世,同时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即使到现在仍然对后世有着很...
原创 蒙... 蒙古黄金家族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黄金家族是指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是指...
昭通古城的迟家大院重建后的样子 迟 家 大 院子= 位于昭通城挑水巷和广东会馆之间的迟家大院,从规模与形制上可与泰来街的李氏家祠媲...
原创 他...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个人,他两当中的一个人让溥仪宣布退位,另外一个人把溥仪请出了紫禁城。但是解放后...
元朝末年,虱母仙何野云留题,惠...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原创 1... 于 1964 年时,战功赫赫、威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因与妻子离婚一事轰动全国,甚至还被撤职、下放...
原创 1... 提起开国元帅彭德怀,世人无不为其晚年的遭遇而感到叹息、心酸。众所周知彭老总在万年失势一事,源自 19...
自信的湖南师大,应该写得下胡适...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引用胡适教育观点引发的舆论风波,将历史人物评价、学术自由边界、高校独立精神等重...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纪事,很多人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当中,其实,真实的三国纷争远比...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孕育...
原创 一... /文花开无田/图《重耳传》等电视剧照 一匹骏马能够做什么呢?在古代物资短缺的年代,它可以是战略物资,...
原创 一... 2013年3月,江苏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的一施工工地意外发现了一座墓地。考古人员闻讯而来,大家...
原创 宰...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已经即位将近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逃往终南山的寺庙...
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参访团到鹤壁参...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讯 3月15日至18日,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创会会长张益瑞一行80余人到鹤壁参访交流...
原创 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的衰亡。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