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与吉林市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行政联系。清代雍正四年,清政府在永吉地区设立永吉州,这是吉林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之一。
永吉州的设立为吉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吉林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支撑。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前身“吉林将军驻地”,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与永吉县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
3月15日,记者驱车26公里,来到位于吉林市的西南部永吉县境内的永吉县博物馆,身临其境领略永吉6000年的历史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英雄精神和文化底蕴。
踏入永吉县博物馆,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座成立于2008年的博物馆,虽年轻却承载着永吉6000年的厚重历史,421件(套)馆藏文物、161处不可移动文物,如同散落的历史碎片,等待着人们去拼凑出这片土地的辉煌过往。
远古桃花源 追寻先民的足迹
走进基本陈列厅,“关东第一州——永吉历史陈列”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瞬间将思绪拉回远古时代。展览以“远古桃花源”开篇,将人们带回数万年前的永吉大地。那时,这里还是大型动物的天堂、古人类的狩猎场,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奔腾不息的松花江水,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6000年以前,最早的定居者在这片沃土上开启了新石器时代,留下了珍贵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诉说着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两三千年前,濊貊(huì mò)人在这片吉地乐土上繁衍生息,留下了青铜器、三足陶器等。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无不彰显着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也为人们探寻中华文化的源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除了图文介绍,实景也让人眼前一亮,可以沉浸式感受那段历史。
千年吉祥地 感受民族融合的脉搏
告别远古,来到“千年吉祥地”展区,又是另一番感受。这里讲述了永吉在东北民族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夫余立国到海东盛国,从契丹大辽到满族大清,永吉大地见证了东北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这里少战事、少纷争,是东北历史上最为吉祥之地,也孕育了独特的打牲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漫步在展厅中,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感受着不同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聆听着他们共同谱写的民族团结的赞歌。
山河十万里 领略永吉的辉煌
“山河十万里”展区,展现了清代永吉的繁荣景象。作为东北的交通枢纽,永吉在康熙、乾隆东巡时留下了名迹,巍峨壮丽的宫殿、庄严肃穆的庙宇,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气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设立,专司向皇室贡奉东北特产,也促进了永吉经济的发展。琳琅满目的贡品、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富饶和繁荣。永吉州设置后,更是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领吉林一省之先,八旗劲旅的英雄谱,书写了永吉一个时代的辉煌,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沃土育英豪 缅怀革命先烈
场景再次转换在“沃土育英豪”展区,看到的是近代永吉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故事。从马骏传播革命思想到冯占海将军举起抗日大旗,再到抗联战士与日寇殊死搏斗,永吉大地涌现出一批批英雄儿女。他们的名字写进了历史,也写进了这片山河。看着展厅中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仿佛看到了先烈浴血奋战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气壮山河的呐喊。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
永吉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吉县博物馆面积约为1165平方米。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厅、主题展厅以及多功能宣教厅。其中主题展厅面积约150平方米,是一个融合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展示空间,同时也是艺术与科学的传播平台。其主要用于承办书画、摄影等各类临时性的主题展览,以此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成为文化记忆、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场所,而多功能宣教厅是博物馆面向公众教育的重要窗口。通过“博物馆+”模式、研学活动等一系列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及有规划的教育活动和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向社会广泛普及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走出永吉县博物馆,夕阳的余晖洒在博物馆的外墙上,仿佛为这座承载着历史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这次博物馆之旅,不仅让记者领略了永吉6000年的历史文化,更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英雄精神和文化底蕴。时光深处的回响,仿佛在耳边萦绕,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温馨提示
从吉林市去永吉县博物馆可以选择自驾或公共交通前往。
自驾
如从江城广场出发,过吉林大桥后,沿吉林大街一路向南,过江城大桥后左转,经松江南路、黑大线、吉桦路、中央大街到达永吉县博物馆,单程25公里左右。博物馆有停车场,方便停车。
公共交通
从吉林市到永吉县有905路城际公交车,吉林市区可在欧亚综合体附近的欧亚站乘车,途经19站,在乃子街、政务中心站下车后,步行约900米,到达博物馆。
如果乘坐公交比较远,也可以选择乘坐吉林市到永吉县的客车,在吉林市客运换乘中心乘车,到永吉县客运站后,换乘5路公交车。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桑南南
来源: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