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评韩信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韩信祠中的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指的就是萧何,“存亡两妇人”指的是漂母与吕后。此联评价韩信一生,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韩信起于微末,早年穷困潦倒无所依靠,曾差点饿死,有位老妇人不忍心看到他凄惨的模样,把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得以活命,这个老妇人就是漂母。后来韩信得到萧何赏识,投到刘邦麾下,这才平步青云开启传奇的一生,爵位最高时被封为齐王。
然而韩信死的确并不光彩,因谋反事情败露,韩信被萧何与吕后联手骗入宫中害死。万般无奈之下,于临死前喊出“三个字”,成为后世人们酒桌上的口头禅。
韩信才华出众,能屈能伸,一生极为传奇,微末时就能忍受胯下之辱,但早期却无人赏识。
秦末天下大乱,从陈胜吴广带领农民起义开始,军阀割据,征战不断。后来许多势力在征战中消亡,而一些势力则越来越强大,其中代表就是刘邦与项羽,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
在这种战乱年代,民生凋敝,韩信无所依靠又没有生计,所以穷苦潦倒,每天日子过地很苦,靠着上文提到的老妇人接济才不至于饿死。
这位老妇是个普通人,没有姓名流传下来,因为史书上记载她遇到韩信时正在河边洗衣服,所以后人称其为漂母。虽没有姓名留存,但能在皇皇史书中留下痕迹,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所谓“乱世出英雄”,韩信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很是郁闷,为了一展抱负,便去投靠了当时势力最大的项羽。然而项羽此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韩信在其麾下得不到重用,便改投项羽的死对头刘邦。
怎料韩信地位卑微,不但根本见不到刘盐?反之心暴露之前,这应该是韩信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了。早年的不顺意造就了他偏激的性格,其实结局早已注定,韩信死前大喊,也许就是看透了这一点。
萧何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在刘邦起义之初就开始辅佐刘邦,深受刘邦赏识。萧何很早就听过韩信的名声,初见之下就被韩信的才华所折服。
萧何听到韩信要离开,急忙备马去追韩信。当时夜色已深,萧何苦苦相劝,最终留下了韩信,也留下了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随后,萧何亲自向刘邦举荐,刘邦开始重用韩信,让其掌管兵马。韩信用兵如神,智计频出,自领兵以来从无败绩。著名的“暗度陈仓”就出自韩信的手笔,凭借这一战刘邦军团攻入了当时秦国都城咸阳,占领了富庶的关中地区,为后来夺取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韩信又先后领导了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战役,大败项羽主力,斩去了项羽的羽翼。
最后在刘邦的授权下,韩信作为统帅指挥了核下之战,彻底击败项羽,为刘邦夺取了天下,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才华出众,用兵如神,在楚汉之争中功绩不输于刘邦,同时也笼络了一批追随者,所谓“功高盖主”,这也为以后被吕后所害、惨死宫中埋下伏笔。
才华横溢的人总避免不了有性格弱点,哪怕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韩信自持甚高,在彻底击败项羽之前就已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
楚汉之争期间,韩信领兵覆灭齐国,这时韩信拥兵自重,想试探一下刘邦的口风,便上书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后勃然大怒,奈何正是战争的关键时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下诏给韩信说,要做就做“真齐王”,韩信为此沾沾自喜,却不知这已是人生的最高峰。
项羽覆灭之后,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韩信作为齐王,可以在自己封地上施政佣兵,齐地在如今山东一带,十分富庶。刘邦害怕韩信强大,便将其改封为楚王,封地在如今湖北一带,在当地来说相对贫弱。
其实这也是刘邦给韩信的一个警告,奈何韩信不知悔改,野心一点都没减少,狂妄自大,也许这就是韩信的性格缺点,韩信的死与这一点不无关系。
韩信改封楚王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拉拢自己的势力,凭借自己楚王的身份收留项羽的旧部。刘邦得悉后勃然大怒,夺韩信楚王的封号,贬斥为淮阴侯,侯爵的地位与封王不可同日而语,韩信爵位一落千丈,可韩信依旧不思悔改。
后来陈郗在齐地叛乱,在刘邦去平叛时,韩信称病不随之去,然后又趁着刘邦不在京城,准备起兵谋反。怎料韩信门下有人泄密,萧何与吕后得知韩信准备谋反的消息后,便设计将韩信骗入宫中,趁机将他抓了起来。
韩信眼看自己就要被处死,对着萧何与吕后说道:“我韩信征战无数,没想到会被你们两个所骗。”然后又仰天大喊:“天意啊!”
如今年轻人们在酒桌上玩游戏,输了的一方也会大喊“天意啊”三个字作为口头禅,但其中的无奈与辛酸,是不可与韩信同日而语的。
韩信一生,起于微末,爵至高位时位列齐王;后又被怀疑不臣,被贬淮阴侯;最后卷入叛乱,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可谓是大起大落,然而这一切也都是其性格决定的。
古时爵位中,封王已是最高一档,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信的野心却不仅限于此,但其骄傲自负,曾有很多次可以谋反,偏偏没有抓住机会。倘若在项羽彻底失败之前韩信就拥兵自立,天下江山花落谁家犹未可知。
韩信自领兵以来从无败绩,在战场上能轻易识别敌人的谋略,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频出奇招战胜敌人,堪称一代军神。如此人物却被萧何与吕后诱骗至宫中最终被处死,难怪韩信死前会大喊不服。
其实韩信最终被骗并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对萧何太过信任。也许在韩信心中,萧何是自己唯一的知己,是最不会骗自己的人吧。史书读到此处,总是令人不胜唏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