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临死前,大喊了“三个字”,如今却成了年轻人酒桌上的口头禅
迪丽瓦拉
2025-08-29 14:04:20
0

古人评韩信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韩信祠中的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指的就是萧何,“存亡两妇人”指的是漂母与吕后。此联评价韩信一生,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韩信起于微末,早年穷困潦倒无所依靠,曾差点饿死,有位老妇人不忍心看到他凄惨的模样,把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得以活命,这个老妇人就是漂母。后来韩信得到萧何赏识,投到刘邦麾下,这才平步青云开启传奇的一生,爵位最高时被封为齐王。

然而韩信死的确并不光彩,因谋反事情败露,韩信被萧何与吕后联手骗入宫中害死。万般无奈之下,于临死前喊出“三个字”,成为后世人们酒桌上的口头禅。

韩信才华出众,能屈能伸,一生极为传奇,微末时就能忍受胯下之辱,但早期却无人赏识。

秦末天下大乱,从陈胜吴广带领农民起义开始,军阀割据,征战不断。后来许多势力在征战中消亡,而一些势力则越来越强大,其中代表就是刘邦与项羽,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

在这种战乱年代,民生凋敝,韩信无所依靠又没有生计,所以穷苦潦倒,每天日子过地很苦,靠着上文提到的老妇人接济才不至于饿死。

这位老妇是个普通人,没有姓名流传下来,因为史书上记载她遇到韩信时正在河边洗衣服,所以后人称其为漂母。虽没有姓名留存,但能在皇皇史书中留下痕迹,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所谓“乱世出英雄”,韩信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很是郁闷,为了一展抱负,便去投靠了当时势力最大的项羽。然而项羽此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韩信在其麾下得不到重用,便改投项羽的死对头刘邦。

怎料韩信地位卑微,不但根本见不到刘盐?反之心暴露之前,这应该是韩信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了。早年的不顺意造就了他偏激的性格,其实结局早已注定,韩信死前大喊,也许就是看透了这一点。

萧何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在刘邦起义之初就开始辅佐刘邦,深受刘邦赏识。萧何很早就听过韩信的名声,初见之下就被韩信的才华所折服。

萧何听到韩信要离开,急忙备马去追韩信。当时夜色已深,萧何苦苦相劝,最终留下了韩信,也留下了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随后,萧何亲自向刘邦举荐,刘邦开始重用韩信,让其掌管兵马。韩信用兵如神,智计频出,自领兵以来从无败绩。著名的“暗度陈仓”就出自韩信的手笔,凭借这一战刘邦军团攻入了当时秦国都城咸阳,占领了富庶的关中地区,为后来夺取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韩信又先后领导了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战役,大败项羽主力,斩去了项羽的羽翼。

最后在刘邦的授权下,韩信作为统帅指挥了核下之战,彻底击败项羽,为刘邦夺取了天下,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才华出众,用兵如神,在楚汉之争中功绩不输于刘邦,同时也笼络了一批追随者,所谓“功高盖主”,这也为以后被吕后所害、惨死宫中埋下伏笔。

才华横溢的人总避免不了有性格弱点,哪怕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韩信自持甚高,在彻底击败项羽之前就已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

楚汉之争期间,韩信领兵覆灭齐国,这时韩信拥兵自重,想试探一下刘邦的口风,便上书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后勃然大怒,奈何正是战争的关键时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下诏给韩信说,要做就做“真齐王”,韩信为此沾沾自喜,却不知这已是人生的最高峰。

项羽覆灭之后,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韩信作为齐王,可以在自己封地上施政佣兵,齐地在如今山东一带,十分富庶。刘邦害怕韩信强大,便将其改封为楚王,封地在如今湖北一带,在当地来说相对贫弱。

其实这也是刘邦给韩信的一个警告,奈何韩信不知悔改,野心一点都没减少,狂妄自大,也许这就是韩信的性格缺点,韩信的死与这一点不无关系。

韩信改封楚王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拉拢自己的势力,凭借自己楚王的身份收留项羽的旧部。刘邦得悉后勃然大怒,夺韩信楚王的封号,贬斥为淮阴侯,侯爵的地位与封王不可同日而语,韩信爵位一落千丈,可韩信依旧不思悔改。

后来陈郗在齐地叛乱,在刘邦去平叛时,韩信称病不随之去,然后又趁着刘邦不在京城,准备起兵谋反。怎料韩信门下有人泄密,萧何与吕后得知韩信准备谋反的消息后,便设计将韩信骗入宫中,趁机将他抓了起来。

韩信眼看自己就要被处死,对着萧何与吕后说道:“我韩信征战无数,没想到会被你们两个所骗。”然后又仰天大喊:“天意啊!”

如今年轻人们在酒桌上玩游戏,输了的一方也会大喊“天意啊”三个字作为口头禅,但其中的无奈与辛酸,是不可与韩信同日而语的。

韩信一生,起于微末,爵至高位时位列齐王;后又被怀疑不臣,被贬淮阴侯;最后卷入叛乱,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可谓是大起大落,然而这一切也都是其性格决定的。

古时爵位中,封王已是最高一档,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信的野心却不仅限于此,但其骄傲自负,曾有很多次可以谋反,偏偏没有抓住机会。倘若在项羽彻底失败之前韩信就拥兵自立,天下江山花落谁家犹未可知。

韩信自领兵以来从无败绩,在战场上能轻易识别敌人的谋略,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频出奇招战胜敌人,堪称一代军神。如此人物却被萧何与吕后诱骗至宫中最终被处死,难怪韩信死前会大喊不服。

其实韩信最终被骗并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对萧何太过信任。也许在韩信心中,萧何是自己唯一的知己,是最不会骗自己的人吧。史书读到此处,总是令人不胜唏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溥仪这一生还是挺可怜的,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几经流转,颠沛流离。在他死后的时...
原创 “... 《周易》中有两个词,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 一开始,你需要隐藏起来,默默发展,等待机会,这就是潜龙勿...
原创 清... 钱币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之一,拥有铸币权对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力毋庸置疑。清末,各地起义风起云涌,...
行知读书会|古埃及文明对永恒与... 自上海博物馆特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展以来,至今热度不断。3月22日,新一期的行知读书会...
原创 南... 北齐皇帝 《后汉书·崔駰传论》记载:“ 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晋书·应詹传》记载:“训导之...
原创 雍... 张廷玉和年羹尧,是康熙皇帝捧出来的一文一武,也是汉臣之中的两个标杆。 不过,年羹尧和张廷玉一比,他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余年诸侯割据的局面...
原创 洛... 当生活遭遇到个人实在无法抵御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办?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求助,向亲友以及社会各界求助...
原创 唐... 唐太宗文韬武略兼备,他的功绩直到今日还为人所津津乐道,人们能想到的赞美之词基本都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原创 清... 古代皇帝从即位的那一刻开始,有两件事就要立即开始办理:一是寻找万年吉地,也就是寻找自己死后的墓地;二...
原创 虽... 在公元前376年的时候,晋国公室最后的这一片土地也被瓜分了。在春秋与战国交替的过程中,三家分晋也就成...
原创 考...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赵春青研究员曾公开表示: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可能...
原创 历... 随着影视的发展,很多关于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被搬上的屏幕。当然,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历史上都是有一...
原创 清... 当时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将喘着最后一口气的大明王朝送上了亡命之巅。随后李自成在吴三桂和满清的合作夹攻之...
原创 秦... 秦舞阳十三岁入伍,霸气十足,为何刺秦王时表现却如此差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恢复罗马昔日荣光-查士丁尼的统... 查士丁尼的统治,公元527-565年 查士丁尼的统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终...
原创 左... 慈禧的“风光伟绩”早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她一生奢靡得让人发指,大清朝几百年的积蓄被她挥霍一空,这...
原创 你... “大奸雄”、“大英雄”,曹操身上的标签有不少了。但今天要再给曹大人身上加一个标签就是“救火队长”。“...
朱高炽在位仅有10个月,为何却... 首先看一下朱高炽的庙号,“仁”,一直被封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是各朝各代统治的主流思想,所以对于...
原创 学...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和大家闲聊时,经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中,秦皇、汉武,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