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罗马昔日荣光-查士丁尼的统治(公元527-565年)
迪丽瓦拉
2025-08-29 17:34:31
0

查士丁尼的统治,公元527-565年

查士丁尼的统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终终结以及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东方的建立。

作者:林恩·哈里·尼尔森博士

堪萨斯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

查士丁尼的统治

理论上,帝国在东罗马皇帝的统治下实现了统一,而查士丁尼试图在事实上也做到这一点。他的军队先后入侵了汪达尔、东哥特和西哥特王国,并通过一系列激烈的战争(公元540-554年)重新征服了西地中海的大部分土地。在当时,他似乎别无选择。至少在理论上,这些日耳曼国王是作为东罗马皇帝的副手进行统治的。然而,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日耳曼人是阿里乌派信徒,他们信奉并宣扬一种被罗马正统教会视为异端的基督教形式。汪达尔人是阿里乌派中最狂热的,他们迅速占领了正统教堂,将其改为阿里乌派的礼拜场所。汪达尔人数量稀少,因此他们通过恐怖手段来维持对臣民的统治。汪达尔王国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正统基督徒被剥夺了财产、权利,甚至自由和生命。当来自非洲的正统基督徒代表团向查士丁尼呼吁,要求他履行作为信仰捍卫者的职责时,查士丁尼认为解决这一特殊局面并将西方重新置于真正的罗马控制之下的时机已经到来。

公元530年的地中海世界地图

然而,西方人并不希望罗马的税收、罗马的司法以及帝国对他们事务的干涉卷土重来。因此,甚至一些地区的罗马居民也与他们的日耳曼领主联合起来,试图击退决心恢复许多人根本不愿看到的那种局面的东罗马军队。东罗马人也不愿意浪费金钱来保卫这些西方的征服地,并因这些战争的耗费而陷入贫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他向波斯人进贡黄金并在哥特战争中花费巨资时,查士丁尼仍有足够的资金开展一项前所未有的建筑计划。查士丁尼的征服梦想早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他被人铭记的是那座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常被误称为圣索菲),这座教堂至今仍矗立在伊斯坦布尔(前君士坦丁堡)的天际线上,以及他收集和编纂分散的法律、帝国法令、早期罗马元老院的决议和法学家的意见,并将其组织成一部成文法典的工程。几个世纪后,这部法典《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在西方被“重新发现”,并推动了法律职业的发展,为现代世界的许多司法和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公元565年的地中海世界地图

当查士丁尼于565年去世,新的入侵者进入西方时,东罗马帝国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他们。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对恢复帝国失去了兴趣。

尽管查士丁尼致力于罗马帝国的理念,但他认识到他的领土本质上是希腊化的,如果承认这一事实,帝国的行政管理将更加有效。一旦政府停止强制使用拉丁语和罗马制度,东罗马帝国在习俗和观念上迅速变得更加东方化。

在六世纪期间,其他古典文明从蛮族手中收复了他们在五世纪失去的土地。中国的隋朝于589年统一了南北中国,波斯人于557年收复了伊朗高原,而到了606年,戒日王(Harsha)建立了一个新的印度帝国。只有在地中海地区,重新征服的战争失败了。西欧是古典帝国中唯一永久落入蛮族控制的地区。帝国制度的连续性仅在西方被打破。这是唯一一个开始独立发展的地区。

公元600年的地中海世界地图

在查士丁尼的西方战争期间,他通过定期向波斯人支付黄金来换取和平。这种政策几乎总是一个错误,而查士丁尼采用这一政策是一场灾难。当拜占庭人在西方战争中耗尽金钱、人力和物资时,波斯人则坐视拜占庭的黄金充盈他们的国库。东罗马帝国的货币逐渐枯竭,经济开始衰退。政府不得不越来越激进地向经济上已经筋疲力尽的人民征税,而受压迫的纳税人——他们看不到皇帝的西方征服带来的任何好处——变得极为不满。波斯人认识到东罗马帝国在哥特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于是在查士丁尼去世后不久(565年)便对帝国发动了进攻,此时帝国尚未从战争的消耗中恢复过来。波斯人成功摧毁并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直到皇帝希拉克略扭转了战局。在一次出色的行动中,他集结了所能召集的军队,绕过正在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波斯人,通过海路前往叙利亚,然后陆上行军,攻占了几乎无人防守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和泰西封。到632年,拜占庭人取得了胜利,但波斯和拜占庭的人民和经济都已疲惫不堪,无法应对不久后出现在他们边境的自信且坚定的穆斯林军队。

希拉克略的臣民在宗教和政治的严苛管制以及沉重的税收负担下饱受压迫。许多人欢迎宽容的穆斯林,他们税收较轻,被视为解放者,并迅速皈依了伊斯兰教。

查士丁尼在西方重新征服的成果并未持久,但他对最复杂和高度罗马化的日耳曼入侵者的摧毁或削弱却是永久性的。东哥特和汪达尔国家被消灭,西哥特王国的力量大大削弱。唯一未受影响的具有文化先进性的日耳曼部落是勃艮第人,但他们人数太少,无法行使任何真正的权力。

查士丁尼失败的“重新征服”使法兰克人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力量。这使得西方事务的掌控权落入了最无力维持罗马传统的人手中。只有法兰克人与罗马教会的联盟保留了与欧洲古典过去的某种连续性。

我们常常将历史视为一系列“成就”,并认为伟人掌控了事件的进程。就查士丁尼而言,这种观点可能部分正确。他的决策结果对西欧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查士丁尼,中世纪可能永远不会发生。但历史的走向并非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失败。他考虑不周的西方冒险导致了西方人与东罗马人之间的明显分裂;他放弃拉丁语作为政府和行政语言使这种分裂永久化,因此他未能像其他古典文明的领袖那样重新统一罗马帝国。他削弱了东罗马帝国,增强了波斯人的力量,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埋下了伏笔,这场战争使东罗马帝国衰弱到无法有效抵抗伊斯兰教的传播。最后,他推翻了那些致力于尽可能保留罗马帝国文明的西方日耳曼政府。这间接导致了中世纪教会的崛起。

原文由林恩·哈里·尼尔森博士发表于公共领域,摘自《中世纪史讲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他一席话助力秦王拿下巴蜀,为秦国南征北战,而后神秘消失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如有侵权,烦请联...
原创 诸...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过不少能人和天才,他们中有的人精通诗词音韵,写下的诗词流传上千年,有的人则是能带兵会...
原创 【...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如愿登上了总理的宝座。纳粹党徒们为之欣喜若狂,在当天晚上的火炬游...
原创 八... 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九子夺嫡”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利而结束。四阿哥接过皇权登...
原创 同... 我们知道,神话世界中的神仙无不高高在上,即使地位最卑微的小仙,也是凡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凡间最尊贵的帝...
原创 唐...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
原创 刘... 刘备倾全国之力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为何却不愿意带上诸葛亮? 公元221年,为了报二弟关羽的一箭之仇...
杨阜:忠义慷慨 智勇兼备 忠义慷慨 智勇兼备 杨阜(生卒年不详),字义山,天水冀县(今谷东县)人,曹魏名臣。杨阜出身的冀县,为...
如何评价雍正皇帝一生的功与过? 前言: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皇四子,初封和硕贝勒,而后册封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康熙...
看一场考古展,走进“何以浙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娇俨 在我们心中,博物馆似乎总与“宝物”相联系,不论是玉琮王,还是鎏金阿育王塔...
历史上能力排前三的末代君主都有... 提到末代皇帝,人们往往联想到昏聩无能、骄奢淫逸的标签。但历史长河中,一些王朝的谢幕者并非庸碌之辈,他...
中世纪葡萄牙的骑士精神 葡萄牙北部的圣贡萨洛修道院 / 照片由埃德加·希门尼斯拍摄,维基共享资源 骑士理想作为一种标志中世纪...
原创 诸... 在《三国志;蜀书》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李严负责押运粮草。当时正值秋夏之际,又逢连...
韩信: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 列位今日且听在下细说那"兵仙"韩信一生跌宕,且看这寒门小子如何从胯下钻出个开国元帅,又怎落得钟室血溅...
历史缝隙里的人︱儒吏完城:知县... 只要细细勾勒,人人都是传奇。“历史缝隙里的人”旨在调动密匝的清代史料,打捞历史夹缝中的跌宕人生。 嘉...
原创 漫... 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讲一个历史上最厉害的天才,莱昂纳多达芬奇,我们总说达芬奇,这个达芬奇不是他的姓,他...
原创 二... 二十九军大刀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著名部队,以其独特的刀法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原创 历... 历史上的霍元甲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有禁止霍元甲习武一说吗?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
原创 中...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他于公元前16世纪初建...
原创 满... 1644年,清兵入关,以北京为首都,从此大清朝的满人成为这里的常驻民。到1910年时,有人口统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