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黑格尔与拿破仑:论历史中的英雄与崇高
迪丽瓦拉
2025-08-29 18:35:59
0

关于黑格尔和拿破仑有两个伟大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无疑是幻想和浪漫的,黑格尔在完成《精神现象学》的手稿时,耶拿战役在他身后轰鸣,他躲过了清晨的地狱之火。

第二种说法是真实的,与黑格尔与拿破仑的相遇有关,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看到皇帝,就是这个世界的灵魂从城里走出来,去巡视他的统治;看到这样一个人,他坐在马上,专注于一点,延伸到世界的上空,主宰着世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然而,黑格尔称拿破仑为 “世界的灵魂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看到这样一个人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答案就在于黑格尔的人类学历史主义和哲学。正如黑格尔最终阐述的那样,历史上有四种人:英雄、公民、“人 ”和受害者。

英雄是受历史精神的驱使,开创存在的新秩序的行动者;公民是理想的最高体现,扎根于社区的道德生活;人是脱离根源和遗产的个人,但对他人采取道德行为,没有扎根的归属感;受害者是为自己而活的人,只追求舒适、愉悦的生活,脱离了所有的历史感、遗产感和归属感。

根据黑格尔的哲学,英雄是历史进步精神的无意识体现和表现。从本质上讲,英雄是命运选择的开创新时代的人。在他的《历史哲学讲演录》中,原始英雄是这一现实最纯粹的体现。

想想电影中的著名英雄,借用亚当-斯密的说法,这些人成为了英雄,他们被历史精神这只 “看不见的手 ”选中,带来了必要的变革,开创了生活的新时代。

在黑格尔看来,拿破仑是开创生活新时代的众多英雄中的最后一位。那么,拿破仑开创的时代是什么呢?

黑格尔将历史时代划分为特定的时代: 东方(专制)时代,人类离开游牧、狩猎,采集的生存状态,形成定居社区,只有英雄创始人的后代是自由的。

贵族时代(希腊-罗马世界),一些人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不是;最后是自由和道德之爱的时代,所有人都将在法律之下获得自由,并在国家的保护下生活。

黑格尔认为,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终极现实。但是,在进入每一个新时代的过程中,历史精神必须选择一位英雄来完成对旧时代的消解或 “升华”,并将其带入新时代。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位英雄。

这让黑格尔兴奋不已。因为对他来说,他实际上被卷入了历史通向最终目的地的伟大运动之中: 拿破仑所谓的自由时代。对于一个在西方历史上自古希腊雅典以来最伟大的哲学爆炸性转折时期,在耶拿大学度过了大半生,享受着知识生活乐趣的人来说,能够像黑格尔所想的那样被卷入历史的戏剧之中,看到拿破仑驰骋耶拿,一定是令人兴奋的,因为黑格尔每天都在重复着受限制的知识生活。

最后,精神在具体的现实中体现了他的思想,法国士兵和大炮即将在黑格尔眼前迎来新时代。

在《精神现象学》中,或许是受到与拿破仑的这次相遇的影响,黑格尔写道:人的真正存在反而在于他的行为;正是在这种行为中,个性才有效。

黑格尔的意思是,人的个体是由他们的行为所代表的。我们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认识他。他如何行动,如何生活,反映了个人的内在灵魂。

拿破仑的行为是什么?是解放、进步和建立新国家的行为。神圣罗马帝国古老、腐朽的封建公国正在被现代性的炮弹和火枪摧毁。

正如黑格尔在现象学开篇中萦绕在耳边的生动话语:目的本身是一种没有生命的普遍性,正如指导倾向只是一种缺乏真实存在的动力一样,赤裸裸的结果是一具没有生命的尸体,它把指导倾向抛在了脑后。

由于黑格尔在历史运动的逐步展开中看到了否定的力量,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古代庄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纯的生活指导,现在成了现代性之风抛在身后的 “没有生命的尸体”。

为了获得生活的真正结果、目的,必须体现出实现这一结果的行动活动。在黑格尔看来,哲学的目的不是理解指导性倾向或结果本身,而是理解真实,即人类行动和历史的活动。

在这里,英雄对于哲学家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英雄是 “真实 ”和 “活动 ”的化身,是 “真实 ”和 “活动 ”使我们能够看到和看到的结果成为可能。

作为 “行动者 ”的拿破仑就是 “英雄”,他的 “活动 ”促成了新秩序的完成。

在黑格尔与这位法国皇帝的偶遇中,拿破仑为何如此引人注目?

黑格尔认为他生活在 “历史的终结”。如果对黑格尔的天才更宽容一些,黑格尔明白他生活在一个决定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时刻。

在世界历史上,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如此狂热、狂喜和巨变。古老的王国、公国和王朝纷纷灭亡。存在了数千年的旧法律转眼间被一扫而空。

传统的生活方式迅速瓦解,新的、动员起来的、有组织的生活方式正在出现。在这一切取消旧事物之后,新事物应运而生,民族国家、公民权、大众自由,所有这些黑格尔都认为是在生活中变为现实的理想。

谁是这一切变革的主导者?拿破仑。

无论黑格尔是对是错,拿破仑对黑格尔来说都是变革时期英雄原型的典型代表。拿破仑是带来新秩序的行动者。由于这些原因,黑格尔认为拿破仑是 “世界之魂”,因为他骑着马穿过耶拿的砖街,打败了古老、颓废、垂死的普鲁士军队和王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莽为什么这几年狂吸流量?一是穿越,二是杀子。 虎毒不食子,王莽为什么杀子?不假思索的话,一个很明显...
原创 清... 满族在清朝时曾是政治地位最高的民族。据有关史料统计,满族共有六百多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家族力量和...
原创 蒋... 我们都都知道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以来都有着派系之分,因为自从大革命以来,国民党吸收了各地的军阀,从此...
原创 圣... 王阳明的“圣人”认证,无可厚非 何为圣人?司马光在《资政通鉴》中这样下了定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原创 刘... 刘表临死留下3名猛将,曹操刘备孙权各得一名,其中刘备最占便宜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
“诗家董”百货传奇:由饶平独闯... 来源:一波说传承有道 在新加坡繁华的乌节路上,一座仿照北京紫禁城屋顶设计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
从鲁迅故乡到产业高地 一座古城... “结合人文和AR技术的推介方式特别接年轻人的‘地气’!”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同学在亲身体验“V...
原创 朱...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3个字保住命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他们也是因为自...
当AI让古人“贴脸开大”,该如... □闻仃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最近,“回答...
原创 刘... 刘备为何放弃赵云,而重用魏廷?临死前,刘备才说出真实原因 说到赵云,大家脑海里马上出现的词可能就是武...
原创 开... 1942年的秋天,延安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都来参加了,在同志们的见证下,...
谁把英国尼达姆,变成深爱中国的... 1995年3月24日,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英国剑桥家...
原创 看... 中国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溥仪。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成为清朝的皇帝,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原创 清... 清末时期,整个国家都陷入动荡,为了保家卫国,很多人都开始习武,因而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武林高手;但...
原创 古...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夫妻双方出现了矛盾,这时候男方就会写一封休书,然后就把...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演讲人:冯时 演讲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国家决定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之问。 我国古代史籍把三皇五帝时代作为...
原创 皇... 三国时期的东吴人才荟萃,其中会稽余姚有一位虞翻,聪明绝顶,精通经学,但因为他性格古怪,有些不解人情世...
原创 桃... 公元616年,刚投奔瓦岗军的李密,向寨主翟让献了“苦肉计”,结果翟让采纳后,将隋朝第一悍将张须陀彻底...
原创 遵... 扬州文峰塔的脚手架已然搭起,这座矗立于古运河畔四百四十三年的古塔,即将迎来一次精心呵护。始建于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