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农民总理”陈永贵去世16年后,儿子说出实情:我爸遗嘱是改过的
迪丽瓦拉
2025-08-29 19:33:39
0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央的会议上,总能一眼看到一个头裹白毛巾,身穿半旧对襟褂子的人,他便是新中国第一位农民副总理陈永贵。

出身农民的他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进行什么活动,哪怕是进行国事访问,也永远是一身农民打扮,也因此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扎白毛巾的副总理”。

他没有什么文化,却深得中央领导人们的认可,他将毛主席看做自己的偶像,终其一生都在维护伟人的思想。

他的经历更堪称传奇,不像新中国其他的功勋干部们,他没有参加过战斗,也没有参加过革命。

但就是这样的他,后来却去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就连大作家郭沫若,也对他的事迹十分赞佩。

1964年12月,陈永贵去北京开会,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从山西昔阳小山沟沟里出来,到北京开会,竟然还能见到毛主席,而且是被邀请去参加主席的71岁生日宴会。

想到要见主席了,他心里别提多紧张了。

等到毛主席出现,亲切地上去同大家握手时,轮到他的时候,他激动地上前一步,粗糙宽厚的大手直接包住了主席的手。

毛主席道一声:“永贵好啊!”

他更加笑得合不拢嘴,大牙花露在外面半天都收不回来。

后来直到临终,他都牢牢记得同主席的第一次见面,病床上的他在弥留之际,嘴里还在含含糊糊地念叨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陈永贵,我没给毛主席丢脸。”

而陈永贵当年之所以能和毛主席见面,就不得不提他在大寨的功绩了。

1914年,陈永贵出生于山西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名叫石山村,不过他长大却不是在石山村,原来因为父母早亡,他在隔壁的大寨村长大。

和石山村一样,大寨村当时同样是穷乡僻壤,七沟八梁一面坡,解放初期全村不足百户,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

而陈永贵,最终改变了这一现状。

也因此,他又被人们称作是“上天送给大寨村的礼物,同时是送给全国农民的礼物”。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村渡过了三年自然灾难时期,一个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山村,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平均每人上交了400公斤的余粮,使得大寨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高产村”。

也正是因此,陈永贵一路被提拔到了中央,去到了毛主席身边。

1975年,陈永贵进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他被任命为了国务院副总理,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当时亲口宣布了这一任命。

为此,他找到了周总理,他十分认真地解释,自己没啥文化,恐怕是当不了这个副总理啊。

而周恩来当时的神情反倒十分严肃,片刻沉默,周总理眼神坚定地看着陈永贵道:“永贵,这个任命,是组织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听到这话,陈永贵心下已经了然,他不再推脱,只好接受了这个任命。

1986年,陈永贵去世了,而就在此之前他已经辞任副总理,但中央最终还是按照副总理的规格为他举办了追悼会。

根据这位“农民副总理”的遗嘱,他生前的5300块积蓄全部上交,用作了党费。

而就在16年后,陈永贵的小儿子陈明亮再接受采访时,谈及父亲的离世,他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秘密”,他说:“我爸的遗嘱是改过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陈永贵接受国务院副总理的任命时,曾经向周总理提出过一个小小的要求,那便是让自己的户口还是留在山西昔阳,而不迁到北京,与此同时他也不要国家给他开工资。

周总理拗不过他,最终在口头上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在待遇上没按他说的,该给他的一点也没少,为他配备了汽车、警务员、司机还有炊事员。

陈永贵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先是住在京西宾馆,后来又住到了钓鱼台国宾馆。

住了一段时间后,陈永贵实在不习惯,闷得慌,思来想去,于是他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主席能批准他搬出去,以后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回大寨和昔阳蹲点劳动,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全国其他农村做些调查,最后留下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央学习工作……

很快,毛主席就收到了这封信,并最终同意了。

那之后,陈永贵搬到了北京交道口附近的一处四合院,除了要处理中央的工作,其余时候一闲下来,他就回山西老家。

他的老伴宋玉林还有几个儿女,也都一直住在老家,户口也都在老家。

1965年时,陈永贵的第一个妻子癌症去世,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离婚的宋玉林。

陈永贵比宋玉林要大十岁,那时候陈永贵忙着处理村里的事情,而宋玉林对这个全国劳模打心底里敬佩,嫁给陈永贵后,她做好了一个家庭坚实的大后方,将家里的琐事和孩子们料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宋玉林40多岁的时候突然怀孕了,那时陈永贵已经去到了北京工作,他不在老家的日子里,宋玉林也只能从广播里、报纸上了解丈夫的行踪。

宋玉林直觉想要打掉这个孩子,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40多,都可以当奶奶了,怎么好意思生孩子啊。

而远在北京的陈永贵得知后,赶忙给宋玉林打了电话,把宋玉林说了一顿。

最后,宋玉林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老陈家最小的儿子陈明亮。

1980年时,陈永贵已经不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了,中央考虑到他年纪大了,特意做了安排,要他留在北京住下来,领工资生活,此前汽车、司机、警务员等都保留,并让他本人落户北京,老伴还有小儿子陈明亮的户口也都转到北京。

开始的时候,陈永贵还是想回老家,不过想到小儿子陈明亮当时刚小学毕业,还要继续读书,他自己一辈子都没完全摘下文盲的帽子,他希望儿辈能读好书,上个好大学。

于是,他接受了中央的安排,给老伴写了封信,要老伴准备一下,搬来北京,让小儿子转来北京的学校上学,至于家中没吃完的粮食,就都分给村民们。

就这样,安排好一切之后,他又开始忙着搬家,因为已经不担任领导职务了,他坚决不再住交道口的四合院了,当时中央的意见是不要搬了,但还是拗不过他。

最终在1981年春节,陈永贵和老伴宋玉林,还有幼子陈明亮,一起住进了木樨地公寓楼的一套房子。

这时的陈永贵,在操劳了大半生之后,开始了晚年的闲居生活。

他的外表没有太大的变化,身上还是那件黑色对襟的夹袄,脚上是一双家做的黑布鞋,脸上还是满满地刀刻似的皱纹,虽然已经70多了,但是精神依然矍铄,抬手动脚都十分利落,说话声音也宏亮。

周围人,年纪大点的都喊他“陈大哥”,年轻的都喊“永贵大叔”。

而小儿子就跟在他身边,在北京顺利上学读了中学。

1986年,陈永贵病重住院,小儿子陈明亮正面临高考。

他本打算看着小儿子上完大学的,但最终还是没能看到。

临终前,他立下了遗嘱。

16年后,小儿子谈及父亲的去世,直言父亲的遗嘱,他一直留着。

至于他说父亲的遗嘱改过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陈永贵一共留下8300块钱,里面还包括土改时房子作价给集体的3000来块钱。

陈永贵的意思是全部交党费,结果就是为这钱,平素里都顺着他的老伴宋玉林和他狠狠吵了一架。

宋玉林当时就问他一个问题:“你全部交了党费,明亮今年上大学怎么办?”

最后,陈永贵只能修改了遗嘱,5300块上交党费,3000块留给了小儿子当学费。

而陈明亮也总算没有辜负期望,在父亲去世几个月后,顺利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

父亲留给他的3000块用作了学费,至于生活费,从大二开始,他就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毕业后又进入一家公司,后来开过发廊,开过餐馆,当过商贸公司的经理,又在朋友的帮助下去了澳洲进修,学习工商管理,开始做贸易。

2002年时,陈明亮已经是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和重庆一家实业公司的总裁。

经商多年,他的信条是: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白给也不要,而父亲,则成为了他心中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放... 在中国古代封建礼制中,臣民对现任皇帝乃至已死的皇帝是不能直呼、直写姓名的,要严格遵守避讳制度。否则,...
【文化中国行】吉州窑:传承千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位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之一,创...
原创 《... 在《说岳》之中,用枪武将最为出色。 岳家军之中有高宠、陆文龙、曹宁、张宪、岳飞、杨再兴、余化龙、罗...
原创 有... 1937年10月,日军组织三十万大军向山西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的七十万大军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刚刚...
原创 清... 影视剧中有很多古装戏,演绎了古人们的生活,有不少的宫廷戏,给大家展示了古代的皇帝和妃子们的生活,尤其...
历史别墅的现代生活!普利亚30... 在意大利的普格利亚(Puglia)地区,隐藏着一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别墅,它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
原创 一... 谁能想到,一个贝加尔湖,竟被两个国家进行了分割。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中国只拥有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仅...
800年前的金代石碑断成两截,... 在北京市房山区猫耳山顶峰之下,有一处灵峰寺遗址。在金代,灵峰寺不仅是著名佛寺,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行宫...
蒋介石曾孙,宣布扎根杭州 据香港星岛环球网3月22日报道,近日,蒋介石曾孙蒋友青宣布,下定决心到杭州扎根发展,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原创 历... 黄巢年轻时志向远大,一心渴望考取进士科,成为一名文官。他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每次都以悬念不解的失败收...
原创 长... 众所周知,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全军覆没,秦国获胜告终,此次战略大决战直接使赵国实力从根本上被大幅削...
英国上校如何评价明朝火器 要说同时期西方人对明代火器的评价,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就是几百年后的谟区查。 谟区查(Charles ...
原创 抗... 1929年,龙云统一了云南,被称之为"云南王",龙云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方军阀。旧中国时期军阀的...
《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开展 天津北方网讯:这个周末,“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其中,部分展品是从北疆博物院复...
原创 她... 随着《如懿传》热播,很多人开始对清朝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剧中出现的人物,作为主角的如懿更是...
清风拂过 箴戒犹在 什么是官箴?它是一种古代文体,阐述为官的原则和方法,藏着古人立身处世的智慧,起到警示、箴戒作用。微纪...
原创 历... 苏联在上个世纪40年代, 当时为了提高战争效率,使士兵可以长时间的不睡觉,于是秘密的将五个战犯集中在...
历史学者、北师大教授曹文柱逝世 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师曹文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3月20日15时36分在...
原创 王...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少年时期就一举击败了当时一手遮天的权臣鳌拜,掌控了整个大清朝廷。 但就是这...
原创 王... 王莽为什么这几年狂吸流量?一是穿越,二是杀子。 虎毒不食子,王莽为什么杀子?不假思索的话,一个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