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天子分封的汉阳诸姬,为何挡不住楚国的扩张?有2个重要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8-29 21:05:15
0

周武王灭商,实际上是一场斩首行动,此后,周朝用了很长时间和手段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分封制是最重要的手段,周朝分封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宗室族人,一类是异姓功臣。

分封的作用就是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国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履行进贡财物的义务,要派兵随从周天子对外征战,同时对周朝统治核心进行拱卫,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周朝初年,分封了71个诸侯国,比如齐国,封在今山东;晋国,封在今山西;燕国,封在今北京,而在南方,周天子分封了十余个姬姓诸侯国,位置在汉水以北,大巴山及大别山一带,这些诸侯国有:

汉阳诸姬

申国(今河南南阳北)、邓国

(今河南南阳邓州)

、曾国(随国,

今湖北随州市)

、长子国(长国,今湖北武汉黄陂区)、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唐国(今湖北

随州

枣阳

一带)、息国(今河南

息县

西南)、道国(今河南

确山县

北)、沈国(今河南

上蔡、

平舆、

沈丘

一带)、贰国(

今湖北广水)

、蓼国(今

河南

信阳

固始县)

、轸国(今湖北应城西)、应国(今

河南宝丰

以东、鲁山东南及

平顶山

叶县

郏县

襄城

一带)、州国(今湖北洪湖东北)、绞国(今湖北

丹江口

市习家店)、房国(今河南遂平)、郧国(今湖北

安陆

)等等。

由于这些诸侯国都被封在汉水以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所以这些诸侯国被合称为“

汉阳诸姬

”,意思是分封在汉水以北的姬姓诸侯国,这是周朝向南扩张势力的桥头堡,也是周朝南方领土的屏障。

除此之外,汉阳诸姬还是周朝的一条战略通道,周朝的铜矿大多是从铜绿山开采然后运输到西安与洛阳的,铜绿山在今湖北大冶,铜在当时是战略资源,汉阳诸姬所在的位置也是保证铜矿正常供应的战略通道。

运输铜的战略通道

汉阳诸姬最早防的是东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荆楚、虎方、扬越等部落及诸侯,周昭王时期,曾经3次率军南征,走的就是汉阳诸姬这一条路线,并联合了汉阳诸姬中的曾国、邓国、鄂国(今

河南南阳北,后迁到今

湖北

鄂州市东)一起南征。

前两次南征,周昭王都取得了胜利,在第三次南征之时,周昭王命丧汉水,周六师也全军覆没,原因不明。

周昭王南征打的并非是楚国,而是南方的蛮族,后来管仲与齐恒公联合诸侯大军讨伐楚国时,曾责备楚国周昭王南征时丧命,但楚国使者说周昭王是死在汉水流域,让管仲到汉水边去打听一下,这倒不是楚国推卸责任,因为周昭王打的是江汉平原的蛮族,那个时候楚国还在丹阳一带。

周昭王南征死在了汉水

楚部落首领

鬻熊在商末周初时,率领族人投靠了周文王,鬻熊担任周文王的火师,周成王时期,分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诸侯,爵位是子爵,封地在丹阳(今湖北丹江口),封地只有五十里,是很小的一个诸侯国,跟现在一个村子差不多。

到春秋晚期,楚国就已经发展成为占地五千里的南方大国,仅280年余年的时间,根据统计,楚国先后灭亡了40多个诸侯国,其疆域也扩大了100倍,楚国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汉阳诸姬无法阻止楚国的扩张?

一、楚人有

筚路蓝缕的

精神,从来就不服周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左传》上记载了一段楚灵王与右尹子革的对话。

楚灵王说:从前我们的先王熊绎和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一起侍奉周康王,齐、晋、鲁、卫四国都分赐了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成周,请求把鼎作为赏赐,周天子会给我吗?

楚国始封君熊绎

子革说:会给君王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住在荆山偏僻处,乘坐柴车、穿着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齐国,是天子的舅父。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天子的同胞兄弟。楚国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而他们却有,现在是周朝和四国顺服侍奉君王了。将会都听从您的命令,难道还爱惜鼎?

楚灵王已经是战国时期了,此时的楚国已经强大起来了,疆域五千里,万乘之国,但是仍然对于周天子耿耿于怀,楚国认为自己的实力早就跟齐国、晋国一样强大了,但周天子赏赐宝器给齐国、晋国、鲁国、卫国,唯独没有楚国,为此,楚灵王还想专门派人去找周天子要。

然后子革就进到了楚王先祖熊绎当年侍奉周天子时是多么艰辛,坐柴车、穿破衣来开辟杂草,然后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这是创业的艰辛,说明楚王内心憋着一股劲,想要发奋图强,这也就是筚路蓝缕的精神。

《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

楚人长时间被周人当成了蛮夷

这种精神来自当初被小看,被蔑视,周天子召集诸侯到岐阳开大会时,楚国是荆蛮,在大会上做摆放茅草、设置

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与鲜卑人一起守着火把,甚至连诸侯会盟的正式会议也不能参与,当时的楚国是被周天子当成荆蛮的,也就是当成了南方的野蛮人。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众所周知,

华夏与蛮夷的区别是:礼仪与服装

。华夏是一群有礼仪,穿着华丽衣服的人,而蛮夷则是没有礼仪,穿着破烂的人,齐国、晋国、鲁国、卫国这些姬姓诸侯国或者异姓大国被视为华夏,而像楚国这样地处偏僻的弱小诸侯国则被视为蛮夷。

这是周天子给楚人的耻辱,楚人的祖先是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后裔,正宗的炎黄子孙,只因为居住在荆楚之地,实力弱小而被称为楚蛮,这让历代楚王耿耿于怀,到了战国时期都记得这事,历任楚王以此为动力,发誓要变得强大起来,这是楚王奋斗的原动力。

楚人有筚路蓝缕的精神

《史记楚世家》: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楚国第六任君主熊渠曾经说过:我位于蛮夷之地,不必和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一样。于是熊渠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长子熊康作句(gōu)亶(dàn)王,二儿子熊红作鄂王,小儿子熊执疵做越章王,都在长江沿岸楚蛮地区。

熊渠之前的楚王还生活在丹阳一带,到熊渠为王时,其势力已经扩充到江汉流域,此时的楚国已经灭亡了

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国(在今湖北中部的江汉平原)、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

熊渠的二儿子被封为鄂王,就是因为楚国灭亡了鄂国。

楚国灭亡鄂国很可能是为了争夺大冶铜绿山,这里出产铜矿,铜能制造兵器及各种器具,是战略物资,也是各个势力争夺的资源,有了铜之后,楚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势力从丹阳一直发展到整个江汉流域及长江流域。

楚人积极进取

二、汉阳诸姬毫无进取之心

《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

汉阳诸姬十余诸侯国中,以曾国(曾国就是随国)最为强大,曾国国君曾

乙的陵墓中出土了一套超巨大的编钟,是国内出土最大、功能最完整的编钟,代表了战国时期编钟制品的最高水平。

乙编钟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的一面木架长7.48米,高2.65米,短的一面编钟长3.55米,高2.73米,编钟共计65件,分为三层八组,总重量达到5吨,可以说是当时的超级音乐工具。

编钟是用来做什么的?演奏音乐的,编钟出土后,还曾在北京演奏过大型交响曲,这可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的音乐工具,音乐也是礼乐的一部分,曾侯乙把如此宝贵的编钟带进了陵墓,说明他生前是极端喜欢音乐的。

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随国是搞音乐的

除此之外,曾侯犺墓、曾侯宝墓及夫人

芈加墓、

曾侯與墓、

曾侯絴伯等大量的曾国国君墓地都出土了编钟及音乐乐器,这说明曾国国君就是个音乐世家,否则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当时的官职、爵位、职业都是世袭的。

也就是说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曾国是个音乐世家,这搞音乐的诸侯如何能够挡住

筚路蓝缕的楚国呢?

周昭王南征导致周六军全军覆没后,周朝实力急剧下降,无力约束楚国,楚国开始扩张,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伐随,随国国君说:我没有罪过。楚武王希望参与中原的政事,于是让随国国君代为上报周天子,给楚国一个名号,但被周天子拒绝。

楚武王说道:我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师,可惜去世得早。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赐予他子男爵位的田地,让他住在楚地,现在蛮夷部族都顺服,可是周王仍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称尊号了!

楚国不断扩张

随后,楚武王开始称王,和随国人订立盟约后撤军,几年以后,楚武王认为随国国君背叛了他,于是率军攻打随国,但在半路上病死,楚武王的儿子熊赀即位,是为武文王,楚国开始迁都到郢。

公元前688年,楚国攻打申国时经过邓国,邓人认为此刻很容易抓到楚王,邓国国君没有同意,4年后,楚国攻打蔡国,俘虏了蔡哀侯后回国,不久又释放了他,此时的楚国已经很强盛了,汉阳诸姬都不是楚国的对手,要么依附于楚国,要么被楚国吞并,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亡邓国。

汉阳诸姬无力对抗楚国,一方面是这些诸侯国实力比较弱,另一方面这些诸侯国与天子同姓,没有进取之心,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随国是个音乐世家,战斗意志不强,息国和蔡国是仅次于随国的诸侯国,但这两个诸侯国本身也是自杀残杀。

楚国、汉阳诸姬、周天子控制区

公元前684年,息国国君息侯因为蔡哀侯

对自己的夫人

息妫

非礼,请求楚国假装讨伐息国,吸引蔡国来救援,然后再联手楚国一起打击蔡国而羞辱蔡侯,楚文王同意后,打败蔡国并俘虏了蔡侯,蔡侯在楚王面且称赞息侯夫人息妫的美貌,

楚文王因此而发兵灭亡息国,娶了

息妫为妾,几年以后,楚国又灭亡了蔡国。

汉阳诸姬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从而被楚国各个击破,而其他汉阳诸姬实力更弱,被楚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隆科多,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次子,康熙时期的重要大臣。隆科多的人生,从...
原创 孙... 中国历史上当上皇帝而且成功的只有三种情情况 没有皇室,各地诸侯林立,这种情况下当皇帝可能成功(楚汉。...
原创 李... 公元 627 年,长安城门悬着一颗武将的头颅。曾经令突厥闻风丧胆的燕王罗艺,此刻沦为市井百姓的谈资。...
原创 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能想象写出这么温婉词句的人,竟然是一介赌徒吗?这位古代的大咖...
原创 李... 自古以来皇家多薄情,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皇室人在对爱情方面对情人的辜负,还体现在对待亲情方面的残忍。回看...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有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和平将军张治中也曾经说过,有两人相佐,天下大成。...
你家门口的岛屿就是你的?不一定... 从古到今根本没有所谓以距离来确定领土属于谁的,有很多的岛屿,离主权国或所属国远,但就是这个实实在在的...
文旅与数字化运用开启香格里拉非... 香格里拉,这个“心中的日月”,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自然的交汇点,它孕育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
原创 溥...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坎坷曲折,做过皇帝,也当过战犯;享受过,也流亡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
周桓王与郑庄公兵戎相见,繻葛之... 嘿,各位历史小探险家们!今天咱们要一头扎进东周初期那风云变幻的历史里,认识一位在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里...
原创 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不仅满足于疆域及制度的统一,同时也致力于文化上的统一。然而,由于秦文化的相对落后...
原创 历... 在《鹿鼎记》中,韦小宝集齐了四十二章经,最后真的找到了清朝埋藏在关外的宝藏。众所众知,每一个王朝一般...
原创 皇... 在《清史稿》诸臣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家的工程,是由工部管理的,工部也因为搞工程,形而下,被人送了一个“贱”字,但工部本...
原创 考...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夏商周历史真实的演变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先辈祖先的责任,也是中...
原创 靖... 纵观整个大一统王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外戚专权篡位的不少,西汉的王莽、隋朝的杨坚,但是以藩王身份造反成...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编制上,千户始于金朝,为世袭军职,元明一直沿袭。而清代有一个与之相近的千总的官职,但...
原创 一... 他曾独自操控3门迫击炮,让日寇惊恐地以为面对的是一支炮兵排的密集火力; 他曾特制出“辣椒面炮弹”,用...
原创 朱... 明朝首富沈万三有个哥哥名沈万二,外号“智多星”。一日,沈万二急匆匆来找弟弟,说:“祸到临头,咱们快跑...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广泛认可。《旧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命令大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