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洲首位华人酋长:拥有私人武装,中国大使馆遇劫时率警卫队营救
迪丽瓦拉
2025-08-30 04:04:51
0

2018年,央视《世界听我说》节目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中年男人,他穿了件黄色刺绣衣袍,带着小高帽,服装不是中国风格。这个男人叫胡介国,他是尼日利亚,乃至非洲首位华人酋长,也是尼日利亚总统顾问。

说起非洲酋长,我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原始部落、穿兽皮插鸟翎,酋长是部落里掌管所有权势最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领土,有臣服的子民,还能妻妾成群。

不过,事实上,除了非洲少数封闭部落如此,今天今天我们说到的非洲酋长,早已不是这样。

胡介国出生于1948年,祖籍是上海,父亲一直在香港经商。50年代,香港的经济并不景气,大家便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外。胡介国的父亲看上了万里之外的非洲。那时的非洲对一般中国人来说,称得上是片新大陆,坐飞机都需要四五天时间。

胡父在尼日利亚的发展比较顺利,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纺织厂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了尼日利亚的侨领,在尼日利亚的商界、政界都积累了深厚的资源。但是他年纪大了,觉得干不了几年了,便想让儿子过来接替他。

当时胡介国在上海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他自小便在上海长大,接受的教育也十分传统和正派,因此接到父亲消息时,他并不愿意出去。

学校领导也把他喊到过办公室:“小胡同志,你爸爸在国外很有影响力,组织上同意你出国,你想不想出去?”

因为文革的原因,胡介国忙摆手说自己不想。没过多久,中国驻尼大使回国述职,特意来看了看胡介国,大使和他谈到此事,最后说:

“不要有负担,华侨也需要接班人。”

这句话消除了胡介国的不安和纠结,他决心试一试。1978年,胡介国是从深圳出境,当时这里还是个落后渔村,所谓的海关不过是一间木屋,安检门则是用木条撘起来的。

来到尼日利亚后,胡介国发现自己不喜欢经营工厂,便放弃了接手父亲事业的想法。他先是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助理经理,同时恶补酒店管理知识。一段时间下来,他意识到自己对这个行业真的很感兴趣。

在出色的工作表现下,他被提拔为酒店总经理,还拿到了公司的股份。此后,他到加拿大学了四年的酒店管理专业,但又选择回到尼利日亚。

尼日利亚凭借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吸引众多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纷纷前来开采、投资合作。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不少企业过来做生意。这些导致当地酒店供不应求。

胡介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市场潜力,便决定打造自己的酒店。他第一家酒店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津铭的学生设计的,建成后便是当地最大最豪华的酒店。如果有外国政要到访尼日利亚,一般都会选择入住胡介国的酒店,包括撒切尔夫人。

这家酒店经营得十分成功,胡介国由此正式打开了自己的商业版图。他计划建造一所中国风格的酒楼,并取名为金门大酒楼。但在筹建期间,尼日利亚正经历着政治动荡,不少国家都选择撤资避难,当地经济瞬间跌入谷底。胡介国身边也有人建议他赶紧停下酒楼计划,及时止损。但胡介国思考后,仍然决定继续。

酒楼总共6层,每层500平方米,由胡介国自己设计和负责装修的,从外部风格到内部陈饰,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酒店的很多菜品也是中国韵味。

开业时,尼日利亚的旅游文化部长前来祝贺,他感动地说道:

“金门大酒楼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带来了中国人民和尼日利亚患难与共的友谊,和共创明天的气概。”

胡介国的判断不错,尼日利亚解决了政治危机后,渐渐平稳发展,而金门大酒楼的生意也一直红火。此后,他又涉足旅游、建筑、装潢、木材等领域,最终打造了一个金门集团。

尼日利亚大概有三万多名中国人,老华侨、华人在上世纪50年代就来到了尼日利亚。在这几十年里,尼日利亚经历了不少政变和动荡,有些人回国了,有些人留在这里。胡介国也多次在想这个问题,但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来。

一是因为尼日利亚这个国家有发展潜力;二是因为,胡介国的成长过程,正是中国贫弱之时,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伸出了友好之手,比如新中国刚成立时,与我们主动建交的多是第三世界国家,而中国进联合国也是多亏他们鼎力相助。因此在胡介国心里,非洲这片土地和人民,让他充满亲切感。

非洲贫穷落后,即便发展较好的尼日利亚也是如此。当地很多学校破烂不堪,教育普遍落后。1999年,他融资两亿多元,为尼日利亚建了4所学校。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知道中国人对他们那么友好,这个学校是中国人盖的,那么一代传一代,也就是说我们把中国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种子撒播在他们心中,这样一来我感到比他们钱和药更重要。”

胡介国做的这些事情,使其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渐渐有人开始推荐他当酋长。

2001年,胡介国被正式任命为尼日利亚终身酋长。如今的酋长虽没有过去那么多特权和势力,但却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威信,并且也拥有一些权力。

比如,他被部门特批拥有一支百人武装警卫队,成员由他自己挑选,他能全权指挥,而警卫队工资由政府支付。此外,他能以酋长的身份直接同政府进行谈判,这样一来,他可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中国企业和华侨华人,并为他们争取更大的权益。

2001年一个晚上,胡介国接到电话:中国驻尼大使馆的几位工作人员被人劫持,对方有枪。

胡介国挂了电话后,立马召集自己的警卫队,驾车前往歹徒逃亡的方向。这群歹徒十分凶恶,看到有人追踪,便疯狂开枪。一路枪林弹雨,十分悚人。尽管胡介国面对歹徒这种架势也十分不安,但想到车上几名同胞,他还是下令继续追击。

经过长时间追击,歹徒意识到对方并不会善罢甘休,而且也惹不起,只好咬牙放了这几名中国人,然后逃之夭夭。

此事结束后,有人开玩笑地摸了摸胡介国的后背,问他有没有中弹,他这才觉察此事有多危险,自此给自己备下防弹衣。

2004年7月,胡介国又被任命为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并且也是中非商会的副会长。此后他像是亚非之间的一道经济桥梁,频繁往来两地,推动双方经济合作。胡介国虽然没能继承父亲的纺织厂,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也成为了当地的侨领。

从1998年起,胡介国开始帮助中企开拓非洲市场。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承建的尼日利亚铁路改造维修项目,合同金额高达5.6亿美元,而这是在胡介国的帮助下促成的,这也是目前中企在非洲承建的最大项目。

中石油到尼国考察时,胡介国出面负责接待,安排日程,并作为中间人,替他们引见了尼国石油部长。

中国多个省份在尼日利亚举办展销会,胡介国便利用自己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帮中国企业推广,而中国不少企业也在举办展销会后,成功打开了尼日利亚的市场,或开设了分公司。

尼日利亚的国内企业想和中国合作,或者尼日利亚的项目想引中资,胡介国也会出面负责沟通协调。

从70年代末至今,这四十多年里,是胡介国发家的奋斗史,也是中非巩固深厚友谊,开展多方位合作的进程。

“当酋长后最大感觉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更多更正确地宣传非洲,也要在尼日利亚更多宣传中国,告诉那些不了解祖国的黑人兄弟一个正确的中国。”

无论身在何处,不忘祖国,愿为祖国贡献心力,这或许就是华人和华侨最美的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唯... 世界范围内,都有盛世之君,也就是将国家带向盛世的领导人,这样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伟人,备受爱戴,青史留...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存在的时间离现代较近,留下的各种历史资料比较完整且比较好考证,因...
原创 他... 他是世人公认的民族英雄,江湖人称鹰爪王,中华一代国术大师,鹰手拳创始人。曾在中国多所大学传授武艺,他...
原创 唐... 唐朝一功臣收养了500名义子,李世民:这是要谋反,斩了 唐朝时期的张亮,是一位功臣,同时也是一位有故...
原创 古... 因为选拔忠烈良家子弟的三代政审,不是近现代首创,在古代早就有了! 就拿明朝的锦衣卫来说吧,这可是朱家...
原创 伪...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误判形势,放弃抵抗,日...
广德:向这三个地方派兵驻扎 清末广德哨所简介 作者徐厚冰 皖南广德历史悠久,“锁三吴而襟两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清时,广德州...
原创 晚...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的人身自由性普遍不高,正所谓:婚姻大事,父母说了算。对于自己未来的妻子,与自己...
原创 我... 我们从小学习的地理知识中,中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就是960万平方公里。近几年,很多谣言都说中国的陆地国土...
原创 7... 前言 一个71岁的老将,孤身带兵夜袭敌营。 一位74岁的统帅,亲自射杀敌军主将。 一个80岁的智者...
原创 在... 夏侯渊自曹操起兵讨董卓时期就和哥哥夏侯惇一起投奔曹操,也是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早年夏侯渊没有太多表现...
原创 奥... 奥地利这个位于中欧的内陆国家,曾经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它的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拥...
原创 7... 1979年,开国上将杨勇将军奉中央之命访问英国。原本是一次友好的交流活动,没想到英国却在接待杨勇将军...
原创 古... 人类文明传承上千年,伦理纲常往往是人与人之间道德的评判标准。可在埃及,地位尊崇的法老竟然娶自己的亲姐...
唐太宗:大唐亡于何时?袁天罡预... 没有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不信你问问秦始皇,为什么要起个“始皇帝”的名号,就得到答案了。...
原创 诸... 如果说到三国后期,哪一位官二代最令人敬佩,我想应该会是诸葛瞻。作为卧龙诸葛亮的儿子,智商是根本不用怀...
原创 商... 提起商朝,最为人熟知的是商纣王,成语“酒池肉林”就来自于商纣王,最早出现在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原创 韩... 咱就说,最近韩国一些学者的言论真是越来越离谱了,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们是不是历史课和神话课串台了。这不,...
原创 清... 1642年,清军在辽西用山寨红衣大炮击败明军,史称松锦之战。此时,离清军入关还有两年。对此一役,曾指...
讲堂预热|嘉宾印度裔学者维杰的... 周日(30日)上午,第176期文汇讲堂《文明共生互鉴下的“全球南方”》系列十讲的首讲上,将迎来黄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