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朝代经历更迭之后,当权者多半会对前朝的人进行清算。不过宋朝比较幸运,元朝灭掉宋朝之后,忽必烈不但没有为难皇室的人,反倒是给予他们优待。宋恭帝甚至被封为瀛国公。
至于金国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蒙古不但对皇室成员展开了屠戮,而且就连百姓都没有放过。蒙古在灭金之后,金国的人口锐减。很多人已经选择了投降,但蒙古这边还是选择斩草除根。
蒙古为何对待金国皇室和宋朝皇室的差距如此之大呢?其实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
首先,蒙古和金国之间有着无法磨灭的仇恨。金国在统一北方之后,为了遏制蒙古人口数量的增长,他们直接选择大杀四方。如果遇到成年男子,那便是直接杀死。如果遇见小孩,他们虽然不会将其杀死,但也会斩掉他的手指,让其没有办法拿武器作战。不止如此,他们还俘虏了蒙古的可汗,将其折磨致死。
所以蒙古在灭掉金国之后才会实行惨无人道的屠戮。蒙古人没有任何的愧疚,因为他们将其当做一种复仇。而宋朝和蒙古没有什么仇恨,反倒是他们为了拓展自己的势力入侵了宋朝的领土,所以他们才会优待宋朝皇室。
其次,蒙古优待宋朝皇室也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金国的实力非常弱小,在被蒙古的铁蹄践踏之后整个国家已经没有反抗之力了。而宋朝不同,虽然皇室已经被俘虏了,但是各地还有很多反抗者高举着灭元的旗帜。汉人的抵抗给蒙古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顽强的意志让人生畏。
蒙古或许能拿下反抗军,但他们肯定也会损失惨重。这时候如果蒙古屠杀了皇室成员,相当于是火上浇油。为了破局,蒙古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但没有屠戮皇室成员,反倒是给予他们优待,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他们的大度和宽容,从而做到分化抵抗者。那些被厚待的宋朝皇室自然也不会作死煽动反抗者起义,说不定还会帮助忽必烈说话。不得不说,蒙古这招离间计玩得确实漂亮。
当然,统治者的不同也是让金国和宋朝拥有了截然相反的命运。在窝阔台当政的时候,蒙古还相对落后,在胜利之后将屠城作为庆祝的手段。士兵们觉得屠城没有什么不妥,而窝阔台也没有阻拦,所以这个传统就被保留下来。哪怕当时蒙古面对的不是金国,而是其他的敌人,他们胜利之后照样会选择屠城。
忽必烈的性格有别于窝阔台,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但是他信奉的却是儒家,所以他的手段相对温和。对于屠城这种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倒有可能拉仇恨的举动他是坚决反对的。而且他深谙统御之术,明白血腥镇压迎来的绝对是反弹,只有温和的手段才能真正降服敌人。换句话说,宋朝的百姓之所以幸免于难,多亏了忽必烈有着伟岸的胸怀和仁者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