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为何后世王朝没有使用“推恩令”?
迪丽瓦拉
2025-08-30 07:33:45
0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阳谋,即孙膑围魏救赵、晏子二桃杀三士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推恩令,因为它不仅一举除去了西汉数十位诸侯,直接改变了汉代的内部权力结构,而且为汉武帝入侵北方匈奴,建立大业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长达5000年。

时间跨度给了我们无数的历史故事。由于各种智慧的无休止的对抗,我们不得不为祖先的智慧而叹息。阴谋有两种:阳谋和阴谋。什么是阴谋,什么是阳谋?有些人认为阳谋是告诉你做什么,阴谋是隐藏和秘密密谋反对你,是这样吗?不!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关键在于“阴谋”,而不是阴阳两个字。

阳谋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形势,而阴谋则在于欺骗。既然推恩令如此强大,为什么以后的朝代不使用它?纵观史书,可以看出,在汉代以后的朝代,大多数藩镇或藩王都经常做事情。盛唐时,唐朝死于节度使,明朝建文皇帝因伐藩国而被杀。既然这些朝代必须削减他们的附庸,为什么他们不选择使用具有显著效果的推恩令呢?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下令允许王子和王子将他们的领地分配给他们的孩子。随着藩国越来越小,汉武帝趁机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具体的方法是把诸侯分成几个州,使诸侯的后裔依次分享土地,直到土地耗尽;如果土地辽阔,但后代很少,他们就会被称为“建国”,并在他们的后代出生后被淘汰。

原来实行的是郡县制,推恩令制度是在郡县制基础上的改进。在前诸侯管辖的地区,只有长子继承,次子与三子共同继承。汉初实行郡县制时,一些诸侯国被禁锢以巩固统治。诸侯有大能。王国政权的发展严重威胁着中央朝廷的统治。汉景帝平定了七国的叛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诸侯可以任命或罢免官员,征税,制造硬币,拥有军事权力。

鉴于皇权无法消灭的情况,汉景帝接受了御史家左措的建议,夺取了王国的一些封地。吴、楚等七国联合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领大军东征,平息叛乱。此后,汉景帝规定诸侯只能在中国征税,其他权力属于中央朝廷。汉武帝继承王位后,他颁布了“推恩令”,将许多王子与王国分开,后来先后剥离了大量侯爵位。

解除了王国对中央朝廷的威胁。《提恩令》是汉武帝执行的,他听取了父亲的建议。汉武帝规定,诸侯除了把王位传给长子外,还可以推恩令,把王国分给其他子女,建立许多由中央直接管辖的侯国,由皇帝制定。这样一来,诸侯的影响就大大削弱了,诸侯也自然感激皇上。汉武帝的推恩令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在消除藩王和诸侯方面,没有什么制度能够与其后的推恩令相比。那么为什么后代王朝不愿意使用推恩令呢?总的来说,根本原因就是推恩令的实施条件太过严苛。很多人看来推恩令的操作相当简单,无非就是皇帝颁布一道旨意,要求各地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他们的儿子们。殊不知,在这一过程中,假如诸侯王不同意,那么皇帝的推恩令还能实施下去吗?

这肯定是不行的。实施不下去的时候,皇帝就会陷入两难境地,还有更过分的,就是皇帝强行实施,这样就会引起诸侯的反叛,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仅藩王没有消除,连皇位都丢了。西汉诸侯王乃是一国之王,虽然只是藩国,但国内的行政体制与制度构架都是直接仿造中枢搭建的,若真是诸子平分其地。

岂不是整个藩国的内部构架都被打乱了?单单从这一点来看,推恩令的实施条件都是非常难的。最重要的是,被“推恩”的诸侯王也不是傻子,他们难道看不出来这是汉朝中枢在借故分散瓦解他们的势力?因此,这样看来,推恩令想要实施下去,绝非易事。汉武帝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

只能说明汉武帝当时的情况,是不正常的,假如是正常的朝廷秩序下,诸侯王肯定不会允许推恩令的实施。地方诸侯王反对汉朝中枢而引发战争的事情也是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开始的,当年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后,为了暂时稳定局面,休养生息,不得不分封了大量异姓诸侯王在汉朝境内。

在刘邦看来,刘姓子孙同为一家人,应该能够相安无事。事实证明刘邦很天真。刘邦死后,汉朝中枢和地方诸侯王就越来越看对方不顺眼,光汉文帝时就有有淮南王刘长和济北王刘兴居两位诸侯王叛乱,汉景帝时更是发生了震动天下的吴楚七国之乱。推恩令实施的前提就是像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一样。

强势消灭地方诸侯王或藩镇的主要力量。最后以强势的军威和中枢固有的权威同时向地方割据势力施压,迫使其接受“推恩”。单单从这个条件来说,对后世王朝就是不可能的。如果后世王朝具有对各地藩镇的压倒性实力那根本就不需要削藩。以宋太祖赵匡胤为例,宋朝初建之时,也有诸多军阀不服赵匡胤。但此时赵匡胤具有压倒性的实力,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虑削不削藩,直接给对方定下了叛乱的罪名,悍然剿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刘焉是东汉年间的地方豪强,从血缘上来说他是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他早年曾在州郡任职,后来因为宗亲身份...
原创 扶... 他认识到秦初治国过于严苛,主张安抚百姓; 他劝止秦始皇坑儒,却被派去上郡做30万大军的监军; 他本应...
原创 一... 曹操应该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不仅拥有三国最雄厚的实力。并且生的孩子个个都是人才,反观刘备和孙权,孙权的...
原创 赫... 王翦战国时秦国高级将领。早年很低调,并不突出,直到嬴政掌权才站上舞台。王翦一出场就帮宰相范雎干掉了仇...
原创 最... 秦王子婴究竟是谁? 仅文献记载,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
原创 战... 摘要:他是日本著名大名,得到家臣与领民效忠,仍9次丢掉领地 从十一世纪后半开始,日本将拥有领地或庄园...
原创 刘... 给刘邦做小弟太难了,甭管你功劳多大,两人关系多好,该杀你照样杀你。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
原创 战...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创业酵母,更多干货敬请期待! 电视剧《三国》剧照 快到年底了,很多公司都开始做明年...
原创 魏... 当然不是好计谋。 子午谷奇谋指魏延带着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诸葛亮带大军...
原创 三... 在三国诸多英雄中,吕布,吕奉先算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了,其武艺之高无人能敌,就是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
原创 真... 都说刘备是天下英雄,如果从结果论这句话当然是没有错的。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自己成为了大汉倒数第二位皇...
原创 荆... 在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表现曾饱受质疑,甚至被认为是最“菜”的。 乍看之下,荆轲与其他刺客相比,结局显得...
【一说春秋】 308 泛舟之役 ▼ 鲁国第十七任国君鲁申进入在位执政第十三年。 我们之前讲过,晋国国君晋夷吾就是由秦国国君秦任好一手...
原创 嬴... 自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互尊对方为王开始,各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均想成为这...
原创 在... 秦惠文后,在《芈月传》里面叫芈姝,是楚国的公主,而且是楚威王的嫡公主,地位身份都非常高贵,芈月只是庶...
原创 战... 众所周知,我国的始祖炎帝的故乡就是在湖北,湖北也是早期楚国文化的中心区域,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的楚国...
原创 都...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历史上偏偏就出现了这样一位人物,他不仅“食子”,还连续杀了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虽...
豫鲁文旅争艳:河南洛阳“天女散... 清明假期,全国文旅市场迎来“百花齐放”。其中,河南洛阳与山东沂水两地凭借独特的文化IP和创新玩法,成...
原创 三...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很多故事都被后人反复演绎,其中周瑜的死因,就充满了争议。大家熟知的《...
原创 古... 封禅实际就是一种祭祀活动,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祭祀天地。既然只是祭祀天地,那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