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波斯”名称由来:中西却有不同记载,选择信谁引人思考
迪丽瓦拉
2025-08-30 08:04:39
0

伊朗位于伊朗高原,古称“波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出过多个强大的王朝,与中欧古代势力都有所接触。

比如,古希腊与波斯帝国有过多次战争,规模非常庞大,据说波斯最多的一次出兵530万,史称“希波战争”;中国汉朝就与波斯地区的安息帝国有过多次交流,唐朝时甚至设置“波斯都护府”。

于是,中西都有“波斯”名称来源的一些记载。但问题是,中西记载却又不同,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该信谁?

中西记载大不相同

对于“波斯”,中国与古希腊都有一些记载,相关情况如下:

首先,早在2600多年之前,古希腊就将伊朗一带称为“波斯”,因此“波斯”是地名。至于地名“波斯”有何含义,这就不清楚了。

据说,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他游览了不少地区,在《历史》一书中记载了第一波斯帝国,以及古希腊与古波斯的战争。

其次,中国最早记载“波斯”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涉及“波斯”称呼由来,即先有古印度地区的波斯匿王,他的后代逃到西亚,后代越来越发达,最终建立了国家,并以先祖来命名国家名称,于是称之为“波斯”。

梁书、魏书、新唐书等里面,都提到因为姓氏叫“波斯”、于是国家叫“波斯”。比如,《梁书》记载“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新唐书说“王因以姓,又为国号”。当然,对“波斯”就如对“大秦”一样,史书记载的具体位置存在一些问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对应的是“萨珊王朝”,距今大概1800余年,也就是西方说的波斯第二帝国(第一个是与古希腊打仗的波斯帝国)。

背后问题引人思考

上文分析可知,中西对波斯的记载大不相同,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该信谁?尤其是中国学者,在研究波斯历史时,更该相信谁的记载?

事实我们都知道,肯定是更相信古希腊的记载。道理很简单,如果相信中国记载,那么古希腊文献就是假的,古波斯帝国就不存在,西方构建的历史体系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然而,按照古希腊典籍描述,波斯帝国就是一个超级大国,横跨欧亚非。但除了战争规模、战争过程缺乏可信度之外,作为一个帝国的波斯,如此大规模的武器装备,理应要有发达的炼铜冶铁技术,要有庞大的采冶遗址等,那么这些何在?因此,古希腊文献中的“波斯”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历史》中竟然出现后世才出现的中国肉桂,还有理应后世才出现的“阿拉伯”等。

相比之下,中国文献中的“波斯”由来,虽然或也有问题,比如“波斯匿王”的由来,唐代玄奘就有过质疑,认为是音译错误,但有三点说明中国记载更可信:

其一,汉朝称伊朗地区的势力为“安息”,魏晋后称为“波斯”,两者正好衔接,即从安息到波斯政权更迭,中国对其名称记载也在改变。

其二,自汉朝始,中国使者去过伊朗地区,进行过详细考察,甚至还带回一些植物等,按理说如果有强大的第一波斯帝国,不该没有耳闻;如果“波斯”地名早已存在,也不该一无所知。

其三,后来波斯与中国交往甚密,大量波斯人还到中国定居,其中还出过大学者李珣等,甚至唐朝还设置了隶属于安息都护府的“波斯都护府”等。因此,如果中国对“波斯”的记载,大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理应会在波斯与唐朝互动交流中得到纠正。

因此,种种迹象表明“王因以姓,又为国号”的“波斯”称号来源,应该更为可信。

总之,“波斯”称呼由来,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折射出中国不少学者过于盲信西方文献,遇到中西对同一历史的不同记载,不敢质疑西方文献,只能委屈了自己老祖宗的记载。或许,正因盲信西方,所以才会闹出“门修斯”与“常凯申”的笑话。

其实,与“波斯”名称问题类似的,还有史记中说“从大宛到安息不知铸钱器”、汉书中说的是“不知铸铁器”,以及汉朝使者对“大夏”的描述等,都与西方叙事对不上号。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很多学者宁可相信西方叙事,却偏偏认为史记这些记载“或有讹误”,就是这些记载不可信。

参考资料:《梁书》、《新唐书》、希罗多德《历史》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品宋词之神韵,观清明上河图之宏伟,宋朝的繁荣体现在各种各式的文物之中,那是个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时代,...
南宋厨娘的创新,让这碗鱼羹鲜了...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
原创 清... 清朝官员穿龙袍下葬,留明朝发饰,专家不能确定其身份 2006年,在北京地铁1号线玉泉路站附近,有一处...
原创 元...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古国,其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富,因此,我们的历史剧题材,...
原创 李... 李渊希望李世民放过13个孙子,大臣仅说一名字,李世民下令杀无赦在中国无数的朝代更迭,如果我问大家,你...
原创 历... 隋朝时,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制。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这个制度被创立之后,不...
原创 明... 1355年,南京城外的山坡上,一名中年将领用刀在石壁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这是朱元璋为庆祝长子...
原创 李... 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总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生老病死可查的皇帝约有200人,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居然...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叔父李神...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九,唐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一个半月后,即九月二十四日,李世民就...
原创 关... 1 在我们现在是没有“陪酒女”一说的,国家是不允许这种不正当行业的,而在唐朝,陪酒女是合法的正当职业...
李世民杀他10个侄子时,父亲李... 在古老的长安城下,权力的游戏在帝国的深宫中悄然上演。 李世民,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传奇色彩,...
原创 东...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谚语》中提到,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君,夏桀、商纣...
原创 李... 我国文化 博大精深, 有很多文人学士,他们在各自的朝代发挥自己的 才能和作用 。才人辈出的年代莫过于...
原创 李...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敬的历史英雄。 他们跟随着自己认定的王者南征北战,立...
原创 史... 陈硕真(公元620年—公元653年),睦州雉山人,唐朝起义军女首领,自称“文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她在李世民在位时期被选入宫中,却与李世民的儿...
原创 渭... 渭水之盟的房谋杜断! 谁也不会想到,堂堂天可汗李世民也几乎把大唐亡掉。而这一切发生不过距他继承皇位不...
原创 孙...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孙策是被许贡的门客所伤的,但是,伤孙策的的门客,并不是许贡派去的,因为那时候的许...
原创 玄... 正如明成祖朱棣登基前发动的“靖难之变”,在历史上留下了“篡位者”的名声,一代明君李世民也无法摆脱“玄...
原创 武... 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在利州都督官邸里,诞生了一个女孩。她是利州都督武士彟的第二个女儿。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