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晚期,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为何最后却变成了联合部队维和?
迪丽瓦拉
2025-08-30 15:32:09
0

“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这是公元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前夕各国公使都对清政府抱有极其不满的情绪,所以他们向清政府下了最后的通牒。但是没想到清政府当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借义和团之手打击列强,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列强在洞悉的清政府的意图之后就决定自己出兵,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就爆发了。但是近些年来却有人歪曲基本的历史常识,妄图为八国联军侵华的野蛮行径洗白。如果那些歪曲历史的人真的对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着一丝半毫的了解,他们也不会说出如此言论。

想要弄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始末,就必须先从甲午战争开始说起。当时日本想要强占胶州湾,但是在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列强代表的阻止下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1895年10月份的时候,德国公使就迫不及待的向清政府提出了想占用军港的要求。1897年11月4日,又发生了德国在山东的传教士因自身品行问题而被杀害的事件。

当时德国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大为震怒,还决心要改变以往的“对华软弱”的政策。于是在1898年的时候,德国强迫清政府和他们签订条约,承认他们占用胶州湾是合法的。加上当时表现出了一副懦弱无能的姿态,所以导致所有的列强都想来分一杯羹。所以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开始。

唯一让人觉得欣慰的是,当时有一股名叫义和团的力量悄然从民间兴起,他们打折要扶持清政府打击列强的名号发展。1898年义和团的领导人赵三多确定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一开始,清政府还没有把这个民间组织放在眼里。但是后来随着他们在和山东的外国传教士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外国列强逼着清政府表态。

当时慈禧太后看到了他们针锋相对的样子,突然间就有了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慈禧想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来打击列强。虽然她知道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是反过来看,如果列强能够替他消灭义和团这股不安定力量,那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列强向清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的时候,慈禧还是选择装聋作哑,没有给出直接的回复。

1900年6月6日前后,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部队都已经拿到了各国政府的批准书。于是就这样,八国联军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就闯入了北京城。一些清政府的爱国将领和地区的义和团迅速展开了反击。一些外国公使在混乱的情形中还被清朝的官兵击杀。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慈禧不得不向各国宣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战争才真正开始。

八国联军进入京城之后,可谓是无恶不作。崇绮一家人也惨遭毒手,家中精壮的男丁几乎全部都被击杀,而家中的女性也遭到了惨无人道的侮辱。崇绮是同志的皇后的父亲,所以在晚清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尽管如此八国联军还是血洗了崇绮一家,身份尊贵的黄青国际上次遭到如此待遇,那就更别提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了。

而在这些野蛮的军人中,要格外点名德国军队。自从德国的传教士被杀之后,德国皇帝就一直自责,他们对带动压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保守和软弱,所以才导致清政府完全不讲德国人放在眼里。所以在这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德国皇帝还特意下了指令。

德国皇帝让士兵们放心大胆的烧杀抢掠,完全不用同情那些“可恶的中国人”。有了官方政府颁发的免死金牌之后,德国士兵可谓是嚣张至极,而他们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恶行也实在是罄竹难书。眼看着紫禁城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仓皇出逃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低头认错。一方面,她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李鸿章前去和各国列强谈判,另一方面她又赶紧拿出了荣禄的密电。

慈禧太后开始对外宣称她被义和团劫持了,所以才发布了让他们和列强争锋相对的指令。就她本人的态度和立场而言,是完全不敢也不想和列强作对的。很明显这只是慈禧太后一时的说辞罢了,但是不管这些说辞的真伪,对于列强而言获得割地和赔款似乎是比求证更为重要的事情。

1900年12月22日,由各国列强你定的议和大纲递交给了清政府,而清政府也在27日的时候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除了传统的割地赔款之外,列强们还在纲领中加上了额外的附加条件。那就是清政府从此以后要严厉打击一切反帝的活动。他们不仅要求清政府彻底剿灭义和团,还要求严格惩治142位参与了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官员。

而清政府竟然还一口答应了全部要求。但是这些都不是最让人感到痛心疾首的,当时李鸿章为了请求八国联军放过慈禧,甚至颠倒是非黑白。他利用当时国际上承认的立法,将清政府描绘成一个被本国的反动组织义和团打压的政府。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就不是侵略军了,他们是各国政府派出的前来协助清政府平息国内叛乱的。从割地赔款的角度来看李鸿章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因为他这样一说,就使得列强不能逼迫清政府割地了。可是清政府仍然还是要接受赔偿巨额赔款的压力,而且他答应了列强的那些要求之后,已经完全沦落成了他们的爪牙。

但是这样一来无疑美化了那些侵略者。这样模糊不堪的说辞,又怎能慰藉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这样颠倒是非的说辞,又怎能安慰那些奋不顾身守江守土的将士们?这样的说辞,又怎能说服每一个有着深厚的爱国民族情感的华夏子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孝...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 文|南派将军 在古代,皇族中人的身份都是极其尊贵的,作为他们的...
原创 嘲... 前言:为什么西方国家支持的政权往往禽兽不如?因为,西方政客即禽兽! 在近百年的历史上,凡是西方政客支...
原创 国...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起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一个人的风头要盖过三国时期的...
原创 古... 大家好,这里是知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太监故事,欢迎关注哦。 俗话说:付出有多大,收入就有多...
原创 苏... “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国参战。” 朝鲜战争开始后,斯大林数次联系中方,希望中方能够派兵,并且表示可以为...
原创 光... 导语:满清王朝虽然已经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它曾经留下了许多的疑问,时至今日依旧无法被解答。比如38...
原创 古... 古代公主下嫁,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甚至风光高于皇子娶亲。例如清朝乾隆的女儿,著名的十格格下嫁给和珅的...
原创 列...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每一次败仗之后都是割地赔款。前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有八国联军攻打北京...
原创 王...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似乎成了许多功臣宿将难以逃脱的宿命。古往...
原创 唐... 全文共204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军队一直是维护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重要角色,是保证国家安定、百姓安...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三师任命了... 1941年1月,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在安徽南部地区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
原创 刘... 西汉的历史上,刘邦换太子的风波,是非常著名的故事。太子刘盈和皇后吕雉在面对赵王刘如意和戚夫人的攻击时...
原创 关... 说起关陇集团,我们都知道势力很大,因为在成立的时候就是个军事组织。后来这些军事组织和当地的世族大家联...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网罗了一堆能征善战的大将,仅在他的凌烟阁中就有二十四功臣。可是在《西游...
原创 关... 你心目中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只是民间传说! 斩颜良,守荆州...
原创 唐... 在唐朝,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个性鲜明、能力出众的公主...
自元惠宗开始,蒙古与大明之间进...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蒙古长期分裂 自从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残余势力在蒙古大草原上游牧,史...
原创 汉... “延年”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意思是延长寿命,表达了对绵长生命的追求。在汉武帝的时候,就同时有四位大臣的...
原创 《... 电视剧《尚食》讲述了明朝永乐年间,少女姚子衿(吴谨言饰)入选为尚食局宫女,坚持对中华美食技艺的追求,...
原创 古... 我们现在很多人眼中的美女都是些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看起来非常有气质,身材也能完全的显露出来,这样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