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朝末年是个黑暗混乱的时代,因为那时候军阀割据,帮派横行,底层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也有人说,那是个奇特瑰丽的时代,各种奇人异士潇洒江湖,留下了不朽的传说,引人入胜。
就有这么一个人,开局就是王炸,后来更是老天爷赏饭吃一般走上了人生巅峰。他凭借着过人的武功,不仅当上了清末最后一名武状元,还两招打败了功夫大侠霍元甲,他就是张三甲,一个年少成名,用短暂的一生江湖留名的男人,那么他的一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景呢?
光绪年间,虽然清朝已经走向了没落。但是基本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崩坏,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武举选拔都照常进行,所以想要通过这些考试入朝做官的还是大有人在,不少人削尖了脑袋也想得到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张三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他的祖祖辈辈都是武人,世世代代都在练武,但可惜祖上并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人才,通过武举考试让家族光宗耀祖。
不过,转机来了,张三甲的出生让他的父辈们看到了希望。张三甲生来就是块练武的好料子,三岁启蒙跟着父亲学武,很快就能把刀枪剑戟耍的有模有样,他父亲叔伯都大为惊奇,难道是祖宗显灵了?他们张家竟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孩子!
一番考量之后,张家决定倾尽全力培养张三甲,为的就是能让他完成先人夙愿,光耀门楣。果然,张三甲没有辜负家族的希望,没到十岁他的武功造诣就已经远超了同龄人,闻名乡里。哪怕一些三十多的人一不留神都会败在他手里。不仅如此,他还使得一手好大刀,能把他手里一百多斤重的大刀耍的刀风四起。等再过了几年,十里八乡已经没人能当他的对手了,曾经教他武功的叔伯兄弟也纷纷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一时间,张三甲的风头无两,名声远扬。
于是,就有人劝张三甲的父亲给他找个名师教导,这样不仅能继续锻炼他的才能,还能凭借他老师的名声让张三甲的名望更上一层楼。
张三甲的父亲同意了,那人说的没错,张三甲这样的人不能让他一辈子困在家族,要让他出去闯荡才能丰富阅历,开阔胸襟。为了让儿子完成家族的期望,张父找到了开州著名的武师杨昌国。杨昌国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对各门各派的武功了如指掌,还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门下弟子无数。
张父怀揣着无尽的忐忑带着礼物和张三甲上门拜访,等说明来意之后,杨昌国对眼前的小伙子有了兴趣。听说他擅长刀法,立刻亲自测试了他的水平。
张三甲果然和他父亲说的一样是个练武奇才。杨昌国当场收了张三甲做徒弟,张父喜出望外,叮嘱了几句就满身轻松回了家。自此,张三甲留在了开州,每天由杨昌国亲自教导,还为他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杨昌国也为张三甲定了一个目标:参加武举考试,取的一个好名次。
经过几年的训练,张三甲的本领突飞猛进,整个人长得虎背熊腰,因为他用刀天赋异禀,杨昌国因材施教,把民间失传已久的伴龙刀法传给了他,张三甲刻苦练习,终于小有所成,成为了杨昌国的弟子当中数一数二的高手。除了武技,杨昌国还特别训练了张三甲的力量。众所周知,比武的时候不单是比拼武功路数,还要进行力量对抗。高手过招时,往往是那胜出一筹的力量反转整个战局。
作为武功大师的杨昌国深知这一点,所以对张三甲格外严格,据说到最后张三甲出师时甚至能一刀砍断一棵碗口粗的树。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努力到了最后的考验时刻。
然而,就在武举之前,张三甲经历了人生的又一场重大变故,杨昌国突然去世。张三甲一下子觉得天都塌了,恩师教导了自己这么多年,竟然连自己武举考试的结果都看不到?好在杨昌国弥留之际为张三甲指明了方向,这才没让他一蹶不振。
临走前,杨昌国嘱咐张三甲去找一个名叫杜回春的人,他曾经是保护过咸丰皇帝的大内侍卫,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隐退回乡,本领高强不说还有许多人脉,熟知武举考试的章程。
要是有他帮助,张三甲一定能一举夺魁,张三甲含泪答应了师父的遗愿。经过两位名师的指导,张三甲的武功几乎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二十一岁那年,身负众多希望的张三甲走进了京城,满怀信心地去参加武举考试。
结果不出所料,张三甲被钦点为武状元。得到消息以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喜极而泣,他们亲眼目睹了张三甲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更让人高兴的是,张三甲入了恭亲王的眼,当场被他收入门下!
此后,张三甲的威名远扬,不少习武之人专程赶来找他切磋武艺,其中不乏很多出生大家之人,更甚至,大名鼎鼎的霍元甲,也专程从天津赶来,而张三甲也完全不摆架子,一一答应和他们切磋。得知两人即将比武的消息之后,家家户户都在讨论两人,到了比试那天,一大早,擂台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是两大高手的决战,大家都害怕看的不仔细,所以纷纷一大早就来抢一个好位置,而这场切磋也确实不负众望,打的精彩纷呈,而张三甲,仅仅靠着两招,就将霍元甲打翻在地,这也使得张三甲的名字更为人所熟知,甚至到后来,提起武状元,没人不知道他张三甲。
只可惜,天妒英才,没过多久,张三甲就意外去世了。这位风光一时的武状元犹如昙花一现,以飞快的速度辞别了人世间,徒留种种传说。
古人常常感叹:时也,命也。的确,在张三丰名利双收的时候,所有人想的都是他未来过的能有多好,根本没有想到他竟然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放下了人世间全部的牵挂。
所以说,谁都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美规避风险,每一个人能做的只有顾好当下,用尽全力改变现状,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