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御前侍卫想要造反很容易,皇帝如何防范这些人对自己不利?
迪丽瓦拉
2025-08-30 18:05:05
0

大家都知道保护皇帝安全的御前侍卫是一个很特殊的一群人,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承担着保护皇帝安全的责任,每天都高度戒备。但就是这样一群人虽然在保护着皇帝,但又是对皇帝威胁最大的一群人,一旦其中有人被买通了,这些人凭借着地位优势很容易就能轻松杀掉皇帝。

从而实现发动政变的目的,那么面对这样一群人皇帝究竟该怎么防范他们呢?以保证自己绝对的安全,首先皇帝肯定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信任这群人,毕竟皇帝连自己亲生儿子都做不到百分百的信任,更何况是外人?不过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清朝的御前侍卫是在当时的既有条件下,皇帝能选拔出的对自己忠诚度最高的心腹,不信任御前侍卫,那皇帝也没别人能信任了。

侍卫,望文生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仆人兼保安式的下等人。御前侍卫,凭直觉,大家可能觉得就是当兵吃粮的皇家保安。不过,清朝的御前侍卫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时的御前侍卫不是兵,而是中高级军官。最低一级的蓝翎侍卫,正六品,比县官还要高两级。高一级的三等侍卫,正五品,只比知府老爷低一级。

再高一级的二等侍卫,正四品,跟道台是一个级别。最高级的头等侍卫,正三品,相当于今天少将级别。所以说,清朝御前侍卫不是兵,而是官,并且级别还都很高。而正是因为御前侍卫的级别足够高,所以御前侍卫的选拔标准也是非常的严格。

首先,一般人不行,一定要是旗人。通常是满蒙旗人,汉军旗人很难被选上。其二,旗人也分上三旗和下五旗,通常只有上三旗才有资质当御前侍卫,下五旗虽然偶尔可以“通融”,但跟上三旗有区别。下五旗选上侍卫后,被称为“入上三旗行走”。相当于现在的借调性质。

第三,仅有上三旗身份也不够,被选拔者的出身一定不能低,官X代是最低标准,并且光有官位还不行,被选拔者家里要有世代相传的爵位才行。第四,满足以上三点还不够,被选拔者一定要弓马娴熟,要有文化,也就是必须要文武全才才行。文盲是不能当御前侍卫的。

综合上述招聘条件可以看出,这哪是选御前侍卫?这完全就是选拔朝廷的预备干部。满蒙上三旗出身,家里还有爵位,当选者还是文武全才,这种人本来就是上等人,在皇帝身边再混上几年,未来肯定是前途无量。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御前侍卫通常到了三十岁左右就会皇帝派出宫做官。好一点的留京任京官,稍差的去外省任外官。有清一朝,许多满蒙出身的将相在年轻时都当过御前侍卫。比如康熙朝的两大权相索额图、明珠,乾隆的小舅子傅恒,死后追封郡王的福康安,大清头号贪官和珅等,都做过御前侍卫。

所以实际上,清朝的御前侍卫机制,名为选拔侍卫,实际上就是皇帝选心腹。某人一旦被选上,除非是脑袋特别不开窍的笨蛋,否则一定会受到重用。而正是因为有这种奖励机制,再加上能被选上侍卫的人,都是上等人身份,因此御前侍卫基本上不可能有刺杀皇帝的心思。

除非,这人的脑子有毛病。不过脑子有毛病的人,他也选不上侍卫。

总体而言,清朝的御前侍卫不是一般人,有资格被选拔为御前侍卫的人,家里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再加上被选上后,政治前途无量,几乎没人会放着好好的侍卫不做,去做杀皇帝这种诛九族的事。所以皇帝对御前侍卫的总体信任度还是极高的。

另外,说几点关于侍卫的冷知识。

一,皇帝都有疑心病,某几位清朝皇帝连亲生儿子都不信任,他们对御前侍卫自然也不会绝对信任。所以清朝的御前侍卫中,其实也分绝对心腹和一般心腹。

至于区分标准,很简单——是否守内廷。

紫禁城大致以乾清门东西延长线为界,北边叫内廷,南边叫外朝。守外朝的侍卫,负责外朝的各处大门,守内廷的侍卫,负责内廷的各处门户,尤其是乾清宫。

由于皇帝平时读书的南书房,日常办公的上书房,休息的养心殿都离乾清门不远,所以守乾清门的御前侍卫级别最高,这与守卫外朝,平日里基本见不着皇帝的外朝侍卫有天差地别的身份差距。

此外在内廷侍卫之间还有分级,至于区别标准也很简单——就看是否带刀。前面说了,皇帝有疑心病,所以皇帝最信任的侍卫,也就是能陪在皇帝身边的侍卫,都是不能带刀的。为啥不带刀呢?原因想必你懂的。所以实际上,清朝带刀的侍卫都站的离皇上都比较远,皇上身边不带刀的那几位才是最尊贵的御前侍卫。

当然,皇帝出巡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所有侍卫都要佩刀。比如下图中所绘:乾隆皇帝下江南,身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都佩刀,但他们不能近皇帝的身边。皇帝的近身安全由身边的太监负责。(太监不佩刀)

清朝的后宫,除了皇帝外,任何带丁丁的男人都不能进,包括年满十岁的皇子。由于不能让成年男性进后宫,所以清朝大内的门禁分为内锁和外锁——内锁由太监管,外锁由内廷御前侍卫管。门禁权力以太监为大,早起时由太监在门内吆喝,门外的内廷御前侍卫才开锁,否则到了时辰也不能擅开门。待外锁开了后,太监开再内锁,完成开门程序。

这种繁琐的开门规矩,其实就是防内廷御前侍卫的,不准他们擅自入后宫。而又由于侍卫不能入后宫,所以清朝的后宫警卫工作由太监负责。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好笑。太监那种半阴半阳的残废人,怎么保护皇帝安全?你还别笑,当时的太监,还真有一些徒手的搏击高手。

因为后宫不能有侍卫,但谁也不能保证后宫不进贼,所以历朝历代,皇帝都会吩咐大太监在太监中挑选出一部分身体健壮的太监出来,让他们练习空头搏斗之类武艺,负责保护皇帝和后宫娘娘们的安全。

这类太监,在清朝被称为“技勇”(武功高强的太监是真实存在的,当然,太监不能佩刀)而在“技勇”太监之中,皇帝还会挑选几个或者十几个特别能打的,负责自己贴身安全。基本上,皇帝只要在后宫,走到哪,他们就得跟到哪。这是死命令,死规矩,皇帝在他们面前没有私人空间。综上所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这些侍卫对自己的忠诚,所以历朝历代关于侍卫造反的事情基本上是很罕见的。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冯... 转世是一个宗教术语,是指一个人在死亡后,灵魂在轮回中投胎。这个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或许只是导人向善的...
原创 战... 导语:战国时期三大冷知识,老多人都知道却又叫不准,知道两个就是专家,老子比释迦牟尼大6岁,著名将相组...
原创 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王朝更迭,战乱不断的现象,这些王朝仿佛有一个定数...
12岁成为秦国宰相的甘罗,为何... 甘罗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神童,12岁就去了赵国出使,用他聪明的外交手段帮秦国赢得了十多座城池,因此被封为...
原创 中... 非洲工厂发工资:一场和消费观的 “极限拉扯” 一、开篇奇景:非洲工厂发薪的魔幻开篇 宝子们!今天可...
原创 战... 从公元前770年起,周平王东迁洛邑,直到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近600年来,战争一个接一个,从...
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晚清...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历史进程中,货币制度的变革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印记。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作为晚清...
原创 西... 武王伐纣灭掉商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并将"帝"改为了"王"。周王朝在王位继承上明确规定,王位必须...
山东人口第一县,不仅藏两座国家... 在山东省南部,有这么一座特别的城市,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它是山东人口最多的县,它也...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发展缓慢,这直接导致了封建占卜迷信盛行,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流派,风水堪...
原创 孙... 群英乱舞的春秋时代,周氏王朝的衰败,让各方诸侯各自心怀鬼胎 ,昔日的友情和亲情在绝对的权力和欲望面前...
原创 既... 在刘备入驻西川,收复蜀地之后,屯田养兵,实力也是蒸蒸日上。文有诸葛,武有关羽赵云,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原创 韩... 韩国在这些天里可以说是出尽风头,那么对于韩国的发展历史,都可以挂上“畸形”的称号。对于这个地方很小口...
原创 共... 西属美洲,即曾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包括现在的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秘鲁等在内的,横跨南、北美洲的绝大部...
原创 此... 庶长子,是古代一种名分,妾室(有时称作姨娘、小妾)所生之子称为庶子,庶出的长子称之为庶长子。因为嫡长...
原创 欧... 欧洲大陆为什么没能统一?主要是有个国家,谁厉害就针对谁文/ 秋影论史 众所周知,欧洲大陆自古以来就是...
原创 关... 三国故事中流传下来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
原创 盘... 在《封神演义》的最后,姜子牙公布“封神榜”,共计有365位正神;但这些正神也有高低之分,绝大部分都是...
史前美洲原住民迁徙与定居的时间 公共领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克洛维斯文化之前的文化的存在,将美洲首次有人居住的可能日期向前推移了。...
原创 古... 现如今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电视机中人们可以看电视剧。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