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4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在公元13世纪,蒙古开始崛起,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率领蒙古国打败了辽国,成为漠北的霸主。与宋朝和金朝形成互相对峙的局面,极贫极弱的宋朝这时只能通过外交手段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宋朝的外交制度主要是沿用汉唐两朝的手段,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有所变化。宋朝皇帝还设立了专门的培养外交官员的部门。
通常会利用官方文书与周围各国达成和平方案,而且宋朝的外交制度与汉唐时期相比来说更加完善,但最后也是因为外交的失误而走向了灭亡。
宋朝沿用前朝的外交制度以应付周围各个强国,也就是各朝各代,所常见的朝贡制度。有专门与周边强国进行交涉的机构,还有负责进行谈判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整合性不强,对待咄咄逼人的辽国,竟无计可施。
在公元1005年,你已经打了20年的宋朝和辽国开始准备停战,因为多年的战争已使两国的人民压力繁重,后来双方在澶州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个盟约中规定,宋朝每年都要为辽国进贡大量的白银布匹等等。
自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和辽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经济上的合作越来越多,这时就急需一个与辽国进行外交工作的机构。在公元1007年,宋朝在鸿胪寺设定了国信司,此机构就是为了与辽国更好地进行外交工作。
随着辽国的衰落,宋朝和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每年在两国皇帝过生日时,都会互相赠送礼物,还会派双方的官员进行谈判。就比如说金朝和宋朝联合起来灭了辽国的相关事宜,战后如何分配胜利果实等等。
两国之间来往时节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两国外交官员之间的礼仪也慢慢成为了传统。开始外交官员之间要互相交换礼物,使用恭敬的语言和态度,其中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东北部的女真族部落的酋长完颜阿骨打率领自己的族人统一了女真各部,靠着自己强大的武力慢慢征服了周围的部落,不断的扩张自己的领土。
在金朝的建议一下,宋朝联合强大的金朝一起进攻已经走向衰落的辽国,宋朝放弃了与辽国维护了100多年的和平。
在公元1120年,宋朝约定与金朝一起进攻辽国,宋军率大军直取燕京。高丽的国王还劝说宋朝不要灭辽,崛起的女真部落是虎狼之族,有辽国在还可以牵制一下,但当时已经来不及了。
宋朝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军事腐朽的辽国已经不足以顶得住宋金两国的进攻,在宋朝和金国的联合进攻下,辽国虽然顽强抵抗,但仍然逃脱不了被灭亡的结局。
在公元1211年,宋朝派往金朝的使臣发现,漠北的蒙古国已经开始崛起,随时都有可能对金朝发动进攻,也有可能联合宋朝一起进攻金朝,于是回报朝廷借鉴宣和结约的失败经验。
嘉定十三年春,宋朝派使臣去华北与蒙古的统帅进行交涉,蒙古统帅对于宋朝的使臣大为恭敬,并设宴款待一番。
到了第2年春天,宋朝派官员出使蒙古国,其中所谈的内容是如何联合蒙古进攻金朝的事宜。
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后,他想要实现祖先成吉思汗的梦想,联合宋朝一起灭了金国。绍定五年春,蒙古大军与金军在三山峰展开决战,金军全军覆没,至此,金朝再也无力抵抗蒙古的进攻。
在公元1232年12月份,金朝的首都汴京城粮草已经消耗殆尽,向宋朝求援求借粮食,虽然宋朝想到之前灭掉辽国所遭受的惨痛教训。
但此时的金朝已经摇摇欲坠,即使借粮金朝的衰落。说不定还会引来蒙古国的敌视,迎来蒙古大军的进攻,这对于保守的宋朝来说,没有任何出兵的理由。
而且不出兵还能继续和蒙古保持友好的关系,所以选择继续执行联合蒙古灭掉金朝的方略。公元1234年,随着金朝灭亡以后,蒙古和宋朝可以分配胜利果实的。
而蒙古只将陈、蔡两周东南之地让给宋朝。而此时宋朝的官员都上书隐忍,不能主动去抢夺土地,不然很可能迎来蒙古大军的进攻。
但在边境的将军赵范、赵奎两兄弟建议,趁此机会,直取中原,于是在宰相的主导下,宋军开始向汴京推进。
到了8月份时,宋军在向洛阳进攻的方向遇到了蒙古军队,双方战争一触即发,成为了蒙宋战争的导火索。最后南宋军队失败,1279年,南宋灭亡。
开始衰落的宋朝只能靠自己完备健全的外交制度,与周围全国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通过纳贡制度使自己免遭战火。
通过一系列的联合政策,灭掉了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大国,但同样也被新崛起的大国所灭亡。正是南宋的统治者没看清楚时势,唇亡齿寒,只有三足鼎立的关系才是最安全的。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