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看走眼放走了陈群,被曹操三代重用
迪丽瓦拉
2025-08-31 01:02:52
0

历史上有许多开国功臣榜被世人所熟知,比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云台二十八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等等。但鲜有人知,三国时期的曹魏也有自己的功臣榜。

按照历史的记载,曹魏分五批,共二十七位功臣入榜,同时还享有配享曹操太庙的荣耀。在曹魏的功臣榜中,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耳熟能详之人,比如郭嘉、曹仁、张辽、典韦等。

但有一个人的名字我们听上去似乎很陌生,这个人叫陈群。

可别小瞧了他,曹魏正是有了他才奠定了国策,因此历史上包括陈寿,裴松之等数十位名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陈群早年跟随的其实是刘备,那么号称识人的刘备,怎么会看走了眼把他放走了呢?

名门大族

陈群,出身于颍川(今河南禹州市)著名望族,陈氏。陈氏一脉从陈群的祖父开始发迹,期间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父亲、叔父以及宗族中的许多叔伯,都是当时的名士。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陈群自然饱读诗书。尤为难得的是,他本人还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就被家族中的宗父认定为“必定兴旺吾宗之人”。

成年后的陈群并没有急于施展抱负,毕竟当时时局混乱,他一定要选择一位明主。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在刘备和曹操中间做一个选择。

当时的刘备集团虽然没有形成气候,但陈群对刘备的为人是早有耳闻,此外刘备是皇族后裔,跟随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名正言顺。

不过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短短的几年里就已经有了可以和袁术抗衡的实力,若没有过人的聪慧和理智的思维,怎能做到?

就在陈群举棋不定之际,刘备在陶谦的表举下,成为了豫州刺史,相当于管理整个河南地区,包括陈群所在的颍川。

刘备都来到家门口了,陈群觉得这是上天的指引,既然如此还等什么,直接投奔去吧。

此时的刘备急需人才,他知道陈群以及陈氏一族在当地很有地位,自然十分欢迎。为了表达对陈群的重视,他直接任命其为豫州别驾。

刺史,本意是皇帝派遣到地方监察百官的使者,后来发展成为了一州之代表。而别驾是刺史的佐官,相当于秘书,地位很高,外出时甚至可以单独乘坐一辆马车,因此被称之为“别驾”。

看到刘备如此重视自己,陈群觉得自己跟对了人,于是他发挥所长,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

陈群的智谋和策略从当时来看,都具有前瞻性,对刘备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不过代价就是要放弃一些眼前看得到的利益。

这一点显然和急需壮大实力的刘备相左。

尤其是陶谦病重表示要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刘备表面平静,但内心早已按捺不住。

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陈群有了不同的看法。

从地理位置来看,徐州乃九州之一,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是兵家必争之地。最为致命的是徐州的四周没有屏障守护,随时可能出现四面受敌的局面。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北边有虎视眈眈的袁术,西边有越来越强的曹操,背后还有性格怪异的吕布。

按照刘备现在的实力去接管徐州,一定会遭到袁术的打击。即便袁术没有行动,但背后的吕布若偷袭,那也是防不胜防。

陈群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这件事,因此建议刘备还是慢慢积攒实力,等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做打算。

可刘备哪里肯听,还是把徐州拿到了手里。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多说了,刘备先是和袁术对峙,后被吕布偷袭,最终不仅徐州没了,妻儿和关羽也被冲散落到了曹操的手里,可以说一夜回到解放前。

陈群看到刘备如此行事,心灰意冷,于是跟着父亲躲了起来。

虽然此时刘备追悔不已,但陈群已离他而去,他也只能自认倒霉,这么厉害的一位人才,就这样被他放走了。

曹魏三代重用

陈群确实是一位善于审时度势的人,当他认识到刘备的问题后,他马上抽身,将目光对准了曹操。

当曹操攻破徐州后,躲在徐州城内的陈群带着父亲前来参拜。

曹操知道二人都是名士,也是以礼相待,并且委以重任。

在此后的时间里,陈群也给曹操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刘备不同的是,曹操若因为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犯错后,居然会当面认错。这让陈群受宠若惊,让他觉得曹操才是真英雄。

于是他拿出看家本领,为曹魏制定了一整套法度,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律》。

众所周知,国无法而不立,法律不仅可以给人提供自由,同时还规范了秩序,让世人在规范之内生活,这样就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当然,法律还具有正义的理想和价值,和平时期看不出什么,乱世时,法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可以说,曹魏之所以能够和谐稳定地发展,陈群有一大半的功劳。

如果你以为《魏律》已经很了不起了,接下来的“九品中正制”才是名垂千古。

“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制度的升级版,“科举制度”的前身,在古代政治制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在这个制度之下,底层人士的上升通道被放开,大批人才被选拔出来,使得曹魏人才济济。

这么说可能不够明显,如果对比同时期的蜀汉,会发现蜀汉已经出现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可见蜀汉在人才选拔方面有多么落后。

基于陈群的能力,陈群自从加入曹魏集团之后,一直被重用,直到他在公元237年去世时,他已经辅佐了曹魏三代君主。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他成为了曹魏功臣榜的一员,而且拥有配享曹操太庙的殊荣。

不得不说,若当年刘备能够留住陈群,那么历史可能会改写,毕竟三国是一个拼人才的时代,而陈群就是一个人才输出永动机,有了他,想不称霸天下都难。

小结,后代成为元帅

陈群,一位默默无闻的文臣,却给曹魏提供了莫大的舞台可以施展。

虽然今天的我们对他有些陌生,但我们却享受着他本人以及他的后代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要知道新中国的元帅陈毅,就是陈群的后代。

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陈毅元帅不仅有儒雅智慧,而且坚韧不拔,为了国家更是鞠躬尽瘁,可以说继承了祖先之风。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奚仲,他是中国史上发明车的人?... 暴雨中的灵感:奚仲发明车的人如何从滚落圆木中开创中国车轮时代 青铜砧板的秘密 "叮——"青铜锤砸在赤...
原创 让... 北宋,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极其 “畸形”的朝代 ,自宋统一中原后,经济发展来到了中国古代史的最高峰,但...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曾国... 晚清那会儿,中国真是乱得不行,啥事儿都可能发生。那时候,国内问题一堆,国外压力也大,清政府又烂又没本...
北大讣告:陈昊副教授去世,年仅... 今天,“北大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沉痛悼念陈昊老师。 陈昊(1983-2025.4),四川成都人。...
原创 朱...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一个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为大明王朝的立国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术后的急流勇退,...
原创 北... 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北京一座城门的故事。众所周知,如今的北京已经很少保留以前的古迹了,特别是天安门广...
原创 朱... 朱元璋,一个从平民布衣到开创大明的传奇人物,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统帅,不仅推翻...
原创 项... 最近几年,盗墓与考古的话题越来越多,现代人对于古代帝王的陵墓十分好奇,考古关心的是史实,而盗墓者单纯...
原创 张...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夷陵之战,堪称刘备人生最惨烈的一败。四十余座连营付之一炬,蜀汉精锐尽丧,连...
原创 若...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天下一分为三,曹魏,蜀汉,孙吴三大势力对峙。 除了朝廷内的尔虞我诈,最让人喜欢的...
原创 朱... 公元一零六三年,宋朝的第四位皇上赵祯去世,享年54岁。王城之内,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悲痛不...
原创 沙... 在我们印象里,国王和皇帝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国王要比皇帝低一级,在古代中国,皇帝的兄弟或儿子可以封亲王...
原创 一... 唐朝,被视为历代中原王朝最强盛的时期。想当年巍巍大唐,经济繁盛文化昌明,兵威远扬四海,唐太宗更是被空...
原创 “...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一共有34个女儿,靖康之耻的时候,在世的有21个(一说22),大到28岁,小至4岁...
原创 广...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有座北宋时期的古村落----雍陌村,村子面积8.2平方公里,在常住人口的9600多...
原创 汉... 公元199年汉献帝建安四年,中原大地上,另外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袁术”在吕布和曹操的大军夹击下兵败落...
原创 宠... 皇帝的宠臣办喜事,不给面子的人很少,但是也不是没有,这不唐玄宗以前的家奴王毛仲的干女儿要出嫁,唐玄宗...
降龙木?降龙木!响堂湾发现野生... 说起降龙木,相信不少人都应该听说过,在传统戏剧《穆桂英挂帅》中,辽国天门阵让宋兵损失惨重,最后穆桂英...
原创 靖...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句话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没错,这正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所著的满江红中...
原创 崇... 明朝的帝王都比较忙呀,特别是开国太祖朱元璋,和明末崇祯帝朱由检,那是更加的忙碌。二人身上发生了很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