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最近几年清朝剧越来越少了?网友:这些年明白人越来越多了!
迪丽瓦拉
2025-08-31 02:03:21
0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电视剧和小说里流行起了一批讲历史的故事,像《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些,都特别受大家欢迎。后来啊,《宫锁心玉》、《甄嬛传》这些剧也是火得不行,全国上下都在看。

但让人意外的是,大家会发现这些电视剧讲的都是清朝宫里的事儿,或者是把清朝某个皇帝的故事演得特别精彩的历史剧。这些剧个个都很火,相反,像《汉武大帝》、《贞观之治》还有《大明1566》这些差不多时候的剧,却没几个人看。

可这几年来,清宫戏好像没了以前的那股热劲儿,大火的新剧几乎没了影儿,这到底是因为啥呢?

【关于清宫剧的一些问题】

为啥现在大家对清宫剧越来越不买账了呢?说白了,清宫剧对现在的年轻人影响不太好。虽说清宫剧播出来挺多人爱看,但关键的是,它悄悄地在大家心里种下了对清朝的迷恋,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网上还有人幻想着“回到清朝做格格”,这种想法可不太好。为啥这么说呢?先从穿衣打扮上讲,现在很多人因为清宫剧,喜欢上了“金钱鼠尾辫”和清朝的衣服,简直到了着迷的地步。

其实,这跟我们平时说的汉服差别可大了。想当年,清朝打进关内,为了让汉人都听他们的,就硬是把满族的穿衣风格和习俗加到汉人头上,特别是规定必须剃头换衣服。这在当时认为“身体头发都是父母给的”的老百姓看来,简直是没法接受的事儿。

因此,清朝的掌权者为了让人们屈服,干脆采取了血腥手段,那时流传着一句话,“要么留头舍发,要么留发舍头”,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大家也只能无奈地顺从清朝的统治。

但是,当朝鲜的使臣后来穿着汉服来朝拜时,老百姓看到这些久违的汉服装扮,都不禁流下了眼泪,有的甚至掩面哭泣。

因此,清朝的衣服和帽子并不算是真正的汉服。至于清朝的辫子,辛亥革命后,大家都急着剪掉,觉得留辫子很丢脸。那时候,“辫子”这个词还常被用来贬低别人。由此可见,尽管清朝统治了二百六十多年,但人们对清朝的穿戴还是很反感。

清宫剧因为问题多多,所以热度才降了下来。再加上演员方面出的问题,像《还珠格格》这样的经典清宫剧,现在都没法正规播放了。

而且,清宫剧老爱把人拽进一个挺窄的“小圈子”里,就拿超火的《甄嬛传》来说吧,它不顾历史真相,硬是把里头的人物捧成了神仙似的,还把后宫那点斗争给夸张得不得了,害得好多观众一门心思全扑在宫斗上了,根本不像其他历史剧那样,能反映出国家的命运啊,或者王朝的起起落落。

【网友们的觉醒】

看这些清宫剧时,大家应该能感觉到,剧里把清朝皇帝夸得有点过头了,把人物都演得活灵活现的。就像《康熙王朝》里,说到禁止百姓出海的事,剧和小说里却说是“体恤百姓的好政策”。

却对迁界禁海让几十万老百姓无家可归,甚至丢掉性命的事情只字不提,而且《康熙王朝》里还大肆渲染“平定准葛尔”的功绩,把好几代人一起努力干成的事儿都算到了康熙一个人头上,这些都是不顾历史真相的胡乱改编。说《康熙王朝》是历史剧,倒不如说是为了把康熙捧成神明的“神奇作品”。

以前网络不咋地的时候,大家没啥地方找信息,很多人就把电视剧里的故事当成了真历史。但现在有了知网,还有好多讲历史的节目,大家对真实历史知道得多了,电视剧里那些瞎编的东西也就被戳穿了。

知晓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后,大家就能更全面地以客观眼光看待那段过往,以及那段历史中真切发生的人和事。

跟同时期的其他朝代的历史剧比起来,清宫剧里的清朝皇上被捧得太高了。

电视剧《汉武大帝》主要讲了汉武帝的一辈子,里面点赞了汉武帝打匈奴、扩地盘的功劳,虽然有些人物故事被改得更戏剧化了,像是飞将军李广的死,但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过瘾。

《汉武大帝》这部剧不仅赞扬了汉武帝的丰功伟绩,还大胆地展现了他滥用武力、晚年固执且残暴的一面,像巫蛊之乱、轮台悔过诏这些历史事件都被拍了出来。它塑造的汉武帝是个既真实又复杂,既有辉煌成就也有不少毛病的皇帝形象。

这和那些只知一味赞美皇帝多么了不起的清宫剧,有着根本的不同。正因如此,这些清宫剧让现在出现了大批的“清朝迷”。

而且,后来居然有些电视剧想要美化清朝末年的那些统治者,比如《人生若如初见》这样的剧集,里面竟然还有贬低革命党的片段,甚至讲出了区分满汉这样的话。

这些没头没尾的电视剧情节和场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想法,这也就是它们被禁止播放的道理所在。

其实啊,在很久以前,好多外国侵略者就看透了清朝皇帝的真面目。就像那个时候,英国的马戛尔尼跑到清朝来,直接就把这个看似繁华其实老百姓吃不饱饭的“虚假盛世”给戳穿了。

在清朝乾隆年间,他目睹的不是电视剧《乾隆王朝》里那幅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满眼的饥民,他们脸色蜡黄,身形消瘦,日复一日地在官府的沉重压迫下,勉强维持着奄奄一息的生活。

就连那些原本打算给清朝培训新式军队的洋人教练,也因为清朝只允许八旗子弟参与训练而感到十分不解。渐渐地,这些殖民者都悟出了一个道理:清朝的统治者心里其实只装着自己的皇位,还有怎样防止汉人起义造反。

正因为这样,洋人才会挑中清朝做他们的傀儡,所以才有了“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一起打压爱国人士”的说法。

其实,大家不太喜欢清宫剧,不光是因为宫里的争斗没啥意思,还因为好多拍这些历史剧的人,老爱故意把事儿美化得过了头,把历史都给歪曲了。要是他们能实实在在地面对历史,把真相拍出来,再稍微加点艺术手法,可能就不会被网友们这么嫌弃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民间有一个词语,叫做“猪仔”,通常用来形容被诱骗出境做劳工的人。这些人头脑不灵光,被人把一生都骗...
原创 河... 喜欢读书的朋友,对于《水浒传》并不陌生,再加上被拍成了电视剧,现在对于水浒中的人物也是人尽皆知。其实...
《日本明治武士军刀》 明治时期(1868-1912)是日本历史上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代,而武士刀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在这...
原创 汪... 汪东兴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8年...
原创 原... 近几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严重,退休问题也被社会所追踪,并进行了热点关注。从延迟退休到养老金缺口,...
特稿丨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的历...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的历史逻辑——写在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
宋泉五十珍:宋代钱币艺术的巅峰... 作为中国古代钱币收藏领域的璀璨明珠,“宋泉五十珍”特指宋代(960-1279年)铸造的五十种珍稀钱币...
原创 古... 今天咱们讲一下古代人花钱,一说到花钱,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银,大家一定在各种电视剧中发现过这种白花...
让青铜器“开口”讲科学 燕隼造型背后是否存在草原文化图腾?单蹄触燕的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如何实现重心平衡?……今年春季...
原创 明... 奇闻趣事,科普杂文,名人轶事,尽在老金说天下!点关注!不迷路!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收税收不上来,不敢多...
原创 刘... 为什么刘邦评建国英雄的时候把萧何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都会进...
原创 为... 支撑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报答知遇之恩的信念,我们都知道刘备对于诸葛亮是有机遇之恩的,诸...
原创 为... 话说成吉思汗把帝国分给四个儿子后,西边的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为了个叫格鲁吉亚的地方,打得头破血流整整一...
原创 “... 环保在现代工业环境中,屡屡被重视,人们愈发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
原创 德...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鬼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今天咱们谈谈德国为什么要入侵苏联? 到1940年...
原创 关... 导读:关羽张飞之前真是卖枣杀猪的吗?为何他们武艺高超,还能领兵打仗 文/华升 说起三国中跟刘备最亲近...
原创 明... 朱瞻基击败兀良哈之事,发生在宣德三年九月,根据《明史》记载: 兀良哈寇会州,帝帅精卒三千人往击之。己...
原创 历... 刘邦和项羽这俩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连他们的事迹也可谓是妇孺皆知,然而对待他们的历史上的功...
中国首个省级古生物研究院在重庆...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 (张旭)重庆古生物研究院(以下简称“古生物院”)19日在当地挂牌成立。该院是...
原创 大... 唐朝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隋朝。这是无可争辩的。 但,客观地比较贡献,或许大唐就要稍逊一筹了。 怎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