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历史上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存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能够从布衣起家做到皇帝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人并非是一介布衣,很多人都是王侯将相的后裔,有的人还是贵族,能够像刘邦这样凭借自身的本事,从一介草民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只有朱元璋。两个人的手段十分独到,他们能够镇压住群雄,能够吸取各方的力量,使得很多人都愿意为他们效力。当然,他们两个在得到皇位之后做法也出奇的相似,都是将大臣杀掉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填平道路。如果不杀掉这些大臣,很多骄兵悍将就不好管,为以后的社稷埋下隐患。
刘邦与朱元璋不同的一点在于,朱元璋对他的夫人特别的忠贞,他的原配马皇后是在他落难之时相遇的,因此他对待马皇后特别的宠爱,对马皇后也是言听计从,很多时候马皇后还能够参与军事,为朱元璋献计纳策。
刘邦则不一样,他在之后宠信了戚夫人,对他的原配吕后有些不近人情,并且他甚至想废掉吕后孩子的太子之位,最后吕后用自己的计谋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之位。历史上对刘邦的这一举动也特别有争议,认为刘邦违反了当时的太子制度。坚持废除太子是他政治上的瑕疵,殊不知这其实是刘邦的一招高级计谋。
刘盈是一个特别谦虚稳重的人,他的性格比较软弱,待人温和很多,朝廷重臣对他都非常的尊敬,认为将来他会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在地位上,大家也对他十分的尊敬,因为他是正统的皇帝接班人,无论是从正室来说还是从嫡长子来说,他都是唯一的继承人。然而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就想将刘盈废掉,很多大臣不能够认同。他们还是坚持周礼的嫡长子继承制,认为这样才能够使天下安稳。
刘邦虽然宠爱戚夫人,也非常喜欢刘如意。刘如意比较俏皮,性格非常像刘邦,而刘盈是稳重的性格,不像刘邦,在这性格方面刘邦很喜欢刘如意,因此也有废掉太子的想法。但是刘邦有一个性格特别重要,虽然他喜欢由着性子做事情,但是到了正事上,他是能够分得清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坐上皇位的原因。虽然他很想废除太子,但是他发现太子的根基很深,很多朝中重臣都服他。如果让刘盈做太子,刘家天下可以延续,如果换成刘如意,天下很有可能大乱。所以刘邦虽然想废太子,但内心还是认可刘盈的,于是乎刘邦采取了试探性的做法。
刘邦后来坚持要废掉刘盈,目的是为了看一看刘盈在大臣当中的认可性。他这一举动做出之时,很多大臣们集体上书,建议刘邦不要废除刘盈,有的甚至以死相谏,由此刘邦可以看出刘盈的根基有多么深厚。另外,他这样的做法,更加能够使得很多人凝聚到刘盈身边,使得刘盈的力量更加的强大,刘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刘盈稳固势力。为了能够使得刘盈的皇位能够坐稳,刘邦也干掉了许多的功臣,免得当他去世之后,自己的儿子无法驾驭这些叔叔伯伯。于是刘邦狠心将很多人杀了,只给刘盈留下了一些能够用得上的人。让刘邦完全放弃废除太子想法的是张良,张良让吕后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到了这四个人之后,更加确信自己儿子的威望已经能够执掌社稷,因此他才决定将皇位传给儿子刘盈。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误会的刘邦认为刘邦想把自己的儿子废掉,转而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是有过一段时间想废除刘盈的,但是看到刘盈的支持率那么高,他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表面上仍然不声不响为刘盈铺路,最终他看到刘盈真的能够有实力坐上皇帝的位置才安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时候事情总会有另一面的解读,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想问题,会有另一番景象,这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