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岳之一的泰山雄伟壮丽,风光名胜蔚为壮观,历史文化悠久,历代帝王又纷纷来泰山封禅告祭,因而就被誉为“五岳独尊”,“天下名山第一”,千百年来成为世人向往的胜地。本文简要叙述一下秦始皇与汉武帝封禅泰山的故事。
汉武帝在位期间,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吉祥的天象出现。
这次封禅,汉武帝做了精心准备。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汉武帝说:“古代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为了展示武力,汉武帝首先巡视朔方,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至朔方,统兵十八万,旌旗千余里,并派遣使者通告匈奴单于,以示威慑。然后汉武帝东巡海上,派方士出海求仙。
泰山封禅便是这种信仰的一种表现。泰山封禅乃是建立于帝王的统治“受命于天”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帝王也在自己的统治获得一定成绩后,去泰山封禅,也意味着对天地之神报告太平并且致以谢意,感谢他们让国家风调雨顺、民生安乐的功劳。
汉武帝说:“朕的成功,无法复制。尔等制作不出来正确的封禅礼仪,是正常的。因为你们都是凡夫俗子!凡人岂可仰望天界?“所以你们根本不知道封禅礼仪,只是一味附和朕,胡言乱语罢了。这世上,唯一知道正确封禅礼仪的,就是朕呀。毕竟,朕是来自天界,终究要回归天界。对这些流程,还是记得一些的。”“所以这具体的封禅礼仪,要由朕自己来制订,你们呢,能亲睹这天界规范的制订与执行,就够幸福八百辈子的了!
从明朝开始,每年都派大臣代表帝王来泰山搞祭祀,也就是搞告祭。搞祭祀活动实际上是原来封禅的延续,内容和形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