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20师贺龙师长指挥部队取得雁门关大捷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延安。毛主席和党中央非常高兴,这是我军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次大捷,专门发电表扬120师。
这天中午,几名工作人员还在议论着雁门关两次伏击日军车队的经过,都说是贺龙运用战术得当,决策英明。毛主席也笑着走了过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这时,有人提起了贺龙,说他率120师刚刚东渡黄河,就取得了这样的胜利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了不起。大家都看向毛主席,希望他能评价一下贺龙师长。
毛主席笑了,直接对工作人员说:“贺老总有三条嘛:一是对敌斗争坚决;二是对党忠诚;三是联系群众。那么,毛主席为何能随口说出对贺龙的评价呢?这就是对贺龙的了解和信任了。
而且,他对贺龙的评价,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贯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动荡的年代刚刚开始时,便有人告贺龙的黑状。
毛主席专门找贺龙谈话,把黑信也给贺龙看了,然后对贺龙说:“我对你是了解的。我对你还是过去的三条: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
那么,对于毛主席的这三句评价,贺龙是怎么看的呢?早在毛主席首次提出这三句评价后,中央便有人将此传给了贺龙,贺龙听后非常欣慰。
当时也有人问他,对于毛主席的这三条评价,他是怎么看的。贺龙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对敌斗争坚决和联系群众这两条,是我军官兵的广泛特点。尤其是联系群众,这是我军官兵对敌斗争的法宝,说他做的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如果要说他对毛主席的这三句评价最看重哪一句,那就是对党忠诚了。
紧接着,贺龙讲起了自己的入党经历。他说,自己以前是旧军阀,手里有兵、有权、有地盘,加入的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袁世凯死了之后,党内相互斗争,军阀之间斗争,一度让他十分迷茫。
后来,正在读黄埔军校的好友周逸群给他发来了马列主义的书刊,他读过之后才真正地找到了革命的方向,看到了光明,并开始与共产党接触。
八一南昌起义前,蒋介石派人过来拉拢他,许诺给他500万现洋,汉阳兵工厂,外加武汉卫戍司令的职务。但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无论是跟着蒋介石走,还是跟着汪精卫走,无异于走上绝路,走上不归路。
因此,他在给连以上军官讲话时,专门讲到:现在大家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走为老百姓翻身的道路,将来才是出路。
后来,贺龙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坦诚地告诉了他南昌起义的全部计划,这是属于党的最高机密,但却毫无保留地全都告诉了他。
而此时,贺龙并不是党员。但是,党却给了自己最高的信任,这让他无比自豪,他当时就对周恩来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
南昌起义后,正是在周恩来的见证下,在周逸群、谭平山的介绍下,贺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贺龙后来回忆说,他在入党之后第二天,便向全体官兵宣布自己入党的消息,并强调过去他是军阀,但干的是劫富济贫,替老百姓出气的事,不会有前途发展。
但现在他入党了,共产党的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我的前途有方向了,前路就有希望了,他希望大家都能入党。
贺龙对这段光荣的历史非常感慨。新中国成立后,他看到有些材料写自己曾经70多次找党。他坦诚地说,自己从来没有数过多少次找党,但即便是没有70次,那几十次肯定是有了。
由此可见,对于毛主席对他三条评价,贺龙最看重的,就是对党忠诚了。而从他后来的革命轨迹来看,也正是验证了他的初心和本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