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迅: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专家:说得太对了
迪丽瓦拉
2025-08-31 10:03:30
0

1936年,鲁迅曾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如今时隔八十多年,依旧有人认为鲁迅的这一主张太极端,由此可见鲁迅在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其实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鲁迅的主张是具备一定的现实性。因为在当时的整个儒家文化圈里,中越两国的识字率最低。

而日韩地区的识字率则几乎达到普及状态,原因在于,当时的汉字,其实是今天的繁体字。繁体字笔画复杂,不易于掌握,因此,将繁体字奉为官方文字的中越,绝大多数老百姓没有条件去掌握系统的文字阅读、书写能力。并且在学习成本方面,想要达到系统的文字阅读、书写能力,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办到。

而韩国早在李朝时期,日本则在平安时代前后,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创建了一套字母文字——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记住四十个韩文字母或者五十音图,就可以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书写能力,识字的学习周期,连几个月都用不上。因此,日韩识字率极高。到了近代社会,工业化已经是一个大趋势。

日本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建设,这和日本的高识字率有深刻关联,反之,在国民党主政时代,中国的文盲比例高达90%开外。这一现象导致当时的中国即便想提高产业体系,也会因为文盲劳动力的局限而无法达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老百姓的识字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汉字简化方案》,将汉字进行了必要的简化。

由此,现行的简体汉字基本上形成。随着《简化字总表》在国家的支持下强力推行,我国的识字率才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在当下,很多网友主张恢复繁体字,但有的专家认为:其实现行简体字的产生,本质上是繁体字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并且,简体字一方面保留了繁体字的许多特征(比如形象方面)。

另一方面则易于掌握和记忆,有利于减少学习周期、节省学习精力。并且结合历史角度来说,繁体字也并非最原始的汉字——殷商时代的汉字是甲骨文,西周则奉行金鼎文,繁体字本身也是有篆体字进化而来。这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因此对于鲁迅当年的主张:汉字(即繁体字)不灭,中华必亡。专家认为鲁迅的主张并没有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鬼... 众所周知,鬼子进村后,往往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也有例外,日本鬼子见到什么东西都敢抢,却唯独不敢动...
原创 满... 在去年的热播剧《延禧攻略》中,观众不仅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更被剧中妃嫔们华丽的衣饰与璀璨的首饰所...
原创 1... 200多年以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大家可...
原创 高... 公元249年,正月。辅政大将军曹爽,与曹氏兄弟及亲信一行,倾巢而出簇拥着幼主曹芳,出京城洛阳前往高平...
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举行乙巳(2...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22日,乙巳(2025)年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尧舜禹遗址公...
原创 秦... 秦始皇没有庙号和谥号,这正是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霸气表现。 我们都知道第一位称“皇帝”的人就是秦...
原创 甲... 晚清时期,清王朝已经没落了,此时朝堂之上很少有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的大臣。在这些臣子眼中,列强无非是争...
跨学科合作探索“AI+考古”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堃媛)4月22日下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签约揭...
原创 历... 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的名头不是吹的,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在他...
三国:诸葛亮去世后,到底为后主... 执政11年时间,虽然诸葛亮喜欢事必躬亲,但是他提拔和发掘的人才也不少,诸葛亮提拔的人才成为留给刘禅的...
原创 封... 六百多年前,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坐在南京龙椅上,眉头紧锁地望着北方的疆域。他叫朱元璋,刚刚结束了二十...
原创 盘...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出现了很多皇帝,不过现如今看来这些皇帝大部分都被历史淹没。很多皇帝在历史上是默默无...
原创 凌... 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旧唐书·列传·卷十九》 这是《旧唐书》中关于郧国公张亮...
原创 武...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先后出现了几百位皇帝,因为皇帝的性格和继承皇位的环境不同,有的皇帝文成...
原创 战... 公元前314年,野心勃勃的齐宣王趁燕国内乱时发兵入侵燕国。占领燕国后,齐军大肆烧杀抢掠、毁坏宗庙,燕...
同、参知、行走……古代官职里这... 在看古装剧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官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同知……这些加诸官职前面的定语都...
原创 妻...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
原创 点... 看客曾在以前文字中说过,老蒋手下名将如云,他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一些黄埔生都成为蒋介石的部下为其卖命...
原创 他... 1946年的中国大地,硝烟弥漫。国共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即将打响。 彼时的国民党政府...
太罕见了!一个英国留学生,拍到... 在80年代之前,来中国读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很少,尤其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更是极其罕见!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