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出几个开国少将,任弼时赞誉他是“密码脑袋”,毛泽东为他亲笔题写“在奋斗面前没有什么困难”的赞语,他就是我军密码破译专家王永浚。
1908年,王永浚出生于湖南衡阳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高中毕业后,他跟随叔父学习有线电报技术。1929年后来考入长沙军官讲习所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毕业后到国民党部队担任无线电队队长。
1933年5月,在一次战斗中,王永浚被俘后参加红军,他修复了缴获的敌人一部电台。随后,湘赣军区举办第二期无线电技术培训班,他被分配到训练班任教员。当时的学员有龙振彪、旷泉吉、肖荣昌等7人,收发电码、通报用英语会话、电学基础知识,都由王永浚授课,经过在4个多月的培训,王永浚教会了这些几乎半文盲的青少年收发报。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王永浚陆续破解敌军密码,获取敌军的行动;1934年4月初,他破译敌15师43旅旅长侯鹏飞的密信,得知敌军的意图、兵力部署、出动时间、行进路线等情报,红军预先设下伏击圈,侯鹏飞及1000余官兵被俘,红六军团取得沙市伏击战的胜利,此战减轻了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中央红军突围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4年10月底,红二、六军团转入湘西地区。王永浚破获湘西军阀陈渠珍第34师密码电报,得知敌约10个团的兵力企图阻止我军。红二、六军团诱敌深入,击溃敌一个旅又一个团,俘敌2000余人,随后乘胜追击,攻占桑植、大庸县城,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6月9日,红二、六军团以一部包围宣恩县城,主力直接威胁敌军湘鄂川黔边“剿总”所在地恩施。11日,王永浚破敌密报:纵队司令兼第41师师长张振汉率四个旅分三路增援宣恩。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决定除继续围攻宣恩外,主力迅速南下,趁敌三路部队未靠拢时发起猛攻,全歼敌第41师师部及121旅又一个营,活捉张振汉。
1934年3月至1936年11月,王永浚共破敌密电250余种,为红二、六军团粉碎敌人的进攻和长征胜利做出贡献,任弼时称赞他为“密码脑袋”。
1938年后,敌军的密码技术由以密本作业为主,改进为以密本加表的新技术。1939年夏,王永浚攻克技术堡垒,侦破了敌军及特务系统的很多密电,为粉碎敌人进攻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重大贡献。
1939年7月,毛泽东在奖给王永浚的大笔记本上题写了“在奋斗面前没有什么困难”的赞语。
解放战争时期,王永浚曾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军委情报部二局局长。在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中,所部获中央军委传令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王永浚曾任军委技术部副部长兼研究室主任,总参三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师从王永浚的彭富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所培训出情报技术人才肖荣昌和龙振彪,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旷泉吉曾任邮电部计划司司长、副部长。
2003年1月5日,王永浚在京病逝,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