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是一位远富盛名的意大利导演。他的电影风格总喜欢在政治与时代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浪漫气息与心理批判。
其中,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末代皇帝》就是典型例子。从影片中能够看出,他以一个外者的眼光,
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波澜又坎坷的一生。对于溥仪,从小就已经听过了他的很多故事。比如,三岁就登基做了宣统皇帝,还有很好的老师庄士敦,庄士敦为此还写了一本书《紫禁城的黄昏》等等。
这部电影主要概况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坎坷人生。
讲述了溥仪由帝王—傀儡—战犯—公民的过程,如此百转千回的人生,世间唯有溥仪一人。
时代风云与个体命运交织,历史沧桑与人性变迁缠绕。
以影片刚进入回忆线的第一场戏为例。不到三岁的溥仪被接进宫,这时,在装扮成仙女财神的宫女的簇拥下,面色惨白可怖的慈溪宣布由溥仪继承大统,随后咽气“升天”。
整个场景设计透露着一丝诡异甚至恐怖的氛围。尽管不乏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这种气氛的营造却是相当准确,展现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封建帝国腐朽糜烂的气息,再加上从幼年溥仪回忆视角切入,更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梦幻感。
在他还未成人之时,大清王朝就已经灭亡了。
历史滚滚,他是被时代摒弃的帝王。
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庄士敦,他对于这个如同末日的紫禁城来说,就像是救世主一般。
他让溥仪解除了外面的世界,传输他各种想法和知识,让溥仪更加渴望自由。
其实溥仪可以离开这个“牢笼”,但是他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如今让他逃离,他反而还不习惯,他对这种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宛若一个巨婴。
《末代皇帝》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影片,年幼登基成为大清朝皇帝到1959年特赦成为共和国公民,他的一生可谓是可怜又可幸,可怜人人皆知,可幸的是,他最后得以善终。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