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说客郦食其,刘邦爱将,成败皆因一副好口舌
迪丽瓦拉
2025-08-31 21:34:42
0

提到张仪,人们可能脱口而出:“坑蒙拐骗,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

而历史上另有一人天生就是说客,三寸不烂之舌堪抵千军万马,屡获奇功,但一念之差急功心切落得个烹杀而亡!可叹可惜!

此人就是郦食其。

毛遂自荐,陈留相送

或许是刘邦“面试”过太多自荐之人,有真才实学的却很少的缘故,毛遂自荐之人一般不招刘邦待见,当刘邦听到门卫说有一看似读书人打扮的老头要面见时,刘邦是拒绝的,这也好理解,此时刘邦帐下已有张良、萧何等贤士,所以更不愿搭理,便以“我正忙于天下大事,没功夫见”为借口拒绝,谁曾想郦食其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让门卫再次禀报:“高阳酒徒”求见,刘邦这下来了精神,将郦食其迎入把酒言欢,喝酒聊天中郦食其尽谈春秋战国之事,见刘邦听的起劲,便献策:“若想打入关中可先将陈留拿下,以备粮草之需”,郦食其与陈留县令相熟,还真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陈留给说了下来,刘邦不战而胜得陈留甚是满意,陈留对刘邦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军中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况得到改变,可谓“有粮在手,心中不慌”,另外也为招兵扩军打下坚实基础。郦食其因此被封为广野君。

降武关,夺荥阳,占敖仓

胡亥死后,赵高打算投降,但以“分王关中”为条件,刘邦怎么可能答应!刘邦干的这都是杀头的买卖,就冲着关中来的,怎么可能和你赵高分王,而且项羽还在赶来的路上,和赵高分王这不等于把矛盾转移到自己这了。随后张良献策,派出铁齿铜牙郦食其去武关宣传政策,郦食其就是好使,一番游说之后成功拿下武关,为后面刘邦快速拿下咸阳奠定基础。公元前205年,刘邦五十余万人在彭城被项羽三万精兵击败,刘邦退至荥阳后又数次战败,就在打算放弃成皋以东时,郦食其劝刘邦再次收复荥阳要地占据囤积粮草的敖仓,这一局势改变,使天下诸侯纷纷又倒向了刘邦这一边,功劳应归郦食其。

一言有失,险酿大祸

公元前204年,项羽袭击汉军粮道,导致汉军受粮草之困,郦食其献策,建议扶立六国王室后裔称王,形成合力以战胜项羽。刘邦没多想就同意了,让郦食其抓紧去刻制印玺,出使各国。好在刘邦有一习惯,但凡大小事都喜欢听听张良的意见,刘邦便将此事告知张良,没曾想张良坚决反对,立刻制止了郦食其的行动,张良主要说明了两点反对意见:

1、六国后裔基本上都是墙头草,今天归顺咱,明天可能就投奔项羽了,而且现在敌强我弱,他们更可能归顺项羽;

2、现在是战争关键时期,跟随咱拼杀的兄弟出生入死无非就是想有个好的出路,分封六国后裔必定会打击兄弟们的作战斗志。

刘邦听后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郦食其这个老小子骗了,破ロ大骂,下令立刻销毁印玺,但除此之外并未对郦食其有其他刑罚,从这也看出了刘邦做人的“对事不对人”,这或许就是刘邦可以击败项羽的关键因素。

急攻心切,落得烹杀

公元前203年,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之后,奉命继续伐齐,同时刘邦还接受了郦食其的建议,派其出使齐国游说。

郦食其此番出使倒也顺利,来到齐国首都临淄后便展开了一场雄辩,齐国田氏非常清楚目前的天下局势,郦食其的到来或许是齐国的一根救命稻草,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归汉弃楚,郦食其大功告成!可谁曾想到,这却是自己命送黄泉的祸根。

与此同时,韩信领兵继续东进齐国,发现郦食其已经把齐国劝降了,故打算停止进攻。可就在此时,一个跳梁小丑出现了,他就是蒯通,建议韩信继续攻击齐国,说道:“将军是奉命伐齐,现在汉王并没有下诏书要求将军停止进攻,将军为什么要停呢”,“郦食其不过一介书生,功劳怎能与将军相比”,这番话成功的说服了韩信,韩信下令继续进攻齐国,由于齐国本已归汉,放松警惕,撤除防备,导致韩信轻松的就逼近临淄,齐王田广听闻后,认为自己被骗了,故迁怒郦食其,将其煮死了。一代说客就此谢幕。

或许蒯通的规劝及韩信的争功之心是导致郦食其飞来横祸的主要原因,但郦食其自身的急功心切也是其过早谢幕的原因之一。

复盘下整个过程:郦食其、韩信两人一文一武同时对齐国发力,形成双保险,这或许是刘邦所愿看到的局面,但对郦食其来说,有些许急功心切,此番请缨实属不妥,韩信“背水一战”之后威名远扬,士气正旺,继续伐齐理所当然,郦食其主动请缨出使未免有争功之嫌。

总结:古往今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名与利,多少英雄好汉屈膝于下。一得之见,吾辈言轻,无力相劝,唯能做到的便是独善其身,谨言慎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徐鹏举是明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勋臣,魏国公徐俌的孙子,也是中山王徐达的六世孙。正德十三年,他按照家族的...
原创 东... 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尽管有许多将领曾一度统兵过万,但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却并不多见。乱世之中,究...
原创 如... 一、汉祚是否将移? 袁宏在探讨“汉祚是否将移”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深刻的思考。他在《后汉纪》中特别提到...
原创 朱... 在现代关于明朝的讨论中,经常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或读者认为明朝是一个全球性的帝国,甚至...
原创 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历史中的一段经典记忆。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
原创 可... 在汉朝建立后,刘邦开始清洗那些异姓诸侯王,其中梁王彭越便成为了目标。彭越因被指控谋反而被捕,最后判处...
原创 三... 在讨论三国时期的武将排名时,吕布无疑是第一无二的。然而,对于其他武将的排名却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马超...
原创 齐... 公元前279年,燕国的大军在乐毅的指挥下,终于向齐国发起了决定性的战争。这一刻的到来,燕国为此筹备了...
原创 原... 在赤壁之战之前,刘备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然而最终却因关羽的失误丧失了这一重要的战略据点。那么,荆州的...
原创 二... 1975年,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边远地区的开荒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一年的四月,一群知青来到了位于...
原创 三... 欢迎阅读《三国中诸葛亮登台作法借东风,他靠什么借到东风?古人当真睿智》 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
原创 宰... 提到宰相这个角色,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份极其崇高的职位,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宰相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
原创 浅... 电视剧中的曹操曾说过一句经典台词:“世人皆错看我曹孟德,今日错,明日错,何日不错?”这句话不禁让人深...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众多杰出人物展现了非凡的才智与勇气。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十二虎臣等人物成为了历...
原创 原... 在三国时期,假如关羽真投奔了曹操,那么他在曹营的排名可能轻松进入前十,但如果说他能成为曹营的第一号人...
原创 蜀... 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中,浪花淘尽了无数英雄,而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关羽和张飞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两位...
原创 原...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是文化瑰宝的象征,每一本都深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国演义》这一部作品在人们...
原创 原... 他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战神,连李牧也难以与之抗衡。如果没有这位英雄的出色表现,秦国根本不可能实现统...
原创 曹... 在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凭借强大的兵力和掌控天子的名号,拥有指挥诸侯的权力。无论在气势上,曹操的实力都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曹操扫北征南,雄图一时,被誉为世之枭雄。曹操的最大优点在于他深思熟虑、善用谋略,并且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