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战争扛旗的士兵不带武器,他们不怕死吗?其实他们根本不会死
迪丽瓦拉
2025-08-31 23:05:48
0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的古代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充斥着铁与血。在古代,还处于一个冷兵器的时代,决定战争走向的因素完全在于士兵的数量,因为冷兵器并没有大规模的杀伤力,所以说战争的胜利基本都是拿人堆出来的,但是即便拿人去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出现了不少阵法,以少胜多的战争也是屡见不鲜。

古时候的战争并不像现在电视中演出来的那样,其中还是有些出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流传下来的古画看出古代战争的影子,尤其是一些遗迹和古墓壁画中,更能看出古代战争的情景。在古代,大规模的战争往往只会发生在两军对垒列阵准备好后开始,那种电视剧上播放的出阵单挑的情况基本很少发生,出阵的小兵也只是单独出去叫阵,并不是去单挑对面将领,然后把他干掉就结束战争,主要就是涨涨己方的士气。

事实上,除去单独骑马叫阵的士兵,还有的就是第一排扛大旗的比较让人印象深刻,貌似他们在战争中除了扛大旗,似乎没有其他事情了,给人感觉就像是打酱油的混子而已。

其实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扛大旗的士兵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

第一,撑场面,军队大旗上面都会写上军队的番号,将领的姓氏,就是为了让对手知道他们是在跟谁战斗,有时候也起到未战就吓跑对手的作用。

第二,领队,古代可不像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就能搞定,古时候可是没有即时通讯的,传达军令完全是靠鼓声和旗兵,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方便将领排兵布阵了,相当于将领的命令。

第三,维持战斗继续,这第三点可以算上是很重要的作用了,大家应该都看过电影《投名状》吧,里面表现出的战争情节除了主角光环外,基本顺序还算得上是正确的,在杀死对面将领以后,都会顺手砍到对面的大旗,这是最快的也是最简单的让对手士兵放弃战斗的做法。自家军队大旗都倒掉了,证明将领已经被杀了,现场没有了指挥的将领,士兵也就散了或者就地投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的确如此,在历史上,虽然有很多著名的人才,但是我...
原创 张...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与、、并称南宋“”...
原创 满... 中国的最后一任皇朝,清朝一直都极为特殊,不仅是由于其统治者皆不是汉族人的缘故,还在于其造成了近代将近...
原创 禅...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的一天,在南宋的都城临安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庆祝新皇...
原创 三...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有演义的普及,多数人对那个智力与武力并存的辉煌时代都新生向往。那个...
原创 朱...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大臣对出下联,却被当场打死 从古代到现在,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有着...
原创 清... 1635年,娜木钟生下林丹汗的遗腹子阿布鼐,然后改嫁代善,但代善拒绝。皇太极无奈,只好自己迎娶娜木钟...
原创 陈... 导语: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跟他后来的皇后陈阿娇是脱不了关系的。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罗大纲到底有多厉害,曾偷袭英国舰队让其闻风丧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
原创 大... 大明朝史:大明朝到底是强还是弱?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应不应该骄傲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韩... 中国、越南语韩国都有尹姓,虽然发源于我国,但是尹姓在国内并不常见,也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可是在韩...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权力的两大核心。 他们看似分工明确,实则暗藏博弈。 若论谁的权力...
原创 诸...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正是能人辈出。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有才干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遇到伯乐的人...
原创 山... 该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征战沙场,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最终开创了“远迈汉...
原创 非... 1971年7月10日傍晚,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斯基拉特宫内上演了一场伤亡惨重的军事政变。在机枪的疯狂扫...
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工运...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2025年是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原创 常...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百万曹军中救出刘阿斗。曹操称赞: “真虎将也!”曹洪飞马下山问:“...
原创 欧... 欧盟的报应!200万难民涌入德国,美国独善其身背后看戏 寻史观今 发布时间:2022-04-1018...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 残存墙体...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24日揭晓,将从20个考古参评项目中评选。内蒙古元宝山积石...
原创 历... 这组照片是曾经的英国海关官员于1896年至1902年在云南省东南部思茅附近拍摄。图为当地的训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