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翻阅历史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的大一统王朝,在经历六代皇帝之后,基本都进入了衰落期,即使是实现了“中兴”,但也极为短暂,根本无法挽救王朝衰落的命运。我称之为“六代之衰”,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我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不少,像秦、两汉、西晋、隋、唐、大元、大明、大清这九大王朝。其中秦和隋都算二世而亡,西晋也是短命,而北宋不算真正的统一王朝。那么剩下的六个王朝在六代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西汉——中兴的结束
西汉的第六位皇帝是刘弗陵,大家对他的评价很好。其实在他在位的十三年中,帝国的执政者其实是霍光,他也早早地去世了。刘弗陵之后的刘贺,只在位了不到一个月,被废,影响极其有限。我们就说说真正的继任皇帝刘询。
这位从平民走上皇位的传奇皇帝其实非常不错,帝国在他的手中实现了中兴。历史对刘询多是溢美之词,我也认为他是一位好皇帝,让武帝之后的帝国恢复生机。但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元帝)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曰:“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死。或盗贼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后不敢复告,以故浸广。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关东流民饥寒疾疫,已诏吏转漕,虚仓廪开府臧相振救,赐寒者衣,至春犹恐不赡。——《汉书》
刘询在位25年,这些社会问题不会因为他去世,就立马显现出来吧,事实上是昭、宣以来的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小农经济的破产已经出现很久,刘询依靠自己出色的能力还能压得住,但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他去世后,马上就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位接班人也是不合格,还找了一位王姓女子为妻,这就是后话了。
东汉——祸乱的开始
东汉值得一说的皇帝不多,除了刘秀之外,就属后期的那几个昏君了。这第六位皇帝是谁?汉安帝刘祜!
如果说刘祜之前,东汉的外戚闹得凶,到了刘祜之时,宦官也开始走向台前。这位安帝年少继位,早期由外戚邓氏执政,他成人后利用宦官夺权,后期还加入了朝臣们搅局,可以说,这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用教科书上常见的话就是:“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
在刘祜之后,小皇帝一个接着一个,外戚、宦官、朝臣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大乱世出现!
唐——兴衰的更替
我认为唐朝真正的第六位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因为武则天不算唐皇,人家有自己的国号。而那位唐殇帝李重茂,本身就是韦皇后伪造遗诏所立,在位不足一个月,最后还被废掉。李重茂和上面的刘贺在史书中连本纪都没有,算不上是被认可的皇帝。
话说回来,这位李隆基可说得真是太多了。在开元时期,唐朝政通人和,达到了我国古代王朝的最高峰;而在天宝时期,他宠信奸佞,变得骄傲怠惰,追求起享乐生活,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可以说,玄宗朝就是唐朝的分水岭,之后整个中国进入了近200年的动乱期。李隆基“功不可没”!
大元——守成的困惑
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帝国,真实国祚时间不长(不足百年),但皇帝却不少(12位,清朝也有12位)。可见这些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且政治混乱!
大元帝国的第六位皇帝是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在位13年。看似不长,但横向比较已经是不短了。在他之后的大多数皇帝在位时间都是个位数。铁穆耳算是元朝皇帝中说得过去的了,被评价为“善于守成”之君。但由于他太子早逝,自己多病,导致储位空虚,朝政被皇后卜鲁罕把持,最终导致海山武力夺权。
海山本是成宗的侄子,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加剧了帝国的权力斗争,自己也是诸行无常,在位不足五年,最终导致酒色身亡,同时也开启了帝国的动荡时代!
大明——战神的悲剧
现在很多热爱历史的朋友评价明朝皇帝,“大明战神”朱祁镇一般都是最后一位。我也深以为然。堂堂帝国皇帝竟然被俘,回国后被软禁,夺门之后重掌国家,真可谓传奇一生。明英宗的两大污点,一是开启明代重用宦官的先河,二是冤杀于谦!虽然他还算有仁德之心(禁止殉葬),但明朝在他手中已经不可挽回地衰落了!
这里令人叹惋的是第七位皇帝朱祁钰,他本是位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也算政治清明,可惜命不好,皇子死了,自己病危时被夺了皇位,死后还被取消了帝号(后被恢复)。
大清——盛世的末日
终于轮到我们的乾隆大帝了!由于影视剧的作用,乾隆皇帝在老百姓心中很出名,也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客观来说,乾隆皇帝很像唐玄宗,都是在所谓的盛世中迷失了自己。作家张宏杰先生评价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饥饿的王朝。因为大航海的作用,农作物产量激增,人口大规模膨胀,这让一切看起来很美丽。但农作物的激增却无法满足人口的膨胀,当时的盛世之下,还是很多人吃不饱饭。
之后的马噶尔尼访华,看透了盛世的本质,这才有了几十年后的那场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帝国斜阳已经出现!
其实我这所说的“六代之衰”不过是自己的意会而已,呵呵。
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罢了。其根本原因就是:
精英主义对底层的压榨已经出现了拐点!
通过计算,你会发现当帝国到了第六代之后的时间:
西汉是128年,东汉是100年,唐是128年(去掉武周时期),大元是100年(从蒙古国算起),大明是96年,大清是155年,基本都是百年之后。
从建国初期的励精图治到辉煌盛世,确实需要至少六、七十年的奋斗。在此之后,社会的拐点就到了。那就是精英阶层已经形成,开始不断地向下吸血了!
这里的精英阶层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团体。先秦时代是贵族阶层,之后的士族阶层,最后的庶族阶层。他们又有着相同的诉求:满足自己无穷的贪欲!
你在史书中会发现,这一时期最常见的一个词就是:流民。因为土地是中国人的根,帝国开创初期,统治者会将土地分给农民,这就是所谓的“休养生息”。于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逐渐达到国势之顶。与此同时,精英们也在发展,他们可能是皇亲国戚,可能是世家大族,也可能是庶族地主。经过百年发展,人民储存了不少的财富,精英们也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并把持着社会的主要资源,而他们最看重的东西莫过于土地,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土地才是资源的根本,而贪欲是无止境的。于是,羔羊养肥了,自然要开始屠宰了!
所以说每当王朝出现起义,就说明王朝已经出现了大问题。
为何统治者视而不见?因为统治者和这些人始终是一个战线的,人民才是他们的对立面。
他们始终是儒法并用来控制着人民,奴役着人民。所以他们最终被暴力推翻,不值得可怜。可惜这两千多年来,治乱循环,百姓终苦啊!只因为这些精英们是创造规则的人,也是享受规则的人,更是无视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