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满清入关以后,当时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满清贵族们为了更好的巩固满清统治,也为了剥夺当时明朝汉族百姓的自尊心,要求中原的汉人们“剃发易服”在1645年颁发了“剃发令”,并且满清贵族们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仅要求剪头,同时还要求百姓们一律要按照清朝的衣冠样式穿满服,古代人都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随意剪发就是对父母的忤逆,因为把头发看得很重要,所以满清入关要剃发也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抗。
剃发令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又都习惯了清朝的统治和清朝的大辫子,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满清统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民国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剪发令,很多百姓虽然不情愿,可还是听从命令都剪了发,可是待在紫禁城的溥仪和满清遗老们仍然坚守自己头颅上的辫子,因为他们有个念想,那就是只要辫子还在,大清就有复辟的希望,但是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自己的皇帝亲自断了他们的这条念想,溥仪第一个剪掉了自己的辫子,那溥仪哪里来的勇气,宁可背上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次剪掉辫子的人呢?
溥仪照片
说到溥仪为何亲手剪掉自己的辫子,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主要是因为溥仪受到洋老师庄士敦的影响,1918年,本来担当溥仪帝师的徐世昌因为要出任民国大总统而辞去了帝师的职务,为了给溥仪找一位老师,徐世昌向英国使馆交涉,聘请了融贯中西的庄士敦担任溥仪的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史子集,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也是非常推崇,更是个“中国通”,当他听说要来中国当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更是欣然前往,在他眼里,他迷恋中国的一切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庄士敦和溥仪影视形象
1919年2月,这一年溥仪14岁,庄士敦45岁,庄士敦这个洋人帝师正式带着先进的西方思想和文化进入了紫禁城,不仅给古老沉闷的皇宫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给溥仪带来了新奇和新鲜感,庄士敦给溥仪讲了很多西方的风俗事物,让整日封闭在紫禁城的溥仪大开眼界,这期间溥仪还学会了骑自行车,用照相机、打网球等新奇活动。
溥仪照片
因为溥仪在没遇到庄士敦之前,对外界的事物一概不知,就连头上的辫子也认为是理所应当,因为从小就长在头顶上,而且身边的人都是顶着长辫子,直到庄士敦告诉他西方的男子都是短发的时候,洗头发也方便的时候,他才有所了解,原来只有大清的男子才留长辫子,溥仪还从庄士敦那里了解到西方人都嘲笑大清男子留的辫子是“猪尾巴”难看至极,不仅难看,还不容易清洗,溥仪听到这里,很气恼,一怒之下,自己拿剪子剪掉了自己的辫子。
溥仪照片
溥仪剪掉辫子的举动,第二天直接上了当时报纸的头条,引起一片反响,然而紫禁城内却是骂声一片,溥仪的举动让太妃们直呼受不了,认为他是违背祖制,气的太妃们哭天喊地,坐在地上流泪痛苦不已,其他跟随溥仪的满清遗老贵族们也都是好多天面色阴沉,暗地里骂溥仪断了他们想复辟大清的念想。
溥仪影视形象
溥仪剪掉辫子以后,其他人上行下效,一夜之间,紫禁城内所有的1500多条辫子同时落地,其他的民间百姓也有坚决不剪辫子的,因为看到皇帝都剪掉了辫子,留着辫子也没意义了,于是又产生了一股剪辫子高潮,不知他们剪下沉重辫子的那一刻是不是感觉很轻松呢?